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中國老百姓為何竟跟著放火和搶東西?
原標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中國老百姓為何竟跟著放火和搶東西?
我們知道,圓明園是在1860年的10月18日被英法聯軍給付之一炬的,後來的人回憶道這場大火燒了3天三夜,圓明園中的珍寶被英法聯軍這伙放火劫掠的強盜給強行盜取走,有些比珍寶更加值錢的陶瓷品直接就被砸毀,經濟損失難以估量,而被火焚燒後的遺迹,更是讓大清皇室的臉面被英法聯軍給打腫。
咸豐皇帝劇照
圓明園在當時能夠有著20餘萬的建築面積實屬不易,這種園子在康熙四十八年,也就是1709年就開始動土了,後來雍正皇帝因有功,在園子修好的第13年,得到康熙的賞賜。這種園子也在雍正成皇帝之後,因雍正的喜愛,逐漸將其擴大並且豐富裡面的建築物的規模以及珍寶的收藏。
而後歷經乾隆、嘉慶等皇帝,對其都有進行修繕以及寶物的補充。在當時外國人第一次見到圓明園的時候,被裡面的景象給深深吸引住了,裡面不僅是中式風格的建築,還有西式的建築,以及噴泉,另外西式風格的建築都比同時期的歐洲各國的建築規模要大,真正的人間天堂。
這座園子歷經六代皇帝,每代皇帝都很重視這座園子,保守估計花費的白銀達到上億倆,這上億兩的白銀如果按照換算的話,可能是清朝末年的上億兩白銀的兩到三倍都不止,而清末《馬關條約》中對日本的賠款兩億兩可以抵擋上日本的二十年經濟總理,這一切卻比不上一座園子,僅僅從建造所耗費的財力來看,就足見這座園子到底是有多珍貴。
然而最後的下場卻是有錢建造,無錢守護這座萬園之園,清政府面對英法聯軍,沒有一點辦法,寧願看到裡面的東西被搶走當做這些侵略軍的勝利品也不願將其中的財物進行變現,充當軍費來阻擊侵略軍。更加讓人無奈的,卻還是當時在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的時候,當時部分北京城的老百姓的一些做法。
我們知道最好圓明園是被英法聯軍放火給燒了的,可是當時的實際情況卻是有一部分火是在北京城的部分老百姓提供的,有些在看到火在圓明園燒起來了之後,趕緊在另外的地方在放火燒,而後就立刻進去搶東西,並且這個人數絕不是一個兩個或者幾十個,也不是團伙作案或者是有預謀的,這些人的人數多達萬人,並且就是一群普通的百姓。
那麼,明明國家遭受了奇恥大辱,國家的財產被敵人破壞了一部分,為什麼老百姓還要跟著起火,隨後再趁火打劫呢?其實,原因也並非多複雜,恰恰是非常簡單。我們知道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封建王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那就是家天下,這也就說明當時圓明園當時根本不是什麼公共的,而是皇帝一個人有的,也就沒有了主動保護的想法。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清王朝本來就是在苟延殘存,早已不得人心了,這樣的清王朝,在百姓的眼裡,就是一個暴發戶形象,百姓恨不得這樣的清王朝被別人給收拾一番,最好還能夠讓自己發點財什麼的。這個機會,就在圓明園被燒之時暴露了普通人的面前。
於是,當那些敢這麼乾的第一批人進去掠奪了不少的財物之後,後面的人見此沒有風險,可謂是蜂擁而至,絡繹不絕,哪裡還顧得上什麼皇不皇家的,只要搶了一件,也許一輩子都不愁了,有多的,還能當做傳家寶給子孫後代,讓子孫後代也能夠在落難的時候想起自己祖先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吧。
那麼,筆者這麼說是不是純屬個人觀點呢?其實,在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也出現了同樣的一幕,當馮玉祥在驅趕溥儀的時候,溥儀寫道宮裡的太監宮女什麼的,也在偷著或者暗地裡去盜取那些能夠看得到的故宮珍寶,理由和前面兩個原因其實差不多,這說明了當時的百姓除了把皇家當作是一個私人性質的統治群體,根本沒有將這些文物當作國家的東西進行保護。
另外就是在那時候普通百姓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一旦受了災害,大部分人都會被餓死,為了活命,有些人也這麼幹了。後來等皇帝回宮之後,一部分散落在民間百姓家中的珍寶被清政府給收繳了回去,因為他們有了寶物也跑不了,但是這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反而是英法聯軍盜走的寶物,直接就堂而皇之地運回歐洲了,清政府根本不敢管。
誠邀有志之士投稿,原創或推薦好文章,我們將第一時間發布您的內容,郵箱:107000701@qq.com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為什麼說乾隆是中國歷史第一罪人而不是慈禧呢?這是有原因的
※淮海戰役中,蔣介石為什麼讓「豬」將,去跟粟裕對陣?這難道不是自投羅網嗎?
TAG:古今智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