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宮廷殉葬(民間故事)
公元1436年,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駕崩」,葬往陵墓時,新由皇后升格為皇太后的孫太后按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宮例,發布第一道太后懿旨,就是將數百名宮女通通由侍衛驅往墓道殉葬——謂之「宮殉」!
宮殉這天,宮女們雙手被縛,被長繩穿成一串,宛若送往屠宰場。她們不甘就死,哀號連連,悲聲震天,令人慘不忍睹!突然,一個頭髮飛蓬、花容慘淡的宮女竟然掙脫了束縛,發瘋似地跑出墓道,直向前來觀看葬禮、新繼位的皇帝明英宗撲來!只見那個宮女伸出被繩子磨得鮮血淋漓的雙手,一把將九歲的小皇帝緊緊攬在懷裡,嘴巴一張一翕,似乎在呼喚著什麼,卻發不出聲來,臉上的淚水「撲簌撲簌」紛落如雨,原來是個啞宮女!小皇帝掙脫不得,嚇得「哇哇」大哭。周圍的大臣侍衛們投鼠忌器,個個畏縮不前。
令人詫異的是,啞宮女絲毫也沒有傷害小皇帝的意思,抱著小皇帝哭了一陣,笑了一陣,又蹲下身來,為小皇帝揩去臉上的淚珠,眼裡竟然流露出萬分慈愛憐惜的神情!幾個侍衛趁機上前,一把拖走了她,將她重又推進墓道。隨著「哐」的一聲巨響,墓道門轟然沉落,殉葬宮女們的慘號頓時聽不見了,大臣們這才都鬆了一口氣。一旁坐在鳳輦上主持葬禮的孫太后卻臉色慘白,額頭上虛汗直流……
彈指間,二十八年過去,孫太后病入膏肓。儘管明英宗和皇后錢氏晨昏定省,朝夕問安,嚴督太醫診治,但孫太后的病勢還是越來越嚴重,不幾日便進入譫妄狀態,雙手緊握,對空叩拜,口裡喃喃有詞:「上天饒命,祖宗饒命,陛下饒命!奴婢不該喪盡天良,不該奪走他人之子……」
明英宗和錢皇后聽了,面面相覷,詫異萬分。第二天,孫太后清醒過來,雙目明亮,分明是臨死前的迴光返照。明英宗急忙叩問孫太后有何遺言。孫太后雙淚長流,定定地望著明英宗,滿面愧色,喘著氣道:「陛下,我……我對不起你呀,我……我瞞了你這麼多年!我……我不是你的親生母親,你的親生母親是,是……」話到此處,孫太后突然悟到什麼,咬緊牙關,什麼也不說了,最後雙目一閉,溘然長逝。
孫太后臨終前的這幾句話不啻石破天驚,明英宗蒙了,他獃獃地望著孫太后的遺容,件件往事潮水般地湧上心頭……
說來明英宗朱祁鎮雖貴為皇帝,可他兩起兩落的遭遇也夠坎坷離奇的。九歲那年,他接了父親明宣宗的皇位坐了龍廷,朝中大事全憑母親孫太后為他做主。憑心而論,孫太后並不是一個稱職的賢太后,但她對兒子明英宗卻十分疼愛,甚至是溺愛——她讓司禮太監王振一夥整天陪著小皇帝吃喝玩樂,飛鷹跑馬。自以為是的明英宗長大親政後,於正統十四年在王振的慫恿下,不顧大臣們的強烈勸諫,輕率地率領四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瓦剌,結果被能征善戰的瓦剌人在土木堡打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明英宗本人則被瓦剌兵活捉,堪稱奇恥大辱!敗報傳來,孫太后和錢皇后又驚又怕,孫太后急急地將宮中珍寶悉數搜羅起來,整整裝了八大車,送到瓦剌軍營,企圖贖回明英宗。與明英宗一向恩愛的錢皇后則整日以淚洗面,以致哭瞎了一隻眼睛!待明英宗在塞外蒙古高原吃盡千辛萬苦,顛沛流離一年多,終於回到北京時,他的皇位已被弟弟明景帝朱祁鈺乘亂奪走。
明景帝嫉恨哥哥,明裡封哥哥為「太上皇」,暗中卻將他和錢皇后禁錮在南宮,派重兵把守。為防止明英宗東山再起,明景帝甚至要把他活活餓死。多虧孫太后和錢皇后婆媳二人早有防備,兩人一外一內,花重金暗中買通太監,偷偷接濟明英宗,才使明英宗渡過難關,活了下來。總算皇天開眼,苦苦熬過八年後,明景帝病重不能上朝,孫太后抓住時機,聯絡依附明英宗的大臣們發動「奪門之變」,萬分驚險而又僥倖地使明英宗「復辟」成功!
