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的「皇帝菩薩」,在位48年36年不近女色
(圖)梁武帝蕭衍,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
永元元年(499 年)春天,南齊雍州治所襄陽城外,一夜春雨潤物無聲,無數新筍破土而出。當地農民像往年一樣,在山上挖竹筍。
不過,與新筍一同冒出來的還有一群士兵。他們看起來訓練有素,不像是沖著農民的竹筍而來,這讓農民提著的心放了下來,但疑問隨之在他們心中冒了出來:沒聽說要打仗,這些士兵是要幹什麼呢?
其實,士兵們的疑問也並不比農民們少,他們只知道是奉命來砍伐竹子的,然而這卻是個不適合砍伐竹子的季節。至於砍伐竹子是做什麼用的,他們一概不知。
一同被砍伐的還有山上的樹木,這些木頭被士兵們扛下山後,打成捆,扔到幽深的湖裡。士兵們扔下去的是一捆一捆的木頭,激起的卻是心中一波又一波的疑惑。
湖水漸漸恢復了平靜,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正是下命令的人所期望的,他就是當時的雍州刺史蕭衍,也就是後來的梁武帝。
而此時的南齊都城建康,卻並不是平靜如水。前一年剛剛即位的南齊皇帝蕭寶卷,聽信小人的讒言,誅殺了他父皇在位時的很多功臣,其中就有蕭衍的哥哥,致使南齊政權內部人心惶惶、動蕩不安。
(圖)《釋迦出山圖》
雖然雍州距離建康十分遙遠,但作為前任功臣,蕭衍也感到了陣陣殺氣;更何況雍州的治所襄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蕭寶卷早想讓自己的親信來取代蕭衍。重兵在握的蕭衍當然不想束手就擒,但也不想先挑起事端,他要以靜制動。雙方暗自較量,就像平靜的水面下涌動的暗流,尋找噴發的突破口。
果然,沒過多久,耐不住性子的蕭寶卷便派人突襲雍州,沉寂在湖底的謎團終於要浮出水面了,而這關乎著蕭衍此舉的成敗。
蕭衍發動了反攻,他命令士兵把沉入湖底一年多的木頭撈上來,召集事先安排好的幾千名工匠夜以繼日地勞作,很快就把準備好的三千艘船裝備成了戰船。這三千艘戰船,連同招募的一萬多名士兵和一千多匹戰馬,組成了一支討伐蕭寶卷的大軍,在蕭衍的帶領下,一路東進,直搗建康。浩浩蕩蕩的蕭衍大軍很快攻陷了建康,建康境內台城(皇城)以外全部落入蕭衍之手。
即位不久,深謀遠慮的梁武帝就下令修建了很多寺廟,其中有兩座格外引人注目,這兩座寺廟的出名不是因為它們的華麗,而是因為它們是梁武帝以自己父母的名義建造的。
大愛敬寺建造得非常華麗,宛若天宮一樣,從中院到大門就有七里之遠,兩旁是三十六院,裡面供養著一千多名僧人。而大智度寺也是殿堂宏偉寬敞,有一座七層寶塔,房屋和走廊相接,中間點綴著花果,有五百尼姑,不時講誦。
寺院建成後,梁武帝為父母舉行了盛大法事,每月初一、十五,還要親自祭拜。梁武帝這樣的孝行不僅感動了身邊的大臣,也震撼了全國百姓。
(圖)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元年(483年)
重振儒學。為父母建寺廟,只是梁武帝為儒家思想披上的佛教外衣,之後他走進當時的佛教重地棲霞精舍領悟佛教真諦,並且於即位後的第三年四月初八,也就是釋迦牟尼誕辰之日,在佛前頒布了一道詔令:「願使未來世中,童男出家,廣弘經教,化度含識,同共成佛。」並號召公卿百官侯王宗室信佛,這等於說定佛教為國教。他又一次開了歷史先河,贏得了老百姓的擁戴,一時之間,全國信佛之人激增。
但是,梁武帝心裡有數,他並不是要讓南朝梁變為佛國,他的另一項重振儒學的大業已經拉開了大幕。
這一年的春天,掠過湖面的春風吹進建康城,給寒門子弟帶來了一條溫暖的消息,梁武帝要在建康設立主要招收寒門子弟的五經館,並且免除他們的生活費,考試及格就給官做。這條消息吹開了寒門子弟深鎖許久的眉頭,不幾日,每個館就各招收到了數百名學生。
五經館是梁武帝按儒家五經設置的學校,由當時最著名的五位儒家學者分別負責,以教授學生學習儒家經典。隨後,推廣儒家教育的學校在各州郡遍地開花。
緊接著,梁武帝又把學校開到自己身邊,下詔成立國子學,讓皇太子、宗室、王侯學習儒家經典。授課的老師中,時不時還會出現梁武帝的身影,而學校輔助教材中的《孔子正言》《五經講疏》等儒學著作,也署著梁武帝的大名。
