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走抗聯路,尋找楊靖宇

重走抗聯路,尋找楊靖宇

原標題:重走抗聯路,尋找楊靖宇

重走抗聯路,尋找楊靖宇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烈士紀念日

馬鋮明


9月,涼秋伊始,也是眾多大學生新學期的開端,但今年的9月對我來說又有了一層特殊的意義——我與新華社記者一同踏上吉林大地,頂著風雨走進深山密林,尋訪我的曾祖父楊靖宇戰鬥過的足跡。

作為楊靖宇將軍的曾孫,我對他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書本中勾勒的人物形象,偉大卻又模糊,只能描繪出一個漸漸遠去的背影。在尋訪過程中,我深入地了解了這位一生都在為中國人民、為東北大地抗爭的先烈,他波瀾壯闊、苦難卓絕的一生清晰地展現在我眼前。


在「夢」開始的地方初走抗聯「路」


抵達長春後,我與早已在機場等候的記者們驅車前往磐石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就是在這裡,楊靖宇將軍開啟了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自由這一夢想而進行武裝抗日鬥爭的傳奇。


剛剛抵達紅石砬子山腳,我們就遇上了滂沱大雨,但這更加堅定了我們上山的決心。與抗聯將士們經歷的艱辛相比,如今這點困難又算什麼呢?換上厚重的雨衣,一行人向著山上的密營遺址出發。

山中沒有專門修建的台階或是棧道,有的只是人們長年累月踩出的小路。土路在雨中變得泥濘不堪,稍不留神就是一個踉蹌,十分危險;濕滑的石頭和暗河河道擋在路上,讓人在山間寸步難行。僅僅是山中雨季就坎坷至此,不難想像楊靖宇將軍的部隊在各種極端天氣下與敵人周旋時面臨著怎樣的勞苦。


磐石市文物管理所所長李秋虹在路上為我們講述了曾祖父在磐石的崢嶸歲月,也領著我們見識到一種特色的「建築」——密營坑。她告訴我們,這種看起來不起眼的土坑就是抗聯戰士搭建住處的地方。普普通通的土坑,上面蓋上簡陋的木頂就建好了,這種建築可以說是「冬冷夏熱」。夏日的酷暑和蚊蟲,以及東北冬天近零下四十攝氏度的低溫,無不是對人體極限的考驗。


下山後,從小聽著抗聯故事長大的孫世東老人拿出熱氣騰騰的玉米款待我們。他對我講,楊靖宇將軍把黨的部隊比作燈芯,把人民群眾視為燈油。他深受當地百姓愛戴,在磐石譜寫了一段段軍民魚水情的佳話。正是對人民的熱愛,讓楊靖宇將軍在東北大地站住了腳跟。


在磐石的旅途雖然勞累,但是卻為這次尋訪揭開了完美的序幕。我開始深入地了解東北這片抗日文化濃厚的熱土,全身心投入到那段令曾祖父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逐夢」旅程。


深山密營中品嘗「抗聯飯」

伴著清晨的陽光,我們步入位於樺甸市的紅石國家森林公園,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楊靖宇的雕像。在將軍的「注視」之下,蒿子湖密營紀念館館長吳艷濱帶領我們尋訪密營,見證曾祖父和東北抗聯最為艱苦的歲月。


密營的隱蔽性毋庸置疑,經過吳館長的提醒,我們才注意到它們的存在。一路上,我們見到了司令部、被服所、修械所、曬穀場……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曬穀場。曬穀場雖然名字中有一個「谷」字,但曬的卻是山中柞樹所結的橡子。橡子外觀類似榛子,但味道卻是天壤之別,入口後只有極度的苦澀。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抗聯戰士只能將橡子磨成粉,再摻入枯草熬成粥充饑。據吳館長介紹,這種東西吃多了還會引起腹脹,造成嚴重的非戰鬥減員。


