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什麼是醫學導管術?

什麼是醫學導管術?

奇妙的導管

一位母親對醫生說,她的孩子經常覺得憋氣,稍一活動,嘴唇就發青,發紫,要求醫生檢查。疾病是通過檢查而被確診的,但有很多病,檢查起來很困難,當用X線透視仍不能確診時,往往需要用手術切開被檢查的部位,在暴露的情況下用肉眼直接進行觀察,這在醫學上稱為「手術探查」。有時,單純為了確診,病人就要經受一次手術創傷,有的手術甚至很大,如開胸探查心臟,手術時間一般都要5~6小時。但自從「導管檢查」問世後,有些手術就不必要實施了。如前面談到的那位小患者,醫生約他下次來檢查。在檢查室,醫生把一根塑料管從患兒的大腿根部的血管插進去,30分鐘後,檢查結束,確診他患的是先天性心臟病。

這種導管檢查又叫做插管檢查,是福爾斯曼於1929年首先創立的。他將一根導管在同事的幫助下,送入自己的上肢靜脈,當導管被送到腋部時,他的同事不敢再繼續推送,於是他決定自己來推送。他藉助X線透視機熒光屏前的一面鏡子進行觀察,終於將導管送進了右心房,並沒有感到什麼不舒服。之後他又在自己身上進行了9次檢查,並把碘化鈉溶液注入導管內,拍下了右心造影的照片。但福爾斯曼卻因此受到壓制和非難,最後不得不離開他所在的醫院,研究工作被迫中斷了。

什麼是醫學導管術?

後來,經過其他人的大量臨床試用,直到上世紀50年代,導管檢查才被確立為心臟及血管疾病診斷方法之一。以後又發展到左心導管檢查,使一些心臟病,特別是先天性心臟病,不用動手術就能得以確診。隨著醫學發展,導管檢查已由心臟發展到體內其它器官,臨床應用範圍越出了診斷範疇,而進入到治療領域,成為一種創傷較少的檢查和治療手段,所以,導管檢查也稱為導管術。

這種導管是一種特製的塑料導管,大部分以聚氯丁烯為原料,具有X線不易穿透、質地堅韌、軟硬適中、表面光滑等特點。為了追蹤觀察導管在體內的位置及狀態,如今,電視監護器已經取代了X線熒光屏,並能與硬碟錄像機和電影照相機相連接,這樣,在檢查的同時,可以錄像,然後能立即或反覆在電視監視屏幕上播送,供醫生反覆觀察,不必等沖洗出照片後才下結論,大大縮短了檢查時間。

導管檢查感覺如何?

導管有不同的規格,一般長約1米、直徑為2毫米。那麼,從何處插入血管呢?有動脈和靜脈這兩種途徑。總之,凡有血管的部位都可以,最多用的是大腿根部血管,其次是前臂近肘窩部、頸部及鎖骨附近的血管。插入前要先打麻藥,所以插入時幾乎沒有什麼感覺,一般從大腿根部插到心臟只用幾十秒。插管的同時,還要從導管內注入抗凝劑——肝素,以防異物在血管內形成血栓。然後再注入造影劑。造影劑是一種X線不能透過的水溶性碘溶液,通過導管注入血管後,在熒光屏上可以清楚地顯示出血管的分布。造影劑注入血管後,病人可能有一種喝了熱水的灼熱感,從頭頂一直透到腳尖,有人甚至覺得似有電流過身、頭髮都豎起來的感覺。不久,將有一種新型非離子性低滲造影劑問世,上述副作用就會消失。

導管的種類和作用

導管術所用的導管不是普通的簡單管道。其外形上有粗細、長短、前端曲度等多種規格。有的導管內還套有導管,便於嚮導管內注入不同的藥物,這樣的導管有多個介面。

有的導管前面還帶有明膠海綿,可以吸附註入導管的藥物,以便把這些藥物直接塗在患病部位,如肝臟、腎臟等。此外還可以將一些明膠或小珠子做成栓子,經導管注入指定的動脈,使它們在血管內形成血栓,選擇性地堵塞某條動脈,以便切斷供給腫瘤生長發育的營養運輸線,迫使腫瘤斷「糧」,斷「水」,發生萎縮,以達到治療效果。有的導管上還帶有用乳膠製成的球囊,從導管內注入氣體時,它可以鼓起來,擴張狹窄的血管,從而使一些不適宜動手術的患者得到治療。有的導管前端帶電極,是實現人工心臟起搏術的重要部分。

導管在婦產科也有應用,可以把導管通過患者的陰道、子宮,插入輸卵管,進行檢查或治療。有人擔心在X線下進行導管檢查,會有損於健康或造成胎兒畸形。這種擔心其實是不必要的,因為檢查時所接受X線的輻射量很少,僅相當於過境時例行的金屬探查器檢查。

導管對於血管來說,畢竟是一種外來異物,因此為了防止造成血管內形成血栓,現在已經採用一種塗有肝素的導管,這樣,導管在體內保留期間,肝素可以持續地從導管內釋放到血液中,藥效可以維持一個月,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形成血栓,使血液暢流無阻。目前,導管術正在蓬勃發展。不久後,將有可能利用導管進行激光治療,導管的前端將帶有自動裝置,醫生只要根據電視監視屏幕,就可以遙控插管檢查和治療。

總之,導管術的發展將能治療大多數疾病,醫生的手術刀將被入庫上鎖,導管術將使未來的醫學面目一新。

什麼是醫學導管術?

作者寫於2016-08-0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天津爆炸】災難比明天先到,我們如何才能有備無患?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