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指尖上的歷史 /晉宮抉(大結局)望盡天涯路

指尖上的歷史 /晉宮抉(大結局)望盡天涯路

原標題:指尖上的歷史 /晉宮抉(大結局)望盡天涯路



也許我們不能從歷史中找到答案,但一定能從中找到靈感。歡迎關注「指尖上的歷史」,謝謝您給原創作者的鼓勵!

太元九年(384年)五月的一天,一年一度芳菲盡,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秋水隨鴻雁北去,時間在指間飛逝。正在看書的褚太后突然有些目眩口乾,右手輕輕一顫,司馬遷的《史記》順勢掉落在地。侍從連忙拿起書,並幫她揉揉肩膀,扶她躺下。太后輕輕嘆了口氣,老了,不中用了。她知道她的時間不多了,因為連續幾天莫名的食欲不振讓她憔悴了不少。


數日後,聽聞太后身體日漸衰弱,袁府的蘇貞子顯得焦慮不安,數年前她的先生袁宏已病逝在任上。袁宏,這位被譽為東晉朝第一支筆的大才子為後人留下《後漢紀》等經典著作。蘇貞子在三子袁明子的陪同下進宮謁見,並特地為太后做了份美食。


太后見少年夥伴來了,很是欣慰,精神也好了許多。這對既是主僕,又是姐妹的女人,如今都到垂暮之年。又是那份色香味俱全、精心熬制的蒓羮鱸膾,不過太后看了看,搖了搖頭,沒有一點食慾。「先不吃,貞子,扶哀家起來,陪哀家到皇宮四處走走。」


「太后,您身體?」蘇貞子勸道,「您需要靜養。」

「無大礙。」有些氣虛,但語氣很堅決。「再不看看,哀家就沒機會啰。先帝走了,丕兒走了,看來我也要追他們去了。」太后喃喃自語,儘管聲音很低,但蘇貞子聽的一清二楚,她和袁明子慌忙跪下磕頭,「太后,萬萬不可這麼說,您要多多保重龍體啊!」


皇宮內外,中軸線的清顯殿、太極殿、御花園,左側的清暑殿、顯陽殿,右側的含章殿、徽音殿,還有洪訓宮、崇訓宮、弘化宮穿插其中。太后在蘇貞子的攙扶下,緩慢而行,細細品味。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她都太熟悉了。這些都是她一生一世的證據。


在太廟裡,面對列祖列宗,太后淚流滿面。這一輩子她最大的遺憾恐怕就是沒能光復中原。從前的喪亂,恍惚間已經歷了七十年,如今戎狄蠻族繼續肆意施暴,眷戀西望,滿懷悲嘆!故園總是充滿了長長的回憶與悠悠的遐想。中國人安土重遷,對於故鄉總是有難以割捨的情結,遊子少年離鄉,卻總忘不了故鄉的牽掛。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太后深深祈禱:總有一天我們的子孫會掃蕩敵寇,收回中原,光復舊京的。



在晉明帝司馬紹的靈位前,太后想起這位宅心仁厚公公的一段往事。當年,司馬紹問王導中朝統一天下的原因是什麼。王導就一一敘說馬懿開始創業的時候,誅滅有名望的家族,寵幸並栽培擁護自己的人,以及司馬昭晚年殺高貴鄉公曹髦的事。司馬紹聽後,掩面伏在坐床上,羞愧萬分地說:「如果像您說的那樣,晉朝天下又怎能長久呢!」

「四十年來,兒媳沒有忘記家國責任,夙夜為公,盡心儘力使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也算是在替司馬家贖罪吧。」褚太后默默念道。


移步換景,移步更換情。路經樂賢堂「這是當時唯一一處沒被你父親的戰火殃及的地方。」太后對蘇貞子笑了笑。蘇貞子一下了羞愧了起來。「不關你的事,你父親也是受害者,他們都是被權欲所傷害的人。」


蘇貞子流露出滿滿的感恩之情,「先父犯下滔天大罪,當初如果沒有褚太傅和太后您的相救,老奴恐早已不在人世了。」


褚太后嘆道:「這人啊,一路走來,總會有些人離初心越來越遠,一些人就把自己葬送在貪慾里。有人想功成名就,有人想權勢顯赫,有人想美宅華第,有人想金錢如山……」


「慾望總會迷亂人。老奴也一直教誨孩子們,公務之餘,不妨和友人對弈,選擇一次遠遊,聽一曲優美的音樂,欣賞一卷詩經……在追求和適可而止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這就好,一定要告訴他們,做人要保有一顆溫和高貴的心,進不知富貴之為樂,退不忘天下以為心.待人接物,風清月朗,便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哪。


「老奴記住了。」


「明子,你父親當年一句江山遼落,居然有萬里之勢,是何等大氣磅礴,你要多學著點。」太后不忘叮囑了句。


袁明子頗有父風,年紀輕輕就以文章聞名朝野。「太后聖訓的是,晚輩不及先父萬一。」

在皇宮的最北側是弘化宮,這裡是皇家藏書樓。「喏,你們看,」太后指著上面的字,說,「那字是逸少先生(指王羲之)當年題的。」蘇貞子抬頭看去,「弘化宮」三字骨格清秀、瀟洒飄逸,煞是好看。