第二次登上皇帝寶座的明英宗對母親孫太后感激萬分,同錢皇后一起對她孝順有加。可他怎麼也沒想到孫太后臨終前竟說出這樣的話來,更難以接受孫太后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這一事實!
安葬了孫太后以後,明英宗整日眉頭緊鎖,鬱鬱寡歡,心中縈繞著孫太后臨終前的話語,思量再三:既然孫太后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那麼自己的親生母親又是誰呢?現在又在哪兒呢?是死了,還是仍然活著?孫太后為何要把這事一直隱瞞到死才說呢?……
知夫莫如妻,錢皇后瞅了個機會,屏退眾宮女和太監,從懷裡掏出一個鎖面上刻有「福壽雙全」陰文字樣的白玉連心鎖,敬呈給明英宗。明英宗一見大駭:好眼熟的白玉連心鎖!記得自己小時候脖子上也曾掛過這麼一把白玉連心鎖,只是鎖面上的「福壽雙全」四個字是陽文。明英宗即命司禮太監去內府典寶局找出那把他當年掛的鎖來(這典寶局就是專門收藏皇上用過的物品的?雪。
不一時,司禮太監把那把白玉連心鎖呈了上來。明英宗將兩把鎖一比較,只見兩鎖上面的陽文和陰文如出一轍,再面面相對,稍稍用力,只聽「叭」的一聲,兩把鎖扣合在了一起,分明是一對兒!明英宗大驚,隱隱感到這對玉鎖與自己的身世密切相關,急問錢皇后這把白玉連心鎖是從哪裡得來的。錢皇后一臉沉靜地道:「陛下,不知是否記得前年昭德宮那個突然死去、名叫翠珠的老宮女?是她把這把白玉連心鎖交給我的……」
話還須從明英宗的父親明宣宗說起。明宣宗的胡皇后體弱多病,多年未育,令明宣宗大為不滿。急於得子的明宣宗便對他的兩個寵妃孫貴妃和吳賢妃寄予厚望,聲言兩人誰先生子誰就取代胡皇后的皇后之位。這下孫貴妃和吳賢妃一下子成了冤家對頭!一晃幾年過去,吳賢妃連連懷孕,雖說生的都是公主,但畢竟以後有生子的可能,而孫貴妃的肚子卻不見絲毫動靜。孫貴妃心裡發急,悄悄找來一個老太醫為她把脈。老太醫號罷脈,吞吞吐吐說了真相——原來孫貴妃雖說體貌美麗,卻患有先天不孕症。孫貴妃聽後心底直發涼,眼珠一轉,牙一咬,賜給老太醫一杯不喝也得喝的「御酒」……
毒死了老太醫,孫貴妃又生一計,甜言蜜語地交好在昭德宮服侍自己的宮女香兒。香兒心眼兒憨實,見孫貴妃待自己這麼好,感恩戴德不已。孫貴妃這才把自己的心思對香兒說了:讓香兒以牛易馬,替代她為皇帝生個兒子!香兒又羞又怕,可事已至此,只好聽從孫貴妃的擺布。在孫貴妃的巧妙安排下,前來昭德宮歇息的明宣宗酒醉之中把香兒當作孫貴妃「臨幸」了……
不久,孫貴妃「懷孕」了,肚子越來越鼓。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孫貴妃如願以償地生了個「龍子」,就是朱祁鎮。明宣宗喜出望外,沒有食言,立即廢了胡皇后,改立孫貴妃為孫皇后,朱祁鎮則理所當然地成了皇太子。兩個月後,吳賢妃也生了個「龍子」,就是朱祁鈺,可惜晚了一步……
