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這就要向美國「投降」了?

日本這就要向美國「投降」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洋】

剛剛獲得自民黨總裁連任不久的安倍晉三,在第一場「大考」中就遭遇了失利。

9月27日的日美首腦會談上,安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展開名為「貨物貿易協定(TAG)」的新貿易談判達成一致,雙方承諾將下調農產品和工業品關稅,其中美國方面還表示在最終談判結果出來之前,將不會調高對日本汽車所徵收的關稅。安倍首相在當天接受媒體採訪時特彆強調「TAG與FTA(自由貿易協定)完全不同」,而特朗普總統則稱「我們今天就啟動FTA談判達成共識。」日美兩國領導人的表述看似有矛盾之處,但實際上是安倍晉三在玩弄文字遊戲,誤導日本民眾而已。

9月23日,安倍與特朗普會晤,畢恭畢敬坐在一旁

日本是美國的第三大貿易逆差國。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17年日美經貿赤字為688億美元,其中汽車及零部件的出口占貿易逆差的80%。同時,根據日本汽車進出口組合的統計,2017年日本對美出口了174萬輛汽車,佔美國進口汽車總數的36%。美國政府這次承諾在談判結果出來之前,不會調高對日本汽車所徵收的關稅,可以說令安倍晉三暫時吁了一口氣。

美國當前對進口車徵收2.5%的關稅,特朗普早前曾揚言要提高的25%。日本民間智庫大和綜研就分析,如果將關稅提升到25%,那麼美國人在買日本車的時候,將要多支付6000美元。由於汽車產業是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若美國政府提升汽車關稅的話,將會對日本經濟產生不小的衝擊。因此,美國政府的承諾可以說既是給了安倍面子,也是對其進行了施壓。

自特朗普政權成立後不久,日美兩國就開始著手經貿談判。這一次突然使用TAG,而不是FTA,也著實令日本民眾感到意外。所謂貨物貿易協定(Trade Agreement on Goods)是指,多國之間對貨物進行出口關稅下調和取消規定的協定,農產品和工業用品等廣泛貿易品類往往是談判的對象。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則是指,兩個及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通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相互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取消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准入限制,開放投資,從而實現人、財、物的自由流通,促進共同發展。

通過以上兩個概念其實可以發現,雖然都是以取消關稅或下調關稅為目的,但TAG涉及的範圍要小於FTA,而且TAG主要集中在農產品和工業用品。安倍晉三之所以強調「TAG與FTA完全不同」,其目的之一就是向國內傳遞出日美經貿談判仍處於初期階段,目前仍是圍繞農產品與工業用品等進行談判,暫時不會衝擊日本國內其他行業。

與此同時,安倍首相的另一個目的也是為了轉移國內焦點,拖延時間。特朗普在參選以及當選總統後,多次就日美經貿赤字問題敲打日本,並且施壓要求儘早啟動日美FTA談判。安倍政權深知與美國一對一談判的話,日本根本沒有牌可打,所以從去年開始,安倍晉三開始積極推動中日關係改善,並且藉助各種國際場合表態支持世界多邊自由貿易體制,旨在通過縱橫捭闔的方式來組建「反貿易保護主義」統一戰線,以及降低自身承擔的壓力。

如今,美國與歐洲、墨西哥、加拿大、韓國等國圍繞經貿問題的談判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日本成為特朗普政權新的「開刀」對象也就是順理成章了,畢竟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對美赤字額居第三位,而且美國中期選舉日益臨近,在中美貿易摩擦沒有嘗到甜頭的背景下,日本至少是一隻不錯的待宰「羔羊」。

相信安倍晉三肯定知道,名義上是日美TAG談判,本質上就是日美FTA談判,但如果直接說是FTA談判的話,不僅會令自民黨內外質疑安倍晉三是否真的有連任自民黨總裁的資格,而且也將會動搖安倍政權的執政根基——日本務農群體是自民黨最大的支持群體,自民黨政權往往對農業給予政策和補貼保護,美國長久以來一直要求日本開放農業市場,但一旦開放農業市場,那麼必將造成自民黨失去支持者。因此,安倍晉三才特彆強調「TAG與FTA完全不同」。

在筆者看來,不論是日美TAG,還是日美FTA,預計最終都將以日本舉白旗、妥協讓步宣告結束。一方面,參考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日美貿易戰歷史就能發現,日本在處理與美國的經貿赤字問題上,主要是自主限制出口、提高進口美國商品、被迫開放國內市場等方式為主。另一方面,安倍政權在對美外交上能打的牌非常有限,而且受制於日美同盟關係,日本幾乎難以對美國說「不」。所以,日美經貿談判的結果確實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答案似乎也已經很明顯了。

這張老照片,最能說明美日關係

只是,筆者覺得可惜的是,作為亞洲第二大、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未能積極應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這與中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安倍首相反覆在國際場合強調「日本將捍衛世界自由貿易體制」,但到了關鍵時刻,安倍政權依然選擇了妥協讓步,曾經的豪言壯語似乎成了一句玩笑。這不得不讓人覺得,在應對美國的貿易霸凌,日本竟然「慫」了。

在9月底的聯合國大會期間,除了日美領導人舉行會談外,美國、日本和歐盟還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指責「一些國家」傾銷過剩產能,補貼國企導致不同平競爭、強制轉移技術、盜竊知識產權等,並呼籲「自稱處於發展中國家的先進WTO成員,在現有及未來的WTO談判中,要全免兌現承諾」。儘管美日歐的這份聲明沒有具體的指向性,但任何一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在針對中國,由此使得「美日歐聯合對付中國「成了坊間熱議的話題。

確實,這樣的標題看起來挺唬人的。然而,在筆者看來,日本確實有與美國一起對付中國的可能,但並不是現在。回顧過去6年,安倍政權積極配合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攪局南海事務等,這些可以說是與美國一起遏制中國。然而,當下的日本也面臨著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壓力,並沒有被特朗普排除在名單之外,而且日本在某種程度上也需要與中國攜手合作,日本是經濟大國,不是政治大國,其在國際社會上的話語權有限。中國則不同,中美貿易摩擦看似是中國與美國之間圍繞經貿摩擦的衝突,但放在宏觀層面看的話,則是一場捍衛世界自由貿易體制的戰爭,中國被國際社會給予了厚望,這是日本難以做到的。所以,與其說日本和美國一起對付中國,倒不如說是借中美貿易摩擦之際,趁機揩中國的油,假借美國聲勢來跟中國討價還價。

誠然,特朗普政權現在將主要矛頭對準了中國,但這不等於說日本就相安無事。要知道,中國目前處於維護世界自由貿易體制、對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前線位置,日本或許不願意承認,但它其實與中國處於同一個戰壕之中。如果中國在中美貿易摩擦中倒下了,那麼日本又能維持多久呢?

「狡兔死,走狗烹」,日本需要明白這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文在寅今日啟程訪美,朝美談判能否突破成焦點
里根女兒自曝曾遭性侵 聲援自稱遭大法官候選人性侵的女教授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