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897年8月15日,稻作學家周拾祿誕生

1897年8月15日,稻作學家周拾祿誕生

摘要:我是老而不殘,病而不弱,要以有生之年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周拾祿

1897年8月15日,稻作學家周拾祿誕生

周拾祿,1897年8月15日出生於浙江省義烏縣一個農村。1921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後留校從事水稻研究。1931年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留學,1933年回國任中央大學農學院教授。1936年,全國稻麥改進所成立,他被任命為技正,主持水稻改良工作。1941年,周拾祿任江西中正大學農學院院長,從事農業教育事業。1951年,周拾祿加入九三學社,曾任九三學社南京分社副主委,第三、第四屆中央委員。此外,他還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學會理事、全國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理事等。1979年,周拾祿在南京逝世。

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廣東大米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多依靠從外國進口。周拾祿經過調查提出提高國產大米品質,設立稻米檢驗所的建議。隨即,全國稻米檢驗監理處成立,下設湘、贛、皖三省稻米檢驗所。此舉為湘米銷粵,抵制洋米進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周拾祿對近代水稻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對水稻品種的鑒定上。1935年,周拾祿移植了日本進行水稻品種整理的方法,並加以補充和完善,從而制訂出了一項整理地方水稻品種的方法。對中國水稻品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著名的中秈品種帽子頭、中農4號就是通過這種方法選育出來的。

此外,周拾祿還根據自己多年的調查和研究提出粳稻起源新假說。稻種起源曾是國內外學者爭論多年的話題。國內外不少學者同意野生稻演化為秈稻,再由秈稻演化為和粳稻的說法。可是,周拾祿卻不這麼認為。他從植物學、考古學、史學、地學多方面論證得出秈稻起源於中國江淮下游的結論。此種說法在40年後,得到了眾多學者的認同,1989年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嚴文明經過對中國出土的炭化米遺址分布,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觀點。現其觀點已成為各國學者的共識。

周拾祿一生致力於水稻科學的研究。即使晚年病魔纏身,他也沒有放下工作。「我是老而不殘,病而不弱,要以有生之年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周老憑藉非凡的毅力與病魔抗爭。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依然堅持《稻作科學技術》的撰寫,50萬字的巨著都是他親手製表、繪圖、謄寫。

參考資料:

1. 《南京農業大學發展史 人物卷 》 - 《南京農業大學發展史》編委會編 2012

2. 《東南大學校友業績叢書第1卷 》 - 孫文治主編;朱建設,徐浦偉,戴清副主編 2002

3. 《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農學卷 第一分冊 》 - 錢偉長總主編 2011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采錄」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寫於2016-08-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豫讓刺殺失敗,為何還能成知名刺客?
野草當成金條賣,周王脫貧致富計劃之菁茅之謀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