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美人魚是真是假?

美人魚是真是假?

會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

水族圈!





來源:春哥




海牛是美人魚?




人們公認為希臘神話中的美人魚是水生哺乳動物儒艮[rú gèn],儒艮屬於海牛目

儒艮科

,而海牛屬於海牛目

海牛科

,它倆雖然是親戚但確實不一樣——海牛的尾部扁平略呈圓形,外觀有如大型的槳;而儒艮的尾巴則和鯨類近似,中央分岔。這樣說來還是儒艮更接近美人魚的外形。

結論:海牛不是美人魚,儒艮才是美人魚


自然志今天的主角是海牛,也就是海牛科的動物。目前世界上僅有

加勒比海

墨西哥灣

以及

亞馬遜河流域

有海牛生存。中國沿海有儒艮生存,但是並沒有海牛的記錄。


海牛和大象是親戚,它們的祖先生活在陸地上,類似今天的豬




距今大約5000萬年前,海牛目的動物最早生活在海邊,它們

當時的長相和今天的豬差不多

,有四隻腳,憨態可掬。雖然外形和今天的海牛比差異很大,但是根據考古和解刨學的證據現實,

海牛和今天的大象是有親緣關係的


目前世界上只有三種海牛





海牛保護警示牌


海牛對生活環境非常挑剔,氣候變化和古代人類的大肆捕殺讓這種溫良的海獸處境艱難,目前世界上僅存三種海牛:亞馬遜海牛(

Trichechus inunguis

)、西非海牛(

Trichechus senegalensis

)和西印度海牛(

Trichechus manatus

)。




  • 西印度海牛

    :棲息於加勒比海與美洲東北部海岸,數量大概只有5000隻,冬季會遷徙到相對溫暖的海域。



  • 西非海牛

    :棲息於非洲西部海岸,從塞內加爾河南部到安哥拉的廣薩河。與西印度海牛相似的是,它們都會逆流游至大河上游,因此經常出現在河口三角洲與近海多水生植物的淺海平靜水域。



  • 亞馬遜海牛

    :僅生存於亞馬遜河及其支流流域,它們從未見於海水之中。


海牛比你想像中的要大很多





一隻水族館中的亞馬遜海牛,它們在陸地上只能這個樣子,都是太胖惹的禍。


水中生活的哺乳動物相對來說體形都會比較大,因為浮力可以幫它們很好地克服體重帶來的負擔,海牛的

體長可以達到4米,體重可以達到3.2噸

,確實是一個大胖子。


比人類還長的懷孕期





小海牛與海牛媽媽


人類的懷孕期大概10個月,海牛則

需要一年的時間

,小海牛出生之後要跟媽媽生活一年半才能獨立生活。


海牛的游泳速度有多快?


大部分時間,海牛隻會慢吞吞地在水底蠕動啃食水草,但是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它們的游泳速度可以

達到32公里/小時(還是很慢!)


群居取暖




人們專門為海牛劃設的保護區。


海牛很怕冷,水溫達到15度以下便不再適合生存,通常海牛不會群居生活,但是在冬天會集體

遷徙到相對溫暖的水域


海牛擁有非常特殊的肺


哺乳動物中,海牛的肺是非常特殊的,幾乎從頭部延伸到尾部,這個

巨大的肺也是浮力的主要來源


淡水鹹水都沒問題





海牛不依靠海水獲得氧氣,所以不管在淡水中還是海水中,海牛都能適應,唯一影響的只有食物和水溫。



海牛的「衣服」





春哥曾經介紹過不少動物都能通過附著在身體表面的植物進行偽裝,海牛也是這樣,皮糙肉厚的它們並不介意身上再多出一層藻類。更重要的是藻類還能幫助它們

保持皮膚的濕潤減少太陽的暴晒


憋氣大師


海牛在空氣中呼吸一次,可以在水中待20分鐘。


圖片來自:15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manatees




妖嬈多姿的美人魚真的存在嗎?



一說到美人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小我們就聽著人魚公主的故事長大,所以在大家的心目中美人魚都是童話故事裡面那個單純善良美麗的人魚公主,大部分人對美人魚的了解也就僅僅止於此了。那麼美人魚真的存在嗎?今天就來給大家簡單的講解一下。



【傳說中的美人魚用歌聲蠱惑人心】



在民間有很多關於美人魚的傳說,在很多臨海的國家都傳說人魚是出海人的詛咒,但凡是出海的人只要看到人魚就會死亡。因為人與的上半身美得讓人窒息,但是下半身卻是長滿鱗片到冰冷魚尾巴,而這個魚尾巴有時候是一條有時候是兩條,他們常常在海上唱著魅惑人心的歌,讓水手們走向不歸路。所以在大部分人的心中美人魚雖然漂亮,但卻是不吉利的象徵,在人類的心中美人魚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生物。




