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球會有多熱?

地球會有多熱?

過去的2015年是不是有點「暖和」?尤其是冬天,在中國的廣州、海南等南部地區,頻頻宣告入冬失敗。2015年的英國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11月份。而世界氣象組織也宣布了,2015年有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如今的地球溫度已經比工業前水平高出1℃。在2009年,世界多位領導人曾在全球氣溫上達成一致,承諾不讓溫度上升量超過2℃,而這才過去了6年時間,全球氣溫就已經上升了一半。

至少現在看來,世界的溫度將會繼續上升、再上升。那麼,地球到底會有多熱呢?

?地球會有多熱??

地球如何變熱?


想要知道地球會變多熱,我們首先得了解地球是如何增溫的。

溫度變化對地球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自地球誕生以來的46億年歷史中,地球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的溫度波動,有時候會變成「冰凍的雪球」,有時候又會變成「熾熱的高溫球」。儘管經歷很多次變動,但地球溫度最終總能回到同一溫度範圍內,這是因為它有能控制自己溫度的機制。

其中一個關鍵的機制,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溫室效應。空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蒸氣,它們通過截取太陽輻射為地球保溫,可以這麼說,溫室氣體是包裹地球的熱毯子。

據研究表明,如果沒有溫室效應,地球的平均溫度會下降到-18℃,這種情況下,地球會被冰層覆蓋,很多生命也將無法生存。所以說,溫室效應是一件好事。可是古語講到:物極必反,而這句話恰好也應驗在溫室效應上,過強的溫室效應同樣會引發一系列問題,而人類被認為是驅動溫室效應的主因。

地球會有多熱?

地球會有多熱?

相比於其他生物,人類在地球上的時間相對較短,卻已經成功地成為地球氣候變化的最重要的驅動力。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的同時,也將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並導致氣溫上升。2000-2010年之間,二氧化碳的排放率是過去的十年(1990-2000年之間)的4倍。

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或者幾個世紀中,增加的溫室氣體將使地球變得多熱?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模擬地球氣候的計算機模型。通過輸入各種簡單的物理學要素(空氣、水等),模型就可以估算出在給定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下氣候是如何變化的。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地球上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像過去的50年那樣持續增加,那麼到了21世紀末,全球溫度比工業革命前至少上升4℃。之後,全球變暖還是不會停止。到2200年,全球溫度比工業革命前至少上升7℃。而如果預測的時間再往後,研究人員就很難預測了。

然而,對於這種估測,科學家並不能十分肯定,因為地球的氣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而隨著氣候變暖,有幾個過程的發生,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溫室效應。

例如,更溫暖地區里的冰雪會融化,會把「深色」地表暴露出來。眾所周知的,白色平滑的冰雪更容易反射太陽光,而深色地表更容易吸收太陽的熱量。另一方面,冰雪融化後的地表水,被蒸發到大氣中,由於水蒸氣也是一種溫室氣體,因而捕獲的熱量會更多。

佔據地球約四分之三面積的海洋,實際上能減緩氣候變化,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溶解在海洋中,但更溫暖之後的海洋能容納的二氧化碳量會減少,也就是說大氣中留有的二氧化碳相對更多,捕獲的熱量也增多。

另外,永久凍土區的甲烷如果被釋放出來的話,也會增加溫室效應,加劇氣候變暖。

類比過去來推理

除了計算機模型,研究人員還採取另一種方法來預測氣候:根據過去發生的類似事件。

約5500萬年前,地球經歷了地球史上的一次最快的溫度上升,那就是著名的「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在那段時期,地球兩極海面的平均溫度高達10℃,而今天那裡的平均溫度僅為-2℃。10℃的「高溫」使得地球兩極沒有冰,北半球往北甚至達到北極圈,生長著熱帶的標誌性植物——棕櫚樹。一些物種在酷熱的天氣里蓬勃發展,而另一些則消失了。

據研究,溫室氣體是主要的驅動因素,尤其是甲烷。大量的甲烷從海底逃到大氣中,促進了溫室效應。如今我們仍舊不清楚甲烷是如何逃離海底的。科學家提出了兩種觀點,一是火山噴發,二是彗星撞擊,但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地球因為其他某種原因而逐漸變暖,當它到達一定溫度時,存儲在海底的甲烷開始變得不穩定,逃了出來,使地球變得「極熱」。

地球現在的表現,與「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時期非常相似。而且有一點非常有趣,「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時期溫室氣體的含量,大約等同於現在地球所有化石燃料被燃光後所釋放出的量。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是否就是地球變暖的極限?還是地球可以變得比「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時期更炙熱?這還需要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

地球會有多熱?