(圖)孔子,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梁武帝以儒治國,繞不開對古代禮儀制度的傳承。但古代的禮儀制度偏重於對民的教化,沒有把禮與國家制度完全融合起來。漢末以來,禮與國家政治之間的關係逐漸強化,原來的禮儀制度和一些國家大禮一起被重新歸類,一種新的五禮體系正在醞釀和走向成熟。
梁武帝從朝代更迭、權力紛爭中深切感受到禮的重要性,他要重新確立禮的權威。於是,建國不久,梁武帝便下詔建立一個強大的制禮班子,制定一部能夠「以為永准」的禮制,要求之高前所未有,並且梁武帝親自過問。很快,一個強有力的制禮班子就建立起來了。
制禮工作並非一帆風順,但再大的艱難也阻止不了梁武帝制禮的決心。在他的帶領下,制禮班子從禮儀典籍里查找,從禮學專家處諮詢,從百姓生活中取證,最終用時十一年,制定出了一個多達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零一十九條的五禮體系。它包括了吉、凶、軍、賓、嘉等五種禮儀,基本上涵蓋了國家、社會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至此,五禮制度終於成熟起來。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陳蘇鎮
南朝的「五禮之學」,主要是為吉、凶、軍、賓、嘉五種禮做儀注,就是把各種具體的「禮」和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具體的儀式及一些規則聯繫起來,把它具體化。簡單地說,吉禮主要是祭祀方面的禮儀,凶禮主要是喪葬方面的禮儀,軍禮就是軍隊中的一些禮儀,賓禮是在各種場合見面的時候所遵行的一些禮儀,嘉禮就是婚姻喜慶這方面的禮儀。
(圖)佛教,由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梁武帝在對儒家禮儀制度進行規範的同時,也在對佛教的戒律進行著規範,制禮班子組建幾年後,規範佛教禮儀的班子也建立起來了。
這個班子被研究者稱為「建康教團」,由高僧、佛學專家和一些官員組成,他們的任務是編撰《在家受菩薩戒》。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魏道儒
《菩薩戒》的核心內容是歷史上常常講的三聚凈戒。所謂「三聚凈戒」就是三個方面,第一個要遵守戒律,第二個要做善事,第三個就是要一切都為了眾生。
在梁武帝看來,編撰《在家受菩薩戒》和編撰五禮制度一樣重要,它們都和國家治理息息相關。只不過作為對人的規範,五禮制度規範的是人的社會行為,而《在家受菩薩戒》規範的是人的心靈。
梁武帝領導編撰《在家受菩薩戒》,自已也身體力行,切切實實按照戒律行事和生活。他很勤政,不論冬夏春秋,總是五更天就起床,批改公文奏章,甚至冬天把手都凍裂了,還依然勤於政務;他很節儉,平時穿布衣,一頂帽子戴了三年,蓋的棉被,兩年才換一次;他吃素食,並且每天只吃一頓。梁武帝的這些行為感染了身邊的大臣。
(圖)帝王祭孔始於漢高祖劉邦,圖為漢高祖劉邦畫像
他為了倡導吃素的理念,曾推出《斷酒肉文》,下詔所有佛教徒斷絕酒肉,並召集一千名僧人宣唱此文。在他的不斷推動下,演變成只有漢族僧人才吃素的獨特風俗。
更讓人驚訝的是,吃素的梁武帝,五十歲那年開始戒色。並且,他還把很多清規戒律推廣到皇宮內部,六宮嬪妃衣服不能拖地,在宮內不得飲酒。
梁武帝的以身行戒,加速了《在家受菩薩戒》的編撰進程,歷時七年之後,建康教團完成了編撰工作。而在當年的四月初八,即釋迦牟尼誕辰日這一天,梁武帝又親受菩薩戒,法名冠達,並且大赦天下,全國同賀「菩薩戒弟子皇帝」的誕生。自此,梁武帝有了另外一個稱呼——「皇帝菩薩」。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魏道儒
梁武帝推廣《菩薩戒》就是要讓社會各階層遵守佛教的戒律,不做惡事、做善事,這當然起到了穩定社會的作用。
把儒佛結合起來,用佛教撬動儒家觀念,是梁武帝治國的理念。對於梁武帝的這種做法,當時的佛學家蕭琛就評論說,梁武帝此旨「妙測機神,發揮禮教。實足使凈法增光,儒門敬業,物悟緣覺,民思孝道」。
