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可以邊飛邊睡覺
這場辯論終於蓋棺定論了。可穿戴式腦波記錄儀證實了鳥類確實會在飛行時睡覺,儘管只是睡一小會兒,而且也只有一半的大腦在休息。
我們知道有的鳥類會馬不停蹄地長途跋涉以尋找棲息地,這促使外界猜測它們會在飛行的過程中小憩一會。譬如說,小軍艦鳥便可以連續飛行兩個月而不停歇。另一方面,像是雄性磯鷸往往會在繁殖季節不眠不休,這也暗示了鳥類可能在長途旅行中保持清醒。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位於德國塞維森的馬普鳥類研究所成員NielsRattenborg和他的同事們為14隻小軍艦鳥裝上了小型大腦活動監控器和位置追蹤器。
12秒的小憩
在長途飛行當中,鳥類平均一天睡41分鐘,每次小憩長約12秒。相比之下,他們在陸地上一天睡上超過12個小時。它們在飛行中往往跟鴨子和海豚一樣只讓一邊腦半球休息,但有時候它們會讓兩個腦半球一起停擺。
Rattenborg稱:「有的人認為它們睡覺只能關閉一半大腦,否則就會從天上墜落,但事實並非如此——它們可以兩個腦半球同時休息而不影響飛翔。」
鳥兒一般選擇在上升氣流中盤旋時睡眠,此時它們不需要煽動翅膀。
留心觀察
在這段時間中,它們連接眼睛以控制方向的那個腦半球更有可能保持清醒。
「這可能有利於它們避免和在同一個上升氣團中睡覺的其他鳥兒相撞,」Rattenborg說道,「對我來說這很有意思,因為我們此前在野鴨中也發現了類似的行為:當它們組團睡覺時,位於群體邊緣的鴨子會保持睜開一隻眼睛來提防。」
他還說,軍艦鳥在長期處於每天打盹不到一小時的情況下保持生存的能力對於思考睡眠剝奪如何影響其他物種很有啟發。
Rattenborg表示,現在還不清楚鳥類是如何實現這個技能的,但研究人員們打算著手研究其他環遊世界的候鳥以搞清楚這個問題。要是我們明白了它們如何應付這麼少的睡眠時間,或許能讓我們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睡眠缺失的後果有新的認識。
適應少睡條件
「軍艦鳥沒法在海里游泳,因為它們缺乏防水的羽毛,所以很有必要進化出大幅減少睡眠時間的能力」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的John Lesku如此解釋,「如果你是一隻在海面上空度日而無法降落的鳥,這確實是你的唯一出路。」
事實上鳥類在危險的飛行環境中關掉飛翔讓大腦休息來凸顯了睡眠天性的不可或缺,John Lesku解釋道,「這顯示出睡眠有著很重要的價值,以至於進化也不能完全取消睡眠行為。」
睡眠的重要價值仍舊等待揭曉。不過證明了鳥類能在長途飛行過程中睡覺也是一項重大貢獻。他說:「人們被這個問題所困擾,可能持續了有數個世紀之久,因此這個問題能夠得到解答也是很好的。」
蝌蚪君編譯自newscientist,譯者 浪無痕,轉載須授權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