當然這些都僅僅是傳說,但是在生活中也被證實美人魚不是傳說中虛構出來的生物,它是世界上確實存在的一種生物。在1990年4月的時候科學家考古發現了一具3000年前美人魚的木乃伊遺體,所以也有不少的美國研究人員稱美人魚是人類的分支,並不只是童話故事中的主角。



【資料中的美

人魚頭才是

魚】



在1980年8月的時候,科威特的媒體也曾經報道過,在紅海海岸的一個公園裡發現了美人魚,但是這個美人魚與傳說中的不一樣,傳說中的美人魚都是上半身是人體下半身是魚,但是科威特發信的美人魚上半身是魚,下半身如女人的身體,這樣的描述雖然與傳說中的美人魚不一樣,但是它真實的存在著,讓人們更加堅信美人魚在世界上是存在的。但至於美人魚到底是不是人類的一個分支,至今還沒有得到科學家的合理解釋。




除了這些例子之外,各國的生物學史上也都有關於美人魚的記載,但是有的記載也認為美人魚的存在是因為某一種魚基因突變,就像有時候人類也會生出畸形兒一樣,魚類也會出現畸形的魚,只是這些基因突變的魚外形剛好與人類有些相似罷了。


【美人魚的存在並不普遍】



目前關於美人魚的報告層出不窮,不難看到新聞上面說哪裡又發現了美人魚,但是因為美人魚的存在並不普遍,所以大多數人都覺得只是謠傳。美人魚到底存不存在這個問題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一個謎,不過相信大家看到上面的分享之後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黑鱗鮫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美人魚,那麼,黑鱗鮫人是什麼樣子的呢?黑鱗鮫人真的存在嗎?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黑鱗鮫人這個話題。



首先,古籍中對黑鱗鮫人多見記載:



「太祖十三年,洞庭焦郡,一士子過海遇大風,沒於浪。數日屍浮於岸,有漁人見其口噙一珠,如鴿卵,華光煜煜,觸之則灼痛難忍,以為不祥。俄頃生醒,自雲入龍宮與龍女繾綣,突覺水波  翻湧,而不知身在何處也…… ——明,野枵子,《平山草堂筆記》



「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晉,張華,《博物志》



「鮫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龍綃宮,泉先織紗之處,綃有白之如霜者。」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


人們心中黑鱗鮫人的形象


一般人們熟悉的美人魚形象,源自德國傳說及詩歌中常提及的美麗人魚洛雷萊。她經常會在天色昏暗不明的時候出現在萊茵河畔,用她冷艷凄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動人的歌聲,迷惑過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最後沉入河底。 美人魚上半身是人(多為女性)下半身是魚的身體,為基本的形態。當時的人們很可能看錯了,把現今生存於海洋的哺乳類動物儒艮看成了怪物,因此廣為流傳, 但這種說法並沒有事實根據。不過在藝術、文學或繪畫上,多是作為一種隱喻的象徵物,這點倒是比較具有可信度。人魚多半是用來象徵非常不幸的事,比如安徒生 童話中的美人魚。大部分的文學作品當中,人魚的下場都很凄慘,最後都得不到幸福。附帶一提,雖然大家所熟悉的人魚雕塑,下半身只有一條尾鰭,但古老的西方 繪畫里,人魚通常都是兩條尾鰭,這點相當的不可思議。


關於黑鱗鮫人的傳說


傳說人魚是出海人的詛咒。他們上半身美得讓人窒息,下半身卻是長滿鱗片的冰冷魚尾(有時是一條,有時是分裂的兩條),再加上魅惑人心的歌聲,無數的水手們就被這樣引向不歸路。【比如說賽壬小姐】他們雖然很長壽,卻仍然會面臨死亡,而且據說人魚沒有靈魂。   很多民間傳說中都提到美人魚與人類結婚的故事。大多數情況下,男子偷走了人魚的帽子或腰帶,或是梳子和鏡子。這樣東西被妥善藏好的時候,人魚會跟他一起 生活,一旦被她找到自己的失物,她就會回到海里。一般情況下,人魚對人類而言是很危險的。他們贈與的禮物會帶來不幸,比如引發洪水之類的災難。在旅途中看 到人魚是沉船的惡兆。他們有時渴望看到凡人被淹死,舉一個有名的例子:萊茵河的蘿萊莉[Lorelei]。有的時候,他們引誘年輕人跟他們一同到水下生 活,在康沃爾和英格蘭的一些教堂的長椅上就雕刻著這樣的故事。



