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人之爭能有多厲害?看看北宋末年的黨爭結果就知道了
文/念田
王安石變法是宋朝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王安石其人雖然有性格上的缺陷,卻是一個具有非常偉大抱負和高遠理想的人。這場充滿著理想主義的社會變革運動最終卻以新舊黨爭的相互扯皮而告終,實在令後來史學家遺憾不已。
所謂新舊黨爭,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同政治立場的大臣的爭鬥,從深層次上分析卻又是宋朝南北文化的交鋒,新黨大多數為南方人,舊黨則大多為北方人。自三國時期江南地區開發以來,南方的經濟水平就不斷提升。到了北宋時期,南方的經濟水平既然較高,在經濟上的負擔也就越來越沉重,而南方人希望參與中央政治的要求也就越來越強烈了。
在南方人看來,南方經濟負擔極重,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政治待遇,反而是北方人政治上有著明顯的優厚待遇。但是在北方人看來,新崛起的南方士大夫在政治上勢力一旦擴大,不僅將威脅自己的地位,更將敗壞朝廷的政治,於是新舊黨爭就爆發了。
元祐黨人碑
王安石變法是新舊黨爭的導火索。王安石變法中的一些舉措,表面上看南北通用,實際上卻是對南方人特別有利,對北方人特別有害,這也是王安石變法不得人心的重要原因。故而王安石一黨倒台後,大多數南方重臣都遭到貶斥。而蔡京依附於宋徽宗,權傾朝野之後,南人又重新得勢,這時卻已經是同流合污了,所以《宋史·奸臣傳》中幾乎全是南方人。
蔡京書法,蔡京雖為奸相,但是書法成就極高
蔡京擅權時,黨同伐異,排斥異己,還將一批反對者列名刻石,稱為元祐黨人碑,想讓他們遺臭萬年。沒想到蔡京倒台後,元祐君子們的子女後人皆以前父輩名列碑中而感到光榮無比。其實元祐君子中也可以分為洛黨、蜀黨和朔黨三派,其政治主張和行事風格也大為不同。
洛黨即中原派,其中的代表便是大學者程顥程頤兄弟。洛黨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政見與王安石頗為相似,都主張將當時的朝政徹底改革。而在政治理論上,他們提出了王霸之辯,把秦漢隋唐歸為霸道,想以他們理想中的上古唐堯虞舜三代來否定秦漢唐三代。而朔黨則是典型的正統北方派,代表人物是司馬光,更加重視政治經驗,推崇漸進式的改良運動,但卻沒有積極的建樹。
蘇軾像
相比之下,蜀派顯得極為特殊。雖然蜀地在地理上屬於南方,但早在秦朝時期就已經和關中一體,在政治和文化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北方。蜀派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蘇轍兄弟,其政治主張和態度又和洛黨朔黨不同。蜀黨上層重視道家黃老之學,下層則類似於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推崇權術,機巧善變,政治意見往往在轉動之中,顯得不可捉摸,沒有其他兩黨那麼嚴肅端正。
比較而言,先秦諸子百家爭鳴,針對政治提出了大相徑庭的看法。但他們卻極少能夠真正把控朝政,故而能夠專心學術,發展出非常完備又細緻的學術思想體系。而北宋諸子卻又全在朝廷,學術思想沒有能夠發展到精細博大之處,在政治上卻是為小人利用,又遭到外敵入侵,國運中斷,令後人惋惜不已。
參考文獻
《宋史》
錢穆:《國史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