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日版貨幣戰爭

中日版貨幣戰爭

抗日戰爭是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日本帝國主義者不僅企圖使中國淪為其殖民地,還妄圖淪為其侵略亞洲「以戰養戰」的資源供給地。

為此,為了配合日軍的侵華軍事行動,實施對中國抗戰經濟的破壞,日本當局對中國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以假鈔為重要手段的貨幣戰,給中國的國民經濟和抗戰造成很大的危害。

中日版貨幣戰爭       (抗戰期間的通貨膨脹導致紙幣泛濫。圖片來源於網路)

面對日偽大量拋假幣,國民黨政府斷然採取「以假對假」策略,下令軍統局與美、英鈔票公司合作,在重慶歌樂山建立一座偽造日本鈔票的造幣廠,從美國購買紙張和印製設備,挑選「中國銀行」造幣廠的技術精英,日夜精心製作。

【民國時期的貨幣改革】

近代軍閥割據造成了中國長期以來貨幣不能統一。1935年國民政府在英、美等國支持下進行幣制改革,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發行的中國貨幣為法幣,只有上述4家銀行才擁有法幣的發行權。

由於法幣統一了中國貨幣,並與英鎊實行固定匯價,提高了中國貨幣的威信,這對中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以及在金融方面準備抗日戰爭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日版貨幣戰爭     (貴州省製造的汽車銀幣中,暗含省主席周西成的「西成」二字。圖片來源於網路)

因此,遭到了日本的強烈反對,甚至公開聲稱不惜以任何方式徹底阻止中國的幣制改革。日本陸軍省次官古庄指責中國此舉「顯系放棄親日政策」,日方「將斷然排擊之,雖訴諸武力,亦必阻止實現」。

於是,當中國政府要求各國在華銀行交售白銀以換取法幣時,日本斷然拒絕,並指示浪人大規模走私白銀。

1935年華北地區每月偷運白銀高達400多萬元銀元。1935年1月至9月,由上海走私到日本的白銀有1.44億餘日元。

日本制定並拋出的《華北金融緊急防止措施要項》,明確嚴禁法幣在華北地區流通。

法幣的行使流通,使中國政府總攬貨幣的發行和回籠,穩定並擴大了政府財政收入,也使中國方面能最大幅度地掌握現金和集中貴重金屬白銀等,以作為從國際市場購買軍火之用,這對中國反侵略戰爭是十分有利的。

中日版貨幣戰爭      (偽滿州中央銀行奉天分行。圖片來源於網路)

法幣有廣泛的基礎,在經濟發達的華中、華北地區,又是法幣集中流行的區域。至1937年6月所發行的14億法幣中,有4億流通於華北,8億流通於華中。因而法幣成為日偽在淪陷區確立金融統制、推行偽鈔和日本軍用票的障礙。

正因為此,日本在無法阻止中國幣制改革又感到中國的抗日準備正逐漸顯示其成效時,便先下手為強,在中國幣制改革後不久就對華發動全面侵略。

【日本「偽鈔戰」?】

七七事變後,日本在中國先後設立了4個大型偽銀行,發行偽紙幣,搶佔淪陷區市場,以適應其政治、軍事侵略的需要。

例如,在東北,偽滿洲中央銀行幣迅速佔領了東北的貨幣市場,取得了侵華戰爭中較鞏固的貨幣陣地。在華中、華南,日軍肆無忌憚地採取了貨幣進攻戰術,步步加緊滲透。

如在山東,嚴禁使用和保存根據地貨幣,發現攜帶北海銀行紙幣超過5元者就抓去槍斃。

同時日偽還用高壓政策,搜刮淪陷區法幣,在上海等地套取法幣的外匯。

中日版貨幣戰爭中日版貨幣戰爭     (法幣。圖片來源於網路)

此外,日偽於1939年5月,利用漢奸先後在滬建立了華興商業銀行和中央儲備銀行,兩行均以法幣大量吸收外匯,致使中國經濟遭受慘重損失,連蔣介石也痛心地說:「過去在上海辦理外匯的方法,不但於我們中國商民無益,而且替敵偽維持了其金融生命,實在給敵人以操縱之柄,來摧毀我們抗戰的經濟。」

1941年6月,日偽印製大批假冀鈔,面額有5角、1元、5元、10元4種,由漢奸或奸商攜入根據地內,以100比30--40元不等價格騙兌抗幣,內邱地區一日破獲此類案件數起。偽造抗幣,最初在根據地境外進行,後來發展到利用漢奸將印鈔機運到境內來大量印發。

