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劇烈運動後大量飲水可能致命?

劇烈運動後大量飲水可能致命?

運動是人們緩解壓力、強身健體的好方法。尤其在夏季,很多人在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之後,口渴難耐,抓起一瓶冰涼的飲料「咕咚咕咚」一飲而盡,真是爽哉!看起來非常爽快,殊不知,這種行為對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17歲的美國運動員奧利維爾在一次足球比賽之後口渴難忍,於是大量飲水,後難以支撐暈倒在地,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劇烈運動或從事戶外活動大量出汗後,大量飲用不含鹽分的水,可能會導致血漿中鈉含量的降低(這種情況稱為低鈉血症),進而引起癲癇甚至死亡。因此,運動後如何健康合理的補充水分就變得非常重要。夏季運動出汗多,必須及時補充水分,但如果補水方式不對,就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上邊提到的低鈉血症就是警鐘。

那麼,運動後究竟應該怎樣科學補水,預防低鈉血症發生呢?

1、首先,如果是劇烈運動,建議在運動前適量補水。

運動前補水可以增加體內水的臨時儲備,提高機體的熱平衡能力,降低運動中的心率,提高腎臟的代謝能力。最好在運動前半小時到2小時內,補充500ml左右的水分,運動前20分鐘左右再喝200-300ml的水,可以選擇白開水或礦泉水。

2、長時間劇烈運動後,建議選擇含糖含鹽的運動飲料。

高強度的劇烈運動過程中不宜飲水,長時間的中等強度運動可在每次組間休息時喝一小口水, 即25毫升左右。每次飲水量不超過100毫升。

運動後,應及時、合理補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運動持續時間不足一小時,或運動強度不高時,電解質的流失量通常不需要專門補充,此時飲用一般的水即可達到解渴與補充水分的目的;

而當運動持續一小時以上,且運動強度較高,大量出汗時,人體會損失一部分電解質,此時再喝白開水或礦泉水起不到良好的補水效果,還可能引起低鈉血症,此時宜飲用適量的含糖和電解質(鈉、鉀)的運動飲料或是淡鹽水(含鹽0.2 % -0. 3%)作為補充,能快速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維持一定的血糖濃度。需要注意,運動飲料的含糖量應在3%-6%,過高的含糖量反而不利。

3、怎麼判斷運動後是否需要補水?

夏季運動完後,機體一般流失大量水分,此時應及時補充流失水分,否則可能會引發體內缺水甚至脫水,導致體溫增高,血液變稠,脈搏加快,血壓下降,影響運動能力和身體健康。

建議大家在運動前後分別稱一下體重,如果體重下降≥2%,要補充額外的液體;如果體重下降≥4%,要限制勞動1天;而當機體脫水量達到體重的6%~10%時會出現重度脫水,引起噁心、食慾喪失、易激怒、肌肉痙攣、代謝紊亂,甚至出現幻覺、昏迷等情況,此時應該立即送醫就診。

4、補水應多次少量,不宜過度集中,不宜過度補水

運動完後,補水量一般應為出汗量的1.5~2.0倍,不宜過度補水。

出汗量主要與環境溫度、運動強度和時間等有關,一般來說,進行一小時有氧舞蹈或中低強度的慢跑,身體出汗流失的水分約為500毫升;若是運動強度提高,則流失的水分可能將近1000毫升。補水應遵循多次少量的原則,補水不宜過度集中,切忌大口狂飲,每次不要超過500ml,1小時內不要超過1000ml。可每15-30分鐘左右補充一次,每次補充250ml左右。

過量飲水可能會導致急性中毒,如果一個人大量運動後一小時內飲水量超過3升,就可能因低鈉血症或肺部、腦部水腫而死亡。應使身體逐漸得到水的補充,保持水的平衡。

劇烈運動後,由於體內鹽分因大量排汗而消耗較多,此時,短時間內大量喝水並不能補充鹽分,反而會使血液的滲透壓降低,破壞體內的水鹽代謝平衡,影響機體正常的生理機能,而且會造成汗量和尿量的增加,導致體內電解質的進一步流失,增加腎臟負擔,甚至會發生肌肉抽筋現象。

除此之外,運動後心臟的活動仍然很激烈,大量飲水會增加循環的血量,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如果飲入大量的水,建議適當吃含鹽的食物或飲用含鹽的飲料。

5、運動後補水選擇溫水更佳

補水的水溫要控制好,最好是15℃左右的溫水,不要喝冰鎮的冷水或馬上吃大量冷飲。冷水或冷飲不僅會降低胃的溫度,還會沖淡胃液,使胃的生理機能受損,輕則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重則引起急性腸胃炎。

作者:湯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責任編輯:就小盈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jiuyibao515

作者寫於2016-08-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旅行只有回憶時美好?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