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為了看本好書,能把古人給折騰死!

為了看本好書,能把古人給折騰死!

本文來源於 收藏馬未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中國古代書籍的裝幀形式有很多種,大家常見的捲軸裝、線裝、經折裝不用多說,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你可能連名字都沒聽過的形式,

比如旋風裝、梵夾裝、金鑲玉……一起來看看古人在圖書裝幀技巧上,還有哪些驚為天人的操作吧!

捲軸裝

捲軸裝按順序將書頁粘接後,末端粘接木製或其他材料製成的圓軸,首端粘接細木杆,然後以尾軸為軸心向前卷收,成為一束的裝幀形式。

捲軸裝始於帛書,隋唐紙書盛行時應用於紙書,以後歷代均沿用,現代裝裱字畫仍沿用捲軸裝。

梵夾裝

梵夾裝是古藏文書籍的主要裝幀形式。

按順序將寫好文字內容的貝葉或長方形紙頁摞好,上下各用一塊板夾住,再打洞繫繩。這是我國古代對從西域、印度引進的梵文貝葉經特有的裝幀形式的稱謂。

經折裝

這種裝幀形式大家肯定不陌生,在古裝電視劇中經常能見到。

按順序將書頁粘接後,按一定的尺寸左右反覆摺疊,再粘貼書衣。由於唐代佛經、道經長期使用這種形式,因此人們將其稱為經折裝。

旋風裝

旋風裝亦稱「旋風葉」、「龍鱗裝」。唐代中葉已有此種形式。

旋風裝由捲軸裝演變而來。

它形同捲軸,由一長紙做底,首頁全幅裱貼在底上,從第二頁右側無字處用一紙條粘連在底上,其餘書頁逐頁向左粘在上一頁的底下。書頁鱗次相積,閱讀時從右向左逐頁翻閱,收藏時從卷首向卷尾捲起。

這種裝訂形式捲起時從外表看與捲軸裝無異,但內部的書頁宛如旋風,故名「旋風裝」;展開時,書頁又如鱗狀有序排列,故又稱「龍鱗裝」。 旋風裝是我國書籍由捲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早期過渡形式。

蝴蝶裝

將寫、印好的書頁有字的頁面對摺,折邊朝右,形成書背,然後把折邊逐頁粘連在一起,再用一張書皮包裹書背。翻閱書頁時版心居中,翻開攤在桌上就像蝴蝶展翅,故稱蝴蝶裝。

《明史·藝文志》記載:

「秘閣書籍皆宋、元所遺,無不精美。裝用倒折,四周外向,蟲鼠不能損。」

包背裝

包背裝是將寫、印好的書頁以無字的一面對摺,折邊朝左,余幅朝右形成書脊,再打眼,用紙捻把書頁裝訂成冊,然後用一張書皮包裹書背的裝訂方式。

因此,到了元代,包背裝取代了蝴蝶裝。包背裝與蝴蝶裝的主要區別是它對摺頁的文字面朝外,背向相對。

兩頁版心的折口在書口處,所有折好的書頁,疊在一起,戳齊折口,版心內側余幅處用紙捻穿起來。用一張稍大於書頁的紙貼書背,從封麵包到書脊和封底,然後裁齊余邊,這樣一冊書就裝訂好了。

包背裝解決了蝴蝶裝開卷就是無字反面以及裝訂不牢的弊病。但是包背裝仍是以紙捻裝訂,包裹書背,因此也還只是便於收藏,經不起反覆翻閱。

線裝

將寫、印好的書頁以無字的一面對摺,折邊朝左,余幅朝右形成書脊,加裝書皮,然後用線把書頁連書皮一起裝訂成冊,訂線露在外面。

線裝與包背裝在折頁方面沒有任何區別,但跟蝴蝶裝、包背裝不同的是,它的裝訂不用漿糊,而是用線。 這一裝幀形式在現代書籍中也很常見。

金鑲玉

金鑲玉又被稱作「穿袍套」、「惜古襯」。

以白色襯紙襯入對摺後的書頁中間,超出書頁天、地及書背部分折回與書頁平,以使厚薄均勻,再用紙捻將襯紙與書頁訂在一起。

因為舊書紙頁多為黃色,似金;而襯紙是白色的新紙,潔白柔軟如玉。所以將其稱為「金鑲玉」。這種裝幀方法多用於古籍修復。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解析︱老蜜蠟的蠟質大全
古代美女的稀世裝備,可綰青絲可搔頭!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