唉,說來慚愧,沒能讓王愛卿在仕途上有更大的發展。


蘇貞子對王羲之也很了解,「他身上有很濃郁的士大夫氣息。」


太后不禁一陣心酸:「王愛卿辭官後雖未忘懷於廟堂,但更多地是思考和反省,在寄情山水之中排遣自己的憂傷。聽說除了騎牛車出遊外,他總會到附近的戒珠寺里讀書著述。他那份苦悶哀家是曉得的,但不知他能否理解哀家的無奈。」


「太后不要自責,這也許才是他的最好選擇,都說生活在原處,他正是這樣。」


太后搖搖頭,說:「哀家很欣賞他在做官慎獨、慎微、慎用權外,還有一種政治情懷。」政治情懷,就是從政人員的政治立場、政治抱負及價值取向,數百年後范仲淹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最好的詮釋。


袁明子聽得很虔誠。「當然你的父親也很有情懷。當年在東陽任太守時候,曾經說了這麼一句話讓哀家感觸頗深,『輒當奉揚仁風,慰慰彼黎庶』。做官就應該如此,宣揚仁德之風,撫慰那裡的黎民百姓,這就是政治情懷。」


蘇貞子和袁明子連連點頭稱是。


褚太后突然注視著袁明子,異常平靜地說:「孩子,一定要讓天下讀書人明白,士不可不弘毅,士不可不弘毅啊......累了,我們回去吧,哀家要休息了。


接下來一連數日,天邊不時有電光閃閃、雷聲隱隱。


六月初一的夜晚,褚蒜子在顯陽殿無疾而終,終年六十一歲,四十餘年寡居的寂寞苦悶,幾番臨朝的浮沉與飽受國難的難言之隱,面對國家內憂外患無數次的壓抑與痛苦。一切一切都化為了昨日雲煙,無聲無息地隨風飄逝。


朝廷賜褚太后謚號為康獻皇后,據《逸周書·謚法解》:安樂撫民曰康,聰明睿哲曰獻。但由於孝武帝與太后為叔嫂關係,因此,關於如何服喪的問題,朝臣議論不休。太學博士徐藻提議說:「侍父侍君都應該做到敬。《禮記》上說:『夫妻喪禮,丈夫按父親喪制,則妻子按母親喪制,』今皇帝親自奉祀康帝、穆帝、哀帝及太后,尊重如同親生,應該行齊衰喪禮,服喪一年。」最後,孝武帝聽從了這個意見,七月二十八日,將褚蒜子安葬於崇平陵。


其實,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有生活閱歷的知性女人,穩重有品位,真摯又豁達,平和不貪婪,賢淑且善解人意,成為東晉最大的財富。這位謹守本心、中規中矩、俯拾有數的女人,三次臨朝聽政,又三次退隱歸政,不但與民為恤,還與權臣周旋,有著令人信服的膽識謀略,又有難能可貴的霽月胸懷,成為東晉臣民永遠的記憶。



太后褚蒜子的家鄉陽翟,就是今天的禹州市,地處伏牛山余脈與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境內的滾滾潁河自西至東橫貫而過,如同蒜子的精神,川流至今,千年不息。


太后駕崩後,晉孝武帝、司馬道子之流一下子變得肆無忌憚起來,歌舞逍遙不舍晝夜。孝武帝是個典型的享樂派,喜好「黃老」,無為萬事。天時地利,概不理。昏憒難覺,醉生夢死。後來索性把治理國家的權力委託給了司馬道子;整天沉湎花酒欲罷不能的司馬道子,也經常讓王國寶代其處理政務軍務,時間一長大權便落到了王國寶手裡。王國寶成了紅極一時的得道權臣,耀武揚威,不知天高地厚。利用權力買官賣官,貪贓枉法,在他那是家常便飯,而且其私生活相當墮落,甚至其生活待遇經常參照皇帝的標準。


他們以一己之私隨心所欲,宗廟社稷的安危存亡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如此君不君臣不臣,國家本身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太后辭世後的第五年,左衛領營將軍許榮向朝廷憤然上奏,描寫令人觸目驚心:


「凡所幸接,皆出自小豎。僧尼乳母,竊弄其權,競進親黨,又受貨賂,輒臨官領眾」。


東晉自建國以來,皇族、世家、武將一起主持朝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乎都還和諧,不過,令人焦急的是從長遠來看,皇族這一方慢慢地衰落著,而武將卻是一天天強盛起來,總有一天,這種平衡會被徹底打破,那將就是毀滅性的。褚太后苦心經營政治清明的東晉王朝,可惜這一輪燦爛的太陽並沒有閃耀持久的光輝,在最後三十餘年,就慢慢熄滅了。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尖上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連載 | 晉宮抉(55)小人與君子
指尖上的歷史 /晉宮抉(56)最後的輝煌

TAG:指尖上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