類比於外星球來猜測

此外,還有一個可能會加熱地球的理論機制,叫做「失控的溫室效應」,即升溫後的地球會釋放更多溫室氣體,導致加劇的變暖效應。理論上,一旦這種自動供給的機制被啟動,那麼溫度上升將變得無法阻擋,甚至能將地球加熱上百攝氏度。

雖然該現象在地球上從未上演過,但科學家認為,在30至40億年前,地球最近的鄰居金星卻確確實實地發生過。

金星與太陽的距離更近,所以它最初的溫度也更高,所有液態水都被蒸發到空氣中,水蒸氣會捕獲熱量。但金星表面沒有液態水,因此也就沒有地方存儲二氧化碳了。這最終會導致極端的溫室環境:所有的水蒸氣都丟失至太空,導致96%金星大氣都是二氧化碳。

現在的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為462℃,這一高溫足以融化鉛等重金屬,它已然成為太陽系裡最炙熱的行星,甚至超過了距離太陽更近的水星。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幾十億年後,地球也將難逃這樣的噩運。隨著太陽逐漸變老,它將耗盡燃料並變成一顆紅巨星,到了那時,地球將無法把額外的熱量消散至太空。地球表面溫度將繼續上升,接下來的情況就會跟金星一樣了:引發「失控的溫室效應」,海洋被蒸發光,最終只剩下一層「熱毯子」——厚厚的二氧化碳層,這場災難足以殺死所有的已知生命。

然而,這種由太陽引發的「失控的溫室效應」,預測會發生在數幾十億年之後,所以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緊迫的問題。

地球會有多熱?

人類引發「失控的溫室效應」

我們需要考慮的是,人類自身能不能引發一場「失控的溫室效應」?

答案是:或許是可以的。不過人類必須釋放驚人規模的二氧化碳量。目前,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為400ppm(ppm為百萬分之一),若要引發「失控的溫室效應」,濃度則要增加到30000ppm。

如何理解這個規模呢?以化石燃料為例,如果我們燒掉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的濃度可能會上升至3000ppm,也就是說要燃燒10倍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才能觸發「失控的溫室效應」。

也就是說,地球並沒有足夠多的化石燃料,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其他的溫室氣體來源,比如說甲烷,之前提到的「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促發因子就是被封存在海底的甲烷逃脫了出來,因此,我們絕對不能排除海底「不安份」甲烷的潛在影響。

地球會有多熱?

溫度再上升,那麼…

就目前的趨勢來說,即使未來上升的溫度不能直接殺死我們,但仍將造成巨大的動蕩。

首先會導致某些地區過於炙熱。打個比方,今天的地球上最熱的地方之一——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死亡谷,溫度能達到50多攝氏度,乾燥又熱的死亡谷,人類可以通過排汗來降溫。如果空氣極其炎熱又潮濕的話,那問題就有些棘手了,空氣飽含水分意味著我們汗液蒸發得更慢,降溫冷卻也相應更慢,這種熱對人類等生物來說是非常危險。

當然,聰明的人類可以安裝大量的空調設備來適應高溫環境,如果是這樣的話,人們都要被「囚禁」在房子裡面了,因為外出的話,很可能就會被熱死。

此外,不可忽視的一點還有海平面上升。2萬年前地球溫度比現在冷4℃,那個時期被稱為「末次盛冰期」,冰蓋覆蓋了加拿大和北歐,包括所有的不列顛群島。自那時以來,地球已經被加熱上升了4℃,僅僅這4℃,就足以融化歐洲和北美的冰原,使海平面上升幾十米,並淹沒了那裡的淺島。

所以我們不難想像,全球溫度再上升4℃的話,將給地球帶來怎樣的後果。而研究人員估計,如果地球溫度持續升高12℃,地球一半的陸地面積將無法居住。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學之謎 2016年第8期雜誌文章、歡迎廣大讀者關注我們大科技的微信號:hdkj1997

作者寫於2016-08-0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吃剩菜居然能擴張血管,有益心臟?
父親節的節花是石斛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