香兒為孫皇后立下生子大功,又含辛茹苦、秘密地哺育太子斷了奶,把個小太子養得白白胖胖,不料換來的卻是孫皇后一杯滅口的啞藥酒,又被發落到「安樂堂」燒飯。所謂「安樂堂」,其實就是老病宮女太監的最後去處,向來只許進不許出的。香兒有苦無處訴,有冤無處伸,臨去「安樂堂」前,偷偷找到宮中的老姐妹翠珠,比劃半天,終於向翠珠「說」出了事情的真相。最後,香兒又將半個白玉連心鎖交給翠珠——另半個白玉連心鎖已掛在了小太子的脖子上,希望翠珠將來在太子長大後能將真相告訴他,就以這對白玉連心鎖作為相認的標記……
不料,小太子尚未長大,明宣宗就一命嗚呼,孫皇后成了一手遮天的孫太后,又索性將香兒從「安樂堂」趕出,為明宣宗殉葬皇陵,徹底滅了口!如此一來,小小的宮女翠珠豈敢輕舉妄動?隨著時光飛逝,翠珠年老多病,自知來日無多,為完成香兒的囑託,思來想去,覺得還是錢皇后心地仁慈,待人寬厚,便壯起膽子,悄悄拜見錢皇后,呈上白玉連心鎖,向她吐露了明英宗的身世。錢皇后聽後大駭,一時哪裡肯信?當即將那把白玉連心鎖還給了翠珠,並告誡她不得再胡言亂語,以免妄招殺身之禍!翠珠見錢皇后不信,回去後為明心跡,當天夜裡便吞金自殺。錢皇后震驚之下,悄悄將那把白玉連心鎖收藏起來,卻仍不敢將此事泄露給明英宗。直到孫太后病危,天良發現,將明英宗的身世半吐半露,錢皇后這才信以為真!
明英宗聽了錢皇后的一番言語,不由憶起當年安葬父皇時那個殉葬的宮女對自己又摟又親的情形,忍不住潸然淚下。唏噓半天,明英宗恨恨地對錢皇后道:「你若當時對朕言明真相,朕必治孫太后,不,是治孫氏的欺君滅祖之罪,除去她的名號,不讓她與皇父合陵!」
錢皇后急忙跪下道:「請陛下息怒,恕臣妾愚魯之罪!臣妾以為孫太后雖說以一己之私做下如此傷天害理之事,但她這麼些年待陛下卻視如己出,倍加呵護,雖無生育之恩,卻有養育之恩,若暴露孫太后的罪過,只怕天下人也會譏笑陛下寡恩刻薄;再說孫太后大去前已幡然悔悟,陛下又何必再計較呢?」明英宗感動之極,忙將錢皇后扶起道:「只是如此一來,父皇的寢陵無法再動,朕的生母同數百宮女同殉一處,無法另行安葬,朕……朕不能向生母略盡孝心了!」言罷,淚如雨下。
錢皇后也是感傷萬分,突然又是雙膝一跪,請求道:「陛下,臣妾以為陛下將來可做一事盡孝於生母!」明英宗忙問:「何事?」錢皇后道:「陛下生母同數百宮女同殉一墓,何等慘烈!而宮殉不知開始於何代,歷朝歷代不知活活葬送了多少宮女的性命,實在是殘忍之極、滅絕人性啊!願自陛下始,永廢宮殉!如此,則陛下生母當含笑九泉,天下人世世代代也將感念陛下仁德!」明英宗潸然淚下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朕當如此,朕當如此啊!」
後來明英宗「駕崩」,果然遺詔廢除宮殉。這樣,公元1436年明宣宗葬禮上的宮殉便成了歷史上最後的宮廷殉葬!
說句公道話,明英宗在位期間,昏庸無能,使大明帝國由盛轉衰,難稱「英」主,然而他臨終前的這道遺詔卻給他灰暗的一生畫上了一個亮麗的句號。後世不少歷史學家對此百思莫解,哪裡知曉這裡面有一個曲折慘痛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