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代中國冷兵器的三大巔峰之作

古代中國冷兵器的三大巔峰之作

青銅劍時代的巔峰———秦劍

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再看劍身造型,整把劍由八個平面組合而成。通長三尺,由劍尖至劍柄,厚度各異。這更增強劍身彈性,使其在遇到劇烈撞擊時不易斷裂。

古代中國冷兵器的三大巔峰之作

鐵器時代的轉折———西漢環首刀

西漢是鐵的時代,蓬勃興起的鍊鋼業將漢軍隊鑄成那時代個罕見的鋼鐵雄師。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而從中亞引進的「百鍊鋼」鍛造技術更是加強了鋼鐵堅韌的特性,催生出長達1米左右的環首刀。所謂的「百鍊鋼」就是將鐵胚反覆摺疊鍛打,就像揉麵糰一樣,從而將鋼鐵中的雜質和氣泡排除,增加其軔性。

1974年7月,在山東臨沂蒼山地區出土一把東漢的環首刀,刀身上還刻有18字的隸書銘文:「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卅湅」就是三十煉,也就是這把刀曾經使用「百鍊鋼」技術將鋼材摺疊鍛打達三十次之多,而在這把刀的刃部還發現經過「淬火」。「淬火」是將刀刃加熱到某一高溫,再用水、油或空氣使其急速冷卻,並讓工件表面硬化。

古代中國冷兵器的三大巔峰之作古代中國冷兵器的三大巔峰之作

冷兵器時代的頂峰———唐直刀(圖片為現代工藝僅供參考)

到了唐朝以直刀為代表的制刀技術發展到了頂峰。唐朝的直刀不同於漢朝的環首刀,它去掉了在漢刀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為可以雙手使用的長柄。

唐直刀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包鋼技術,所謂包鋼,簡單說就是「軟包硬」,採用來自中亞的優質鋼材來製造刀刃,外覆以極具彈性與韌性的庖丁鐵。而一把直刀的成品必須經過三十次左右的反覆鍛造。

鍛造複合成刀形後在下水淬火前覆以一層特製泥土於刀身上,靠近刀背部分覆較厚泥土,依次漸薄而下,刃口處則不包泥土。刀身下水淬火時刀口未包泥土處直接與水接觸可增加其硬度,包覆泥土部分並未與水直接接觸可增加其韌性與彈性,使刀身具有良好彈性,使刀口堅硬不易缺口。唐直刀具備了軟硬兼顧、攻守皆宜的特點。因此它是一款十分可怕的武器,一般的鎧甲根本無法阻擋唐直刀劈砍。唐直刀流傳到日本後,當時的日本貴族都以擁有一把唐直刀為榮,日本的武士刀就由其演變而來。

古代中國冷兵器的三大巔峰之作古代中國冷兵器的三大巔峰之作古代中國冷兵器的三大巔峰之作

文章來源於:經典收藏

作者寫於2016-08-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抵押車到底能不能買?會不會不安全?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