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民間故事:吃蛇的大石碑!陰山下,蛇群成口糧,禹王吞蛇碑傳說!

民間故事:吃蛇的大石碑!陰山下,蛇群成口糧,禹王吞蛇碑傳說!

白烏龜治病

民國初年,社會動亂,瘟疫頻行。這年在浦南一帶,特別是朱涇周圍幾十里區域內,流行一種傳染病:白喉。誰家孩子染上此病,都是萬分焦急。當時在朱涇鎮萬安村有一個醫生叫陳福園,就專治白喉,而且治法奇特,在民間流傳著一段有趣的故事。

話說呂巷鎮有一大戶人家,姓阮,當家的人稱阮老爺,不知祖上當過什麼官,在當地名聲很大,凡是地方上決定重大的事情,沒有他到場和點頭就不能算數。不過阮家男丁不旺,阮老爺年屆四十時,二姨太才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乳名叫小強。那真是傳宗接代的心肝寶貝。六歲的小強長得粗眉大耳,一副富貴相。平時活潑調皮,十分可愛,全家上下無不疼愛有加,視為掌上明珠。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天小強一反常態,像一隻煨灶貓—樣縮在靠背椅上,叫他吃飯也不肯吃,說吃東西喉嚨要痛的,奶媽看看覺得不對勁,摸摸他的額頭有些發燒,趕緊去向二姨太稟報。

二姨太過來一看,覺得小強的頸部有些腫大,忙叫他張口看看,只見咽喉部有一點一點白色的東西,二姨太叫聲:「不好!」轉身就奔到客廳找阮老爺。這時阮老爺正與幾位客人在議事。二姨太拉著阮老爺便哭道:「強兒發燒,咽喉有點白,會不會得了白喉病?」阮老爺聽見「白喉」二字,「騰」地從太師椅上站起來,對客人說聲:「少陪了!」就急急趕到小強房間去,一邊吩咐叫管家去請醫生來。管家聽說小少爺生病了,急忙趕過來,問清楚情況後,便對阮老爺說:「看樣子七八成是白喉,這可是急病,鎮上一般醫生不頂用,我聽說在朱涇鎮萬安村楊家宅有一個專治白喉的醫生,名叫陳福園,醫過不少白喉病人,方圓幾十里都有名。」阮老爺說:「那還不快快去請來,快去快回。」管家得令後,轉身帶上一個小廝,坐轎子直奔朱涇鎮萬安村楊家宅,尋到陳福園的家。

只見陳家大門口掛著一個木牌,上書「專治白喉」,落款「陳宅」。管家進門後,三言兩語說明了緣由,拉著陳醫生就往外走。陳福園說聲:「且慢,我必須帶上一件東西。」他小心地從裡間拎出一隻十分考究的藍色圓形竹籃子,有兩層抽格,提手把柄上還有雕花。管家也來不及細問,拉著他坐進轎子就往呂巷鎮奔去。

到了阮府,阮老爺早就等在門口,陳福園手拎竹籃子一下轎子,就被讓進了小強房間。經過檢査,確診小強是得了白喉疫病。阮老爺焦急萬分,對陳醫生說:「這孩子是我的命根子,請您一定要想方設法治好他,多少藥費都不在乎。」陳醫生說:「阮老爺別太急,白喉是屬危症,虧得你們發現得比較早,估計是有救的。不過我有個條件,在我給小少爺治療時,女眷一律退出,這裡只要留下兩個男人做個幫手,而且也不許出聲講話。」阮老爺說:「只要能治好小兒的病,什麼條件都依您。」陳醫生回頭又對小強說:「我用一條黑布條遮住你的眼睛,等會要給你咽喉動個小手術,有些難受,但不痛的,你別害怕,不能亂動,記住了!」小強懂事地點點頭。