西南太平洋群島上的美拉尼西亞人也有類似的神話傳說,他們的美人魚名為「阿達拉」 (adaro),上半身為人形,下半身為魚形,居住在太陽里,經由彩虹來到地球,平時隱匿於海上的龍捲風之中。不同於其它美人魚的是,阿達拉在美拉尼西亞 人眼裡是一種危險的生物,他們會用飛魚襲擊人類,使他們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此為傳說,目前未確認其存在。  但是,老普利尼曾經記述過「黑鱗鮫人」生物的存在,在他的不朽著作《自然歷史》中寫到:「至於美人魚,也叫做尼厄麗德,這並非難以置信……她們是真實的,只不過身體粗糙,遍體有鱗,甚至象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鱗片。」像這樣據稱見過美人魚的例子不在少數,而媒體對美人魚的報道更是屢見不鮮。



還原後的黑鱗鮫人圖片
黑鱗鮫人報道一



1990年4月《文匯報》有這樣一則報道:一些科學家正在竭力設法找到這一當今考古學最驚人的發現,一個3000年前美人魚的木乃伊遺體的由來。一隊建築工人,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邊附近的一個放置寶物的墳墓里,發現了這一難以相信的生物。這一發現的消息是由蘇聯考古學家耶里米亞博士在最近透露給西方的。她看起來像一個美麗的黑皮膚公主,下面有一條魚尾巴。這一驚人的生物從頭頂到帶鱗的尾巴,計長有173厘米。科學家相信她死時有100多歲的年齡。






黑鱗鮫人報道二



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聯合日報》發表了題為《南斯拉夫海岸發現1.2萬年前美人魚化石》的報道:科學家們最近發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魚化石,證實了這種以往只在童話中出現的動物,的確曾在真實世界裡存在過。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發現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夠清楚見到這種動物擁有鋒利的牙齒,還有強壯的雙顎,足以撕肉碎骨,將獵物殺死。「這隻動物是雌性的。大概1.2萬年前在附近海岸出現。」柏列.奧干尼博士說。奧干尼博士是一名來自美國加州的考古學家,在美人魚出現的海域工作了4年。奧干尼博士說:「它在一次水底山泥傾瀉時活埋,然後被周圍的石灰石所保護,而慢慢轉為化石。化石顯示,美人魚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類,頭部發達,腦體積相當大,雙手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魚類一樣,無有眼帘。  




黑鱗鮫人報道三



1991年8月,美國兩名漁民發現人魚事件,報道如下:最近美國兩名職業捕鯊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十一條鯊魚,其中有一條虎鯊長18.3米,當漁民解剖這條虎鯊時,在它的腹內胃裡發現了一副異常奇怪的骸骨骨架,骸骨上身三分之一象成年人的骨骼,但從骨盆開始卻是一條大魚的骨骼。當時漁民將之轉交警方,警方立即通知驗屍官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證實是一種半人半魚的生物。對於這副奇特的骨骼,警方又請專家進一步研究,並將資料輸入電腦,根據骨骼形狀繪製出了美人魚形狀。參加這項工作的美國埃毀斯度博士說,從他們所掌握的證據來看,美人魚並不是傳說或虛構出來的生物,而是世界上確實存在的一種生物。  




黑鱗鮫人報道四


科威特的《火炬報》在1980年8月24日報道:最近,在紅海海岸發現了生物公園的一個奇蹟--美人魚。美人魚的形狀上半身如魚,下半身象女人的形體----跟人一樣長著兩條腿和十個腳趾。可惜的是,它被發現時已經死了。  




黑鱗鮫人報道五


關於對活人魚的發現也是有的。1962年曾發生過一起科學家活捉小人魚的事件。英國的《太陽報》,中國哈爾濱的《新晚報》及其它許多家報刊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前蘇聯列寧科學院維諾葛雷德博士講述了經過:1962年,一艘載有科學家和軍事專家的探測船,在古巴外海捕獲一個能講人語的小孩,皮膚呈鱗狀,有鰓,頭似人,尾似魚。小人魚稱自己來自亞特蘭蒂斯市,還告訴研究人員在幾百萬年前,亞特蘭蒂斯大陸橫跨非洲和南美,後來沉入海底……現在留存下來的人居于海底,壽命達300歲。後來小人魚被送往黑海一處秘密研究機構里,供科學家們深入研究。




真實世界的美人魚





冰島美人魚


如果真的存在美人魚

,她們會分國籍嗎

?這個不得而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心目中會有一個

不同的美人魚


英國攝影師 Hana Vojá?ková 鏡頭下的美人魚結合了各個國家不同的環境,請超模扮演美人魚拍下了

現實與幻想完美結合

的作品。



這些美人魚的圖像,建立在意象的基礎上,通過強烈的鮮艷色彩,將我想像的主題與流行文化結合,我記得捷克對於健康的女孩的形容詞是牛奶和血,那麼美人魚的話,應該就是牛奶與海吧。——Hana Vojá?ková


如果美人魚活在當下,會是什麼情形?她們身上會發生什麼浪漫的愛情故事?



