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軍不知所措的蘇聯球形坦克 炮彈無法打穿裝甲
1941年4月球形戰車在蘇聯的試驗模型,準備測試。試驗模型跟原計畫的外型很不一樣。測試發現鍊帶不可行,改成由兩具更寬的履帶包覆著車體。履帶的設計容許輕易拆卸。戰車沒有履帶還能移動,但是機動性能驟降。這意味即使履帶受損,戰車仍有機動力。
由於機動性能優異,戰車可以輕易地轉向面對目標。戰車的平衡系統很獨特。由於陀螺效應,戰車行進很平穩,但是轉彎時很容易翻覆。佛崔索夫在車底安裝了一套壓艙系統:重四噸、能自我平衡的滾輪。不論戰車側傾的角度多大,滾輪永遠都是水平的。戰車的引擎則改用B-2柴油引擎
實際測試證實球形戰車的越野性能良好。
由於機動性能優異,戰車可以輕易地轉向面對目標。
它操控簡便,原地自轉如陀螺一般靈活,能輕易越過凹陷或壕溝。全力加速時,戰車能躍過1.2公尺高的斷面。
1942年中期,佛崔索夫宣佈暫緩研發SHT-1A,同時展開新的研發計畫,發展另一型球形戰車:大約有35噸重的SHT-2T。
它各方面的數據都平平,相當於速度快的重型戰車,因此型號上有一個T字。設計師原來的構想是讓SHT-2T擔任攻堅的角色,負責突破敵人防線。為配合這個目的,車體兩側各裝備了一門152mm ML-20 1937年式樣的迫擊砲。
這兩門砲能在行進間開火,主砲的轉軸有一套平衡系統,能抵消后座力。然而砲手的位置極為不適,因為每開一次火,砲手連同座位就會垂直上升一次。
球形戰車一出現讓德軍很困惑,有一度還停止開火,直到戰車開始加速往德國步兵的方向衝,隨行的還有兩輛T-34戰車。球形戰車衝到離德軍50公尺處時,他們還來不及部署反戰車砲。兩發迫砲立刻打亂了德軍的陣勢,接著一邊填裝砲彈,一邊以機槍朝德軍防線開火。德軍步兵連幾乎立刻開始撤退。
德軍的Pz IV戰車部署在森林邊緣,它們朝球形戰車開火,砲彈卻無法貫穿弧形的裝甲板。SHT-2T的駕駛把車轉向敵人,德軍戰車只能倉促地向森林撤退。有一輛Pz IV的履帶不小心陷入凹洞之中,底盤觸地歪向一邊,車體不斷扭轉企圖脫困。SHT-2T朝它發了兩砲。一砲沒打中,另一砲直接把砲塔掀掉。
※水排干後才發現它的巨大 蘇聯時期建造的水中大黑魚
※曝光生產工藝精湛的武直-10近距離特寫
TAG:長纓在手束蒼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