而在佛儒的不斷融合中,儒家思想隨著佛教的發揚光大,慢慢播撒到老百姓的心裡,周禮也由此得到了傳承,孔子重又被奉上了高高的祭壇。
(圖)《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
帝王祭孔始於漢高祖劉邦,之後的漢代帝王一直遵循此制,但是隨著漢末亂局的開始,忠孝觀念日益淡薄,祭孔也不再被嚴格遵循。到南朝梁時,梁武帝以儒治國的理念必然把祭孔推到最前面,而站在祭孔典禮最前面的則是梁武帝。每年國子學開學舉行的祭孔典禮中,都可以見到梁武帝虔誠的身影。
對於文化,梁武帝也有著同樣的虔誠,在自己醉心琴棋書畫的同時,也培育出一個文質彬彬的南朝梁,誕生了像《昭明文選》《玉台新詠》《文心雕龍》《詩品》等光耀千古之作,這是自西漢之後,難得的文化奇觀。
其實,文化繁榮是南朝梁經濟發展托起的一道彩虹,經過梁武帝二十多年的治理後,南朝梁發展成為南朝最發達的國家。
梁武帝治國近五十年,在此期間,梁朝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力增強,文化繁榮。
梁朝的地位令其同時的北朝不敢小覷。東魏主高歡解釋他之所以對士人採取寬緩態度時說:「江東復有一吳翁蕭衍,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
一千多年以後,明末清初人王夫之在談到梁武帝治國時說:「梁氏享國五十年,天下且小康焉。舊習祓除已盡,而賢不肖皆得自如其志意,不相謀也,不相溷也。就無道之世而言之,亦霪雨之旬,乍為開霽,雖不保於崇朝之後,而草木亦蓁蓁以向榮矣。」
(圖)《玉台新詠》是一部東周至南梁的詩歌總集,由徐陵於公元6世紀輯成,共收詩769首
王夫之認為南北朝是陰雨連綿的「無道之世」,而梁武帝統治下的梁朝則猶如乍晴的朗朗天空。
據史書記載,當時建康有戶二十八萬,如果以每戶五口計算,則有一百四十萬人。這在當時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大都會。
人口的繁盛,帶來的是經濟的繁榮,尤以秦淮河最為矚目,它的光芒就像今天秦淮河的夜景那樣璀璨。據記載,當時僅秦淮河北岸就有大小市場一百多個,連接兩岸的浮橋,在成為往來兩岸通商必經之路的同時,也造就了秦淮河的盛名。而建康之外的吳郡、會稽也發展成為繁華的大城市,整個三吳地區,皆是一片盛景。
建康的盛景,讓很多國家都仰慕梁朝的繁華,紛紛派人前來朝貢。據歷史記載,當時向梁朝進貢方物的國家多達二十九個,這一盛況在梁武帝的兒子蕭繹所畫的《職貢圖》里,被真實地再現出來。
源源不斷來到南朝梁的,還有很多外國僧侶,其中就有來自南天竺(古印度)的菩提達摩,當年他漂洋過海來到建康,和梁武帝有過一席交談,後來他成為中國禪宗的創始人。
外國僧侶到南朝梁不斷交流,也促使了佛教的空前興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是唐朝詩人杜牧《江南春》中的兩句詩,它讓人們對南朝佛教的盛況有了真切的感受。不過據資料統計,單單梁武帝統治下的南朝梁,就建有佛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僅京城建康一地,佛寺就超過五百多所,其中最大的寺廟是梁武帝於大通元年(527 年)在皇宮旁邊為自己建的同泰寺。
(圖)《職貢圖》是南朝梁國蕭繹畫的一幅畫作,現存宋人摹本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圖為《職貢圖》局部
據《南朝寺考》記載:同泰寺有一座九層的寶塔,大殿有六所,小殿及堂十餘所。東西有般若台各三層,大佛閣七層。璇璣殿外,積石為山,蓋天儀激水,隨滴而轉。所鑄十方金像、十方銀像,都極為壯麗。
同泰寺建成後,梁武帝為此舉行了盛大的典禮,但令很多人沒想到的是,梁武帝也就此捨身寺廟。
梁武帝捨身同泰寺後,住的是破屋爛床,乾的是粗活累活,但他毫無怨言,為什麼梁武帝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非要捨身寺廟呢?