英國美人魚



葡萄牙美人魚



德國美人魚



捷克美人魚



義大利西西里島美人魚


中國人心目中的美人魚是什麼樣子的?你呢?


這是幾幅畫作有點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風格,美麗的裸體女人和魚頭喚起了人們對神話的嚮往。作者Yata在她的網站上還有更多水下生物系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不過請做好準備,因為不是每一幅作品都能符合你的口味。








紅蘋果美人


別名:舌鱗銀漢魚、新幾內亞彩虹、紅美人




我家魚缸有1.5米長,這麼長的魚缸,現在養的有神仙、四須玻璃貓、紅箭、瑪麗、紅尾玻璃、斑馬、鼠魚各幾隻,最大的神仙魚和玻璃貓也就10裡面長左右,總體上魚相對於魚缸來說明顯偏小,稍遠一些看就感覺魚缸沒什麼魚一樣。有心進一些大魚來養,但是大魚吃小魚,恐怕結果是小魚屍骨無存啊!那麼需要找一種相對來說大一些,還能群游的就更好了,這樣魚缸才顯得生龍活虎嘛!找來找去,比較靠譜的有神仙魚、蘋果美人、石美人、電光美人等魚。這幾種魚能長較大但又能和小型魚和平相處,比較適合混養。搜集了一些蘋果美人的資料,和大家一同評賞。 




紅蘋果美人的性情溫和,體質比較強壯,飼養難度一般,此魚的價格曾經相當高,現在已經有所下跌,有集群性,適合以群飼養,也可以與同科的其他彩虹魚混養,效果也相當不錯。






別名:舌鱗銀漢魚、新幾內亞彩虹、紅美人


英文名:Red rainbowfish


學名:Glossolepis incisus


原產地/分布: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的森塔尼湖地區


成魚體長:11.0 - 12.0 cm


性格:溫和


適宜溫度:22.0 - 27.0 ℃


酸鹼度:PH 7.0 - 8.0


硬度(dGH): 8.0 - 20.0°N


活動水層:中層


繁殖方式:卵生 








屬於彩虹魚中較大的品種。卵圓形側扁,頭尖,背鰭分為前後兩個,魚體腹部鮮紅色,背部茶褐色,背鰭、臀鰭鮮紅色,尾鰭鮮紅色。此魚的雌雄顏色差異明顯。雄魚的顏色較雌魚艷麗,全身帶有金屬光澤的酒紅色,背部呈拱形,十分漂亮。而雌魚的顏色為灰茶色,並不出眾。 




適宜鹼性並且帶有鹽分的水質,適宜的水溫比較廣,最好在25-27度,這樣會有最完美的色彩,也可以承受較低的溫度(不提倡)。生長比較迅速。雜食性,喜歡吃較小型的餌,但最好喂小魚蟲等活餌(注意消毒),這樣生長會比較迅速一點,也可以適當加一些人工餌料,效果不錯。 




繁殖的難度不是很高,屬於卵生魚類。繁殖的水溫在27-28,繁殖水箱的底部鋪上細沙、種植水草。將親魚比例按雌雄1:2或者1:1 放入水草生長茂盛的水箱中。產卵的時間可以持續幾天,受精卵黏附在水草的葉片上。親魚有吞食自己魚卵的習性,故產卵後將親魚立即撈出,魚卵在25度的水溫下10天左右可以孵化,仔魚出生3天後開始覓食。但仔魚個體小,照顧比較難,多用小灰水餵給。 




在水族箱中紅艷無比,好似一團遊動的火,非常漂亮。飼養水溫22-26℃,水質弱鹼性硬水,餌料有水蚯蚓、紅蟲、魚蟲等。繁殖水溫27-28攝氏度,雄魚體色是金屬光澤的酒紅色,雌魚體色茶褐色,屬水草卵石生魚類,雌魚每次產卵100-200粒,產卵時斷時續,需要3-5天才能產卵完畢。







- The End -





分享水族知識,傳遞快樂生活!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一切靜好,而我們一直在!


轉載請獲取授權!







 

 

 

 ●




讚賞是對水族圈最好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族圈 的精彩文章:

這些三湖蝴蝶造景缸,看上那款了嗎?
教你正確區分神仙魚品種

TAG:水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