然後就讓小強坐在一個有靠背的椅子上,用一條黑布條遮住眼睛扎在椅背上,又讓阮老爺和管家按住小強的手腳。一切準備就緒,只見陳醫生掀開竹籃子的第一層抽格,露出了在第二層里的一頭白烏龜。這頭白烏龜通身白色,據說肚子下面的甲殼是兩節生的,又稱夾板烏龜,真是世上稀罕之物呀!陳醫生小心地拿出它,放在一隻盛著藥水的大杯子上面讓它嗅了嗅,不一會兒,白烏龜的頭就從甲殼裡伸長出來了。這時,陳醫生一邊對小強說:「張大你的嘴巴,千萬不要合攏!」一邊讓白烏龜的頭伸進小強的咽喉處,聽得見幾聲吮吸的聲音,前後不過一分多鐘,白烏龜的頭就縮回甲殼裡去了。陳醫生鬆了一口氣說:「行了!」又把白烏龜放還竹籃子里去了。

這種奇特的治療方法,讓在場的阮老爺和管家二人驚得瞠目結舌,但因為醫生早有交代,所以誰也不敢出聲。虧得女眷不在場,否則一定會嚇得大聲驚叫,那樣就會驚動了病人和白烏龜,事情就會很麻煩。鬆掉小強蒙在眼睛上的黑布條之後,陳醫生滿意地說:「這孩子真乖,再服用幾天中藥就不礙事了。」於是他開出了一張藥方,有野菊花、蒲公英、紫地丁、六神丸等十味中藥,吩咐馬上煎成湯藥按時服用,平時要多喝開水,注意休息等等。

陳醫生吩咐完畢,拎著竹籃子就往外走,阮老爺緊跟其後,到了外間拉著醫生說道:「我從來沒見過用烏龜來治病,請教這是何種治療方法?」陳醫生笑了笑說:「這是我家祖傳秘方,剛才白烏龜吸掉了咽喉膜上的白點。再服用清涼解毒之湯藥,小少爺的病是會好的。」阮老爺又問這白烏龜怎麼就知道去吸掉白點?陳醫生神秘地說:「這白烏龜是稀世之物,很有靈性,其他就不便多講了,阮老爺點頭稱謝,令管家送上豐厚的酬金。陳醫生也不謙讓,手拎竹籃子仍舊坐轎子回朱涇去了。

據說小強服藥後,果然五天就見效,七天就痊癒了。阮氏一家無不歡天喜地,阮老爺讓管家特製了一個橫匾,上書:「神醫神龜,手到病除。」還雇了一支樂隊,一路吹吹打打送到萬安村陳福園醫生家去了。

禹王碑吞蛇

屠赤文出任陝西兩當縣縣尉。他僱傭一位廚師張某。食量很大,吃起飯來狼吞虎咽,也很有一把子力氣;他身材高大魁梧,具有男子漢的氣魄。可惜的是少了一隻左耳朵。閑來無事,屠赤文曾經問起張某:「您這左耳,……是怎失掉的?」張某說:他是四川人,祖孫三代以狩獵為業。家裡藏有一部祖傳秘書。根據這部書的指導,只要聞一聞周圍環境的氣味,就可以斷定面前將出現什麼野獸。張某自幼兒隨父兄狩獵,當然也熟習這種技藝。有一回,張某獨自出獵,來到邛徠山麓。這邛徠山,號稱陰陽兩界的交界處。陽界之內,還比較寬闊平敞,一進入陰界,地勢就極其險峻峭拔,行走不便,因此很少有人到這裡來。張某在陽界轉遊了一天,竟然一無所得。第二天,他就帶足了乾糧,到陰界去尋覓獵物。

進入陰界,大約走了五十多里,已經是日落西山,天色將晚。忽然,他發現離自己大約十里地的山頭上,燃起了熊熊烈火。紅光衝天,照得山林幽谷亮如白晝。緊接著,一股怪風狂吹而至。張某弄不清眼前將出現何種猛獸,便仔細嗅聞狂風吹來的氣味。但是,這種氣味很特殊,為祖傳秘書所不載。張某這才感到惶恐,急忙爬上一棵大樹。他居高臨下,瞭望到底會出現什麼怪物。不大功夫,火光已經迫近了。張某仔細一瞧,來者卻是一座大石碑。