治理國家,梁武帝無疑是成功的,但管理家事,他屢受打擊。為了江山永固,他倡導的忠義能讓臣子誓死效忠,但卻無法讓家人團結;他重視孝行,反對宮廷殺戮,卻偏偏被一次次地卷進來。這樣的反差讓一向足智多謀的梁武帝感到從未有過的束手無策,他想不出其中緣由,他覺得也許是自己的修行不夠,所以便來到寺院捨身為奴,懺悔自己的罪過。
(圖)《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緻的文學理論專著
六十五歲的梁武帝有了捨身的念頭後,就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佛教上,並且在他的餘生中四次捨身同泰寺。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到寺廟散幾天心是可以的,時間長了,國家終將亂套,於是,每次大臣苦苦相勸無果後,都會用重金把他贖回來。四次算下來,光贖他的錢,就多達四萬億錢。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魏道儒
梁武帝捨身同泰寺,最主要的是他想樹立一個信佛的榜樣,他認為自己捨身寺廟就是虔誠信仰佛教的一個標誌。
在梁武帝捨身期間,並沒有出現大臣篡權和部下叛亂的事情,可見梁武帝以儒治國取得了成功。在寺廟裡,梁武帝在幹活和念經之餘,有時還得迫不得已地處理一些奏章,因此出現了在寺廟批奏章的奇特場景,而他也真正成了「皇帝菩薩」,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梁武帝最後一次捨身被贖回的當天晚上,同泰寺被大火焚毀,他再也去不了他想去的地方了。
後來的朝代不斷在同泰寺故址上重建寺廟,幾經變遷後成了今天的南京雞鳴寺,寺廟樣貌改變了。但是,梁武帝的故事依然在這裡流傳著。
(圖)《拜謁圖》
晚年遭遇侯景之亂。在梁武帝第四次捨身寺廟期間,他接受了落難的北方魏人侯景的投靠,卻節外生枝地演變為歷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亂」。
太清元年(547 年),侯景在東、西魏都不受歡迎之後投奔敬重已久的梁武帝,想依靠南朝梁的國力幫他奪回大權,而梁武帝一直未完成的統一北方的夙願,也被侯景重新點燃了。
然而,一片佛光之下的南朝梁,早已今非昔比了。老百姓大量地進入佛門,使社會生產力受到極大削弱,國力日漸萎縮。作為國君,梁武帝晚年沉迷佛教,沒有把精力全部用在治理國家上面。
但統一南北的激情顯然模糊了他對當時形勢的認識,貿然決定和東魏交戰,後果就是大敗而歸,並且侄子蕭淵明還落入東魏手裡。之後東魏以歸還蕭淵明為條件,要求梁武帝趕走侯景。東魏此舉,意在挑起侯景與梁朝的爭鬥。
大臣們和侯景多次阻止,但是親情泛濫的梁武帝,竟然答應了東魏的要求,無奈之下,侯景起兵反叛。太清二年(548 年)十月,侯景在梁武帝的侄子蕭正德配合下攻進首都建康,把皇城緊緊包圍起來。
這時的梁武帝和當年被自己圍困的蕭寶卷何其相似,然而幸運的是梁武帝的人頭沒有被部下割掉獻出去,相反,之前曾反對梁武帝做錯誤決定的一些大臣,在面對侯景大軍的時候卻舉族殉國,成為他以儒治國取得成功的最好註腳。身陷困境的梁武帝在痛心之餘,也為自己感到些許的自豪。
所以,當侯景攻陷皇城見到梁武帝時,他見到的不是一個可憐的梁武帝,而是威嚴有加、神聖英武的梁武帝。作為叛軍的侯景,突然覺得自己是對梁武帝倡導的忠義的褻瀆,於是他按照梁武帝制定的禮儀行了君臣之禮。
梁武帝失去了自己打造了多年的江山,但此時他沒有難過,大臣在危難時刻的捨身,讓他確認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成功。
千古身後事,自有人評說。這些身後事,梁武帝無從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此前還是成功的,現在終於可以安心修行了。
以前,梁武帝捨身同泰寺,為的是不受打擾地修行,但卻不時被大臣打擾;現在他想去的同泰寺沒了,然而卻在皇宮裡,不受打擾地走向了他想去的佛門聖地。
太清三年(549 年)五月初二這一天,兩個月未進食的梁武帝坐化在宮殿里,終年八十六歲。
一代才華橫溢的君主,不可逃避地要承擔亡國的責任。
作為普通人,高齡是人生的幸事;作為皇帝,耄耋之年仍決斷著國家大計,未嘗不是國家的悲劇。
梁武帝在處理侯景問題上犯了一系列錯誤:他先是不顧臣下勸諫,堅持接納朝三暮四的侯景;接著又中了東魏離間之計,企圖出賣侯景換回侄子,最後終於釀成大亂。這一切都與他年事已高,智力和精力都已不勝任有密切關係。
歷史是一面鏡子,梁武帝曾用這面鏡子汲取前朝的教訓,取得治國的成就。
時間把梁武帝推向歷史深處,他也成了一面鏡子,生動地反映著政權之所以興、之所以亡。
▌摘自華夏版五卷本《中國通史》,卜憲群總撰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撰稿,華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授權合作稿
※一言不合就體罰,究竟是教育還是暴力?
※早產的孩子七活八不活?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