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的體溫有37℃,為何卻對32℃的室溫感到燥熱?「答案」很簡單

人的體溫有37℃,為何卻對32℃的室溫感到燥熱?「答案」很簡單

人的體溫有37℃,為何卻對32℃的室溫感到燥熱?「答案」很簡單

冬夏這兩個季節是一年裡溫度最為極端的兩個時間段,對於炎熱的夏天來說,相信大家都是離不開為我們送來涼爽的空調吧。不知道小夥伴們平時有沒有觀察到,許多人夏天室內空調的溫度通常維持在32℃左右的樣子,也許有很多人會把溫度調得再低一點,但是是不會有人調高的。小編以前專門做過實驗,一旦將空調溫度調得比32攝氏度高一兩度,整個房間里就會變得非常悶熱,人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呆下去。

但是我們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人體的溫度是在37攝氏度的水平,而比32攝氏度高一點點的溫度相比於人體的溫度來說,也是低一些的,可是為什麼人的體溫有37℃,為何卻對32℃的室溫感到燥熱?你是不是也對這個問題有所疑問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我們在這裡所說的溫度實際上指的是內部的溫度,體內與體表並不是一個溫度水平,人體直腸的溫度是與內部溫度最為接近的,但是一般我們不用那裡測量,用的更多的地方則是腋下,因為這個地方測量起來比較快捷方便。不過我們對於外界溫度的感知是靠體表傳遞的,而且冷熱這兩種感覺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比如你先把手浸入到熱水裡面,然後立即放入溫水中,這樣你就會感覺原本是溫水的水溫度直線下降,手像是泡在涼水裡面一樣。

跟上面是一個道理,如果體表感知的適宜溫度比32攝氏度低的話,當外界溫度高於這個溫度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有一種炎熱的感覺。另外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我們體內蘊藏著的水分蒸發得很緩慢,帶出去的熱量也只有一點點,這也會導致我們感到悶熱。有人在這裡提出質疑,我們的常識告訴我們,當溫度越高的時候水分應該蒸發得越快才是,怎麼會減慢呢?這的確是對的,不過這種情況是在溫差特別大的時候才很明顯,而32攝氏度的溫度與人體體表的溫度相差並沒有多大,此時大腦會發出相應的指令,告訴身體要趕快出汗散發熱量。所以在天氣十分炎熱的時候,我們會流出大量的汗液,以便於讓身體感到涼快一點兒,自己給自己降溫。

其實流汗對人體的好處是很多的,不僅可以散熱,還可以將體內的有毒物質排泄出去。所以我們會發現,經常做運動流汗的人其實皮膚很好,就是因為他們體內的有害物質通過流汗這種方式排出體外了。所以在這裡小編覺得我們平時應該多多鍛煉才對,強健身體從日常運動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振海侃愉樂 的精彩文章:

若他活著,日本或許不會發動侵華戰爭,可他卻因戰友背叛而死
岳飛含冤而死,岳飛的兒子還有二子一女,他們的下場如何?

TAG:振海侃愉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