晉冀魯豫邊區發現的假冀鈔達二三十種之多,破獲印刷機關10餘處。1943年春天,侵華日軍山西派遣軍司令部又印製了6000萬假冀鈔向晉冀魯豫邊區大量傾銷。

在冀南大名以南地區,一段時期70%以上流通的是假冀鈔。1943年,日軍又在山東大量偽造和拋售假北海銀行券。

這些假抗幣,或用來騙兌真抗幣,或用來高價搶購糧食和其他物資。山西日偽軍就用假抗幣收購了大量的小麥。

日本印製假幣的工作開始由一個名叫山本憲藏的人負責,這人是個中國通。他同日本國內的「造幣專家」井上源,偽造了大量中國農民銀行的低面值假幣,並從中國購買了大量的物資。

隨著日軍在戰場上的勝利,山本和井上源發現了製造法幣的機器。在香港,他們查獲了中國中央銀行發行的一批10元面額的紙幣和印鈔機。

1942年,德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截獲一艘美國商船,查獲了美國造幣公司為中國交通銀行印刷的10億元法幣半成品。日本購得這批半成品後,終於掌握了法幣印刷的全部秘密。

從1939年到1945年,日本共製造假法幣40億元之多。

【民國政府反制?】

國民黨政府為了與日本假幣對抗,採取了多種措施。

第一,為了推行戰時財政經濟政策,進行了幣制改革。

於1935年11月4日,由財政部長孔祥熙發表《關於發行法幣的宣言》,宣布以中央、中國、交通3家銀行(以後又增加農民銀行)所發行的不兌換紙幣為法幣,在全國流通。這種新的貨幣,在華東、華中、華北都佔有主導地位,使日偽推行金融滲透遭到了強有力的阻擊。

當時國民黨政府一方面在國統區嚴禁使用敵偽貨幣,在戰區推行地方銀行紙幣;另一方面極力將法幣滲入淪陷區流通,並用法幣來聯絡淪陷區人民的感情,以削弱日偽貨幣的地盤。

日偽迫於法幣的價值和信譽,不得不改變策略,放棄對華東、華中法幣的驅逐,轉而利用法幣,以偽幣與法幣等值流通為釣餌,侵蝕法幣市場,擴大偽幣陣地。

針對此種情況,國民黨政府採取措施,阻止日偽搜刮法幣和套取外匯,在1938年3月12日公布了《財政部關於辦理外匯清核辦法》。這樣,中央、中國、交通3家銀行停止供售外匯,日偽妄圖使法幣變成「廢紙」的夢想徹底破產。

第二,最重要的是對法幣進行改版,並不等日本的假幣發揮功效,就開始進入通貨膨脹階段。

在保護法幣和經濟的同時,國民政府還採取「以假對假」策略,即與美英造幣公司合作,製造假幣。

中日版貨幣戰爭      (100法幣的幣值。圖片來源於網路)

1942年1月,戴笠向蔣介石建議說,「我們也應該主動出擊,仿造敵人在淪陷區使用的流通貨幣,去淪陷區購買物資,以牙還牙。」蔣介石徵詢了英美方面的態度後,採納了戴笠的意見。

經宋子文的接洽,美國一家專門印製鈔票的印刷廠,在對敵偽鈔票進行鑒定後,開始仿製。

1943年春,重慶中國銀行收到美國印製的第一批偽政權鈔票,共計46包。蔣介石下令將其暫時存放在中國銀行,沒有他的同意,任何人不得撥付使用。這些假偽鈔,在蔣介石等人的口中,都被稱為「特券」。

特券有5元面值的,也有10元面值的,總數在幾千萬元。除此之外,軍統局為求時效,也在重慶建立了製造日本假幣的造幣廠,自印假鈔運淪陷區使用。

「當時戴笠在重慶繅絲廠大量印製假鈔,源源不斷地運到洛陽,交由第一戰區調查統計室主任張嚴佛保管和運用。

此後,深入敵占區搶購物資的資本,邊區各站組的特務經費,賄賂漢奸將領的開支等,都在源源運到的假鈔中開銷。」(據《戴笠其人》)

這些假鈔與淪陷區新流通的真鈔一模一樣,連日本制幣專家也難以鑒別。

(歡迎關注QQ公眾號xsj163;微信公眾號xsj274)

作者寫於2016-08-2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數據新聞丨里約奧運會上的科技關鍵詞
洗牙你必須關心的十個問題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