除了橡子外,抗聯戰士還會剝下樹皮來充饑。吃樹皮要剝掉老皮,吃內層黃白色的嫩皮。入口後我發現,樹皮對感官的衝擊遠遠不止它的味道,而是如何克服本能將這塊「砂紙」咽下。當年抗聯戰士就是強忍著身體的不適,就著雪水將樹皮吞入腹中充饑,伴著飢餓與嚴寒在山中與敵人戰鬥。


正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楊靖宇帶領部隊在山林中神出鬼沒,對敵人進行了有力打擊,被日寇視為心腹大患。一座座密營,見證了楊靖宇將軍優秀的軍事素養;一顆顆橡子,印證了抗聯將士們鋼鐵般的意志……


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讓我們躲進了楊靖宇當年居住的密營中。透過破損的屋頂漏下的微光,聽著淅淅瀝瀝的雨點跳動在這所小屋之上,我眼前不禁浮現出曾祖父在屋內炕頭上與將士交談、指揮戰鬥的場景。吃著難咽的橡子和樹皮,曾祖父會不會感到身體不適?在一個個炎熱或是酷寒的夜晚,曾祖父有沒有思念過他的妻兒?念及此時,淚水不覺湧出……

綠水青山間永駐不屈的抗聯魂


在老鄉的指引下,我們又鑽進深山,來到了位於吉林省通化縣興林鎮的河裡會議舊址。82年前,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在這裡合併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楊靖宇擔任總司令兼政委,將東北抗聯凝聚成更加有力的拳頭。


為了團結一切抗戰力量,楊靖宇打出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旗號。這句話不只是說說而已,更是需要過人的能力和強大的人格魅力才能做到。楊靖宇將軍與四面八方前來參加抗戰的有志之士組建抗聯部隊,一個個傳奇在綠水青山中誕生、在根據地人民間口耳相傳……


從深山中走出,我們聽聞了一件喜事:當天是興林鎮曲柳川村村民姜忠有老人的百歲生日。這位老人當年見過我的曾祖父,雖然他年事已高、記憶力衰退嚴重,但每當提起曾祖父的名字,他依然能記起那段邂逅的場景。

老人的兒子姜士強告訴我們,姜忠有曾經幫楊靖宇將軍指過路,將軍的警衛員告訴他不要向別人提及此事,他便一直保守秘密,直到解放多年後才向家人提起。根據地人民對楊靖宇將軍的愛戴讓我動容不已。這正說明了曾祖父當年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凝聚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的力量抗擊日軍。


走進靖宇縣楊靖宇將軍殉國地,仰望著曾祖父壯烈犧牲時背倚的那棵青松,我心中悲痛不已。曾祖父在人生的終點前怎麼可能沒有想到過家中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曾祖父隱姓埋名、獨自忍受思鄉之苦,在那個艱苦抗戰的年代,這同樣是一種偉大的愛和保護。


日軍運走了曾祖父的遺體並進行了殘酷的解剖。他們發現,胃中只有未消化的枯草和棉絮,這讓所有敵人為之震驚。日本投降後,曾祖父的犧牲地濛江縣改名為靖宇縣。在他的殉國處,每年有數十萬人前來瞻仰。被人民永遠銘記,這或許是對曾祖父最貼心的告慰。


短短几天尋訪的辛苦與當年的抗戰歷程相比不值一提,但是卻讓我與曾祖父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在我心中,他不再只是一個光輝的身影,而是形象更加鮮活的祖輩。在艱苦的環境中激勵將士,在兇險的形勢下保護人民,在複雜的局面中團結力量,並最終為了熱愛的土地和人民而慷慨赴國。曾祖父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他的故事我要永遠傳揚!(注:楊靖宇將軍原名馬尚德,馬鋮明為其曾孫,現為天津大學大四學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健身平台「健康貓」融資騙局追蹤:打著赴美上市幌子,爆雷前還開發布會忽悠投資
特教老師,點亮自閉症兒童星空的「守星人」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