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馮驥才:我們為什麼要過節?

馮驥才:我們為什麼要過節?

作者簡介

馮驥才,男,1942年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寧波慈溪縣(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畫家。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一個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生日,大家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節日。節日是大家共同的日子。

節日是一種紀念日,內涵卻多種多樣。有民族的、國家的、宗教的,比如國慶節、聖誕節等等;有某一類人如婦女、兒童、勞動者的,這便是婦女節、兒童節、母親節、勞動節等等;也有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這類節日都很悠久,很早就有了一整套人們喜聞樂見、代代相傳的節日習俗。

這是一種傳統的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傳統的節日為中華民族所共用和共享。

傳統節日是在漫長的農耕時代形成的。農耕時代生產與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十分密切。

人們或為了感恩於大自然的恩賜,或為了慶祝辛苦的勞作換來的收穫,或為了激發生命的活力,或為了加強人際的親情,經過長期相互認同,最終約定俗成,漸漸把一年中某一天確定為節日,並創造了十分完整又嚴格的節俗,如儀式、慶典、規制、禁忌,乃至特定的遊藝、裝飾與食品,來把節日這天演化成一個獨具內涵與情氛的迷人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人們在每一個傳統的節日里,還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間願望與審美追求融入節日的內涵與種種儀式中。因此,它是中華民族世間理想與生活願望極致的表現。可以說我們的傳統——精神文化傳統,往往就是依靠這代代相傳的一年一度的節日繼承下來。

然而,自從20世紀整個人類進入了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農耕時代形成的文化傳統開始瓦解。尤其是我國,在近百年由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中,節日文化——特別是城市的節日文化受到現代文明與外來文化的衝擊。

當下人們已經鮮明地感受到傳統節日漸行漸遠,日趨淡薄,並為此產生憂慮。傳統節日的淡化必然使其中蘊含的傳統精神隨之渙散。然而,人們並沒有坐等傳統的消失,主動和積極地與之應對。這充分顯示了當代中國人在文化上的自覺。

近五年,隨著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全面展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工作一浪高過一浪地推行;2006年國家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周六確定為「文化遺產日」;2007年國務院又決定將春節假期前調一天,把除夕列為法定放假日,同時三個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日——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也法定放假。

這一重大決定,表現了國家對公眾的傳統文化生活及其傳承的重視與尊重,同時這也是保護節日文化遺產十分必要的措施。

節日不放假必然直接消解了節日文化,放假則是恢復節日傳統的首要條件。但放假不等於遠去的節日立即就會回到身邊。節日與假日的不同是因為節日有特定的文化內容和文化形式。那麼重溫與恢復已經變得陌生的傳統節日習俗則是必不可少的了。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從生活的願望出發,為每一個節日都創造出許許多多美麗又動人的習俗。這種願望是理想主義的,所以節日習俗是理想的;願望是情感化的,所以節日習俗也是情感的;願望是美好的,所以節日習俗是美的。

人們用煙花爆竹,驚駭邪惡,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為手中甜甜的月餅,來象徵人間的團圓;在嚴寒剛剛消退、萬物復甦的早春,趕到野外去打掃墓地,告慰亡靈,表達心中的緬懷,同時戴花插柳,踏青春遊,親切地擁抱大地山川……這些詩意化的節日習俗,使我們一代代人的心靈獲得了多麼美好的安慰與寧靜?

誰說傳統的習俗全過時了?如果我們不曾知道這些習俗,就不妨去重溫一下傳統。重溫不是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體驗傳統的精神與情感。

當然,習俗是在不斷變化的,但我們民族的傳統精神是不變的。這傳統就是對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對大自然的感恩與敬畏,對家庭團圓與世間和諧永恆的企望。

這便是我們節日的主題。我們為此而過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倫書院 的精彩文章:

今日秋分:迎來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菊黃蟹肥秋正濃
中國古代最好的家教,都寫在這些對聯里了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