石碑座的獸頭雕刻呈猛虎形,目光如萬把火炬照耀數里,很是奇怪。石碑竟也能邁著遲重的步子往前走,走到大樹下面,它敏銳地感覺到樹上有人,立刻一跳而三四丈高,明顯的目的是要把張某吃掉。張某屏住呼吸,一動也不敢動。那石碑跳了幾跳,幾乎要夠到他,終於沒夠著,這才邁著遲重的步子,朝西南方向走去。

張某慶幸自己沒丟了命,心裡說,等它走遠了些,趕快下樹逃命吧!忽而,又聽得頭頂之上嗚嗚怪響。抬頭一看,千萬條大蛇從頭上飛掠而過:大的竟然粗似車輪,小的也粗細如斗。遮天蔽日,一片烏黑。張某心裡說,這回我可真沒命了,免不了要葬身蛇腹,更加惶恐萬分,不料,這些巨蛇都是騰空沖雲而行,離著他的頭頂甚遠。他老老實實地蹲在樹杈上,竟然沒受到什麼傷害。但是,有一條小蛇飛得比較低,從他耳邊擦身而過,他立刻感到痛不可忍。伸手一摸,鮮血淋漓,耳朵已經沒有了。

這時,大石碑並沒走遠,還在前面。張某依然蹲在樹杈上不敢動。在明亮的火光照耀下,他看得特別清楚:那些從大石碑上空飛過的蛇,猶如萬條白鏈個個閃著光芒,忽而,如有磁石吸引一般,從空中噼里啪拉地墜落下來。又聽見那石碑獸頭忒里禿嚕地大吃一陣,不大功夫,那些掉下來的蛇就被吞吃凈盡,大石碑繼續向前走去。

張某在大樹上蹲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天大亮,才敢從樹上下來。他迷失了方向,再尋找來時的道路,已經找不到了。他迷茫悵惘,無目的地往前走,忽而,對面走來一位老人。張某就像遇見了救世主,急忙上前磕頭,乞求老人給他指明出路。老人自稱「邛徠山民」,多年隱居於此,對這邛徠山上的風雲變幻,件件了如指掌。張某聽他這口氣挺大,就把所見石碑吞蛇一事說了,並拱手向他領教。

老人說:「您昨天夜裡所見到的,正是禹王碑。當年,大禹奉命治水,來到這邛徠山。不料,被兇猛的毒蛇群阻道,工程難以進行。禹王大怒,命庚辰(人名。神話傳說中禹的部下。他曾經降服淮渦水神無支祁,並鎖於淮陰龜山之下)殺盡毒蛇,並立下兩座石碑,這就是著名的禹王碑。大禹訓令這兩座石碑道:『你們以後成了神,要世世代代繼續下去,吞殺毒蛇、為民除害。這故事至今已有四千年之久。後來,這兩座石碑果然成仙,執行禹王賦予的殺蛇使命。這兩座石碑一大一小,昨天您看見的虎頭碑是小的,才得倖免一死;若是碰上那龍頭大碑,火焰燃燒方圓五里,森林草木全得化為灰燼,那樣,您早就沒命了。兩座石碑都以毒蛇為口糧,它們到處巡視,捉拿毒蛇,威嚴無比。毒蛇一見到禹王碑,早已神魂出殼,通體無主,只有俯首待斃,更顧不得去傷人了。不過,您的耳根已經中了蛇毒,若不及時治療,到了陽界,經陽光一照,立刻就會死!還是讓老夫給您診治一回吧!」說著,從衣襟里掏出一包白葯面,給張某敷上傷口,並指明了歸途之路,拱手作別而去。

而張某自此再也不敢進山狩獵,後來改行當了廚師。更多故事盡在微信公眾號:零點鬼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奇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回煞夜,妻子與鬼差搶亡夫!住妖宅,將軍大戰皮臉怪!
民間故事:老頭算邪術,強娶十六歲少女!前世欠債,今生變驢還!

TAG: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