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讀書之人必讀《資治通鑒》
原標題:凡讀書之人必讀《資治通鑒》
讀歷史,必定繞不開《資治通鑒》。
它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03年,下到公元959年,時間跨度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久,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近代學者梁啟超評價《資治通鑒》時說:「司馬溫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
現代著名學者錢穆說:「此書知道清代乃至今天,還是一部學歷史的人所必讀的書。」
論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鳴盛的一句話來概括:「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
毛澤東自稱曾十七次批註過《資治通鑒》,並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由此可見,《資治通鑒》的歷史地位。
01
品讀千年歷史
領悟修身齊家,做人處事的大智慧
《資治通鑒》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藉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更是包含許多修身齊家,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如「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都出自於它。
「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謀臣亡」
做事情一定要給自己留後路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賢能之人,財產多了就會損壞他們的意志;愚蠢之人,財產多了就會增加他們的過失。
司馬光所處的時代,距今已經有900餘年,我們讀這類史書,總會因為感到吃力而放棄,因此,水煮君精挑細選出這一部《白話資治通鑒》,是這部巨著在中文世界的第一個全譯本。
02
史學大著 經典翻譯
深受中文世界讀者喜愛
本書譯文由台灣著名學人黃錦鋐先生主持,集合台灣27位著名教授,歷時三年將這部大著譯出。
03
生動的史書
文筆優美 敘事生動
《資治通鑒》因司馬光一人精心定稿,統一修辭,故文字優美,敘事生動,且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歷來與《史記》並列為中國古代之史家絕筆。
這本《白話資治通鑒》以小說的筆法,精細趣讀歷史,又能明白管理、用人之術、為人處世的智慧。
《資治通鑒》在文化、科技、經濟、軍事等方面均有記載。包含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如商鞅變法,文景之治,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等。
04
不擅自發揮,
還讀者一個乾乾淨淨的司馬君實
司馬光是當時公認的史學、文學、政治大家,成就之高,後人難以企及。
因此,譯者在翻譯時力圖貼近、還原《資治通鑒》。
不以「現代眼光」作解人,不擅自發揮。
還讀者一個「乾乾淨淨的《資治通鑒》,乾乾淨淨的司馬君實」。
05
十冊排版
篇篇幅短 輕鬆閱讀
全書譯文總計500萬言,分十冊出版,分冊仍依照原文次序,以朝代為別。
第一冊為戰國、秦、西漢(上);
第二冊為西漢(下)、東漢(上);
第三冊為東漢(下)、魏、西晉;
第四冊為東晉;
第五冊為南朝宋、南朝齊;
第六冊為南朝梁、南朝陳;
第七冊為隋、唐(上);
第八冊為唐(中);
第九冊為唐(下);
第十冊為五代十國;
此版書中有珍貴插畫,制度和時間脈絡,融會於白話譯文之中,便於理清脈絡,這是市面所罕見的。
篇篇幅短,可碎片化輕鬆閱讀。
清代名臣曾國藩評價其:「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鑒》,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以史為鏡 讀史明智
一起來讀讀這部史書巨著
※相比劍橋中國史,為什麼哈佛中國史更值得看?
※每日讀書 | 好的關係,就是彼此不客氣
TAG:曾國藩讀書會-ZGFD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