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吃了興奮劑,就能做網紅?

吃了興奮劑,就能做網紅?

興奮劑,傷害公平、公正的原則,是體育運動的毒瘤。在國際大賽上,每一次爆出興奮劑事件,往往都成為媒體聚焦的焦點。

異常的是,本屆奧運會第一個因興奮劑出名的人,卻不是服用興奮劑的人,而是指責別人服用興奮劑的人。他就是澳大利亞游泳運動員霍頓。他在接受採訪時一番侮辱孫楊為「興奮劑選手」的言論讓他在網上「紅」了。

大批中國網友對霍頓進行口誅筆伐,甚至有人開始抵制澳洲小龍蝦。雖然遭到圍攻,但是霍頓卻瘋狂圈粉。有人問霍頓過去幾天過得怎麼樣,他說:「很不錯啊,我的Instagram上又多了3萬粉絲。」

撲朔迷離的興奮劑疑雲,讓孫楊和霍頓在奧運賽場上的再次交鋒吸引了更多的關注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12日媒體報導:中國游泳協會確認陳欣怡葯檢陽性。而且,中國游泳協會負責人強調,中國游泳協會堅決反對使用興奮劑。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嘛!

啥是興奮劑?為了提高成績,有些運動員服用的不該服用的藥物。使用興奮劑,於人於己都不好。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會產生許多直接的危害,比如性格變化、藥物依賴、器官功能異常、感染艾滋病等等。對於他人來說,則是一種欺騙行為,不符合誠實和公平競爭的體育道德。

大多數渴望公平的人,對興奮劑都是深惡痛絕的。國際奧委會等體育組織在反興奮劑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努力。但興奮劑還是屢禁不絕。究其原因,還是一個「錢」字作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獲得金牌,為了獲得好成績,更為了獲取榮譽之后豐厚的物質回報,一個個運動員鋌而走險,如飛蛾撲火般,前赴後繼地服用興奮劑。

2016,既是奧運年,也是網紅年。有媒體預估網紅產業的產值接近580億元人民幣,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各路資本、創業者以及數不清的做夢者紛紛投身網紅經濟的浪潮中,就像服用了興奮劑一樣。

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憑藉自身優勢,在網紅經濟中分一杯羹,完全是無可厚非的。可林子大了之啥鳥都有,在網紅界,還真有人吃了興奮劑,做出了違背公平、遭人唾棄的行為。

比如,有的女主播為了迅速成名,為了獲得更多打賞以及廣告收入,逐漸喪失了做人的底線,在直播中一絲不掛,把節操甩到九霄雲外。再比如,幾百家直播平台為了能在激勵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紛紛採用造假手段。直播時幾萬個粉絲當中竟然只有幾百個真人,大多數是機器粉。如此瘋狂造假,只是為了一份漂亮的數據。

說到底,不論網紅個人,還是直播平台,如此不擇手段,如同服用興奮劑一般,都是為了錢。為了錢,不惜損害公平,開展不正當競爭。

無論是運動員服用的實體的興奮劑,還是網紅們服用的隱形興奮劑,都是一劑毒藥。最終,損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你想知道更多網紅的套路嗎,你想更多了解網紅的秘密嗎?請關注「社交電商傳媒」公眾號!帶你裝逼讓你紅!



作者:金西東 | 來源:社交電商傳媒

作者寫於2016-08-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