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手指麻木怎麼調?試試這三個穴位,真的有效!

手指麻木怎麼調?試試這三個穴位,真的有效!


肢體麻木這件事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病。




首先說,這手指麻木絕對不能忽視,大家要第一時間到醫院篩查一下是不是頸椎病、腦血管病、糖尿病所致。尤其是腦中風,往往有手指麻木的前兆。我們必須通過篩查來找到原發病,這樣才能確保不會延誤治療。



但是,如果沒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我們就要從中醫角度加以調理和改善了。方法如下:




找到患側手掌的

十宣穴

(即手十指的尖端)。用牙籤或者圓珠筆的筆尖來點壓,用力適中即可,持續10分鐘。






接著再找到

手三里穴

(位於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穴和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以及

後溪穴

(位於第五指掌關節後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對這兩個穴位,先用指尖用力按壓,然後用艾灸條艾灸,耗時20分鐘。經過每天這半小時的調理,手麻的現象會得到很好地改善。




這個辦法有什麼奧秘呢?




先說這十宣穴。點刺十宣穴,目的是行氣、化瘀,通絡。中醫臨床經常用十宣穴來刺血治療,我們普通人不必如此,只用點刺即可。




這裡面有一層功效特別值得一說,就是通過此等瀉法,來行氣而化痰濕。中醫巨著《丹溪治法心要》里說的明白:「麻是氣虛,木是痰濕死血」。由此看來,這麻木一事,和痰濕是有關係的。而痰濕不得運化的原因,又在於氣虛。所以,我們用瀉法刺激十宣穴,可以活絡、行氣,幫助痰濕得到運化。







接下來再說手三里。這個穴位被廣為傳頌為治療手「不仁」的要穴。




其中的道理何在呢?有人說,此穴屬於陽明經,多氣多血,故而行氣之功甚好。其實,這隻說對了一半。真正的妙處,要從手陽明大腸經經氣物質循環規律說起。原來,這手三里作為手陽明大腸經的要穴,是大腸經天部雨水的受降之處。之所以稱為三里,乃是因為覆蓋面積太大,影響深遠。水勝則土失。如果我們用點壓和艾灸結合的辦法來刺激手三里,就會清散、溫煦、蒸化水濕,從而讓脾土之氣充實。脾土實,則水濕不得泛濫,這就有利於手掌痰濕之氣的運化,自然就會改善麻木了。






最後說

後溪穴

,這後溪穴乃是八脈交會穴。它的特性就是和督脈相通。如果我們刺激它,溫煦它,就可以將督脈里的元陽之氣引到我們的手上來。元陽之氣充足,自然可以運化水濕、暢通氣血,從而改善麻木癥狀。這後溪穴的奧妙,理解起來也不難。




可見,用

十宣穴、後溪穴、手三里穴治療手的麻木

,是十分有道理的。如果我們按照上文記述的方法認真操作,會很快見到癥狀的改善。








<END>



轉載自一分鐘談健康,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微信平台長期徵稿,徵稿郵箱cjcmmxinmeiti@126.com,稿酬豐厚,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繼續給大家推薦《

羅大倫全套書籍4冊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


您知道孩子身上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因為沒有保護好肺和脾引起的嗎?您知道孩子老愛發燒、咳嗽實際上是積食引起的嗎?您知道孩子體質不好,可能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誤治的結果嗎?您知道孩子情緒不好,甚至會引起器質性病變嗎?您知道孩子發燒、咳嗽有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癥狀和治療方法嗎?如果您沒有掌握一點基本的醫學知識,您只有看著孩子生病後心痛不已,只有把孩子的健康全部寄託給醫院和藥物。


《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是一本幫助中國家長*快找到自己孩子發燒、咳嗽、積食癥狀的根源和應對疾病每個階段的有效食療方案的書。由著名中醫診斷學博士,《百家講壇》中醫專家羅大倫和留澳心理學家,當歸中醫學堂特邀講師羅玲聯袂著作,教你*快成為孩子身體和心理上的多方面保護神。


《脾虛的孩子不長個、胃口差、愛感冒》


如果說《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讓家長們明白了如何智慧應對外感引起的孩子發燒、咳嗽、積食的問題,那麼,這本《脾虛的孩子不長個、胃口差、愛感冒》則讓父母們懂得了孩子絕大部分常見病的內在根源在於脾虛,而如何讓孩子不脾虛則是做一個合格父母的當務之急,用什麼方法?書里都有**詳細的辯證方法和食療、推拿等根本解決之道。

《圖解舌診:伸伸舌頭百病消 羅大倫作品》


小編以前對舌診不甚了解,總覺得很玄、很高深莫測。可是自從開始做《舌診》這本書以後,我發現通過觀察舌頭就能知道自己的體質,還能發現一些重大疾病的徵兆,而用簡單的方法就能調理自己的身體,減輕了我們去醫院過度體檢、過度醫療的困擾。做這本書讓我對舌診越來越感興趣了,心血來潮的非要看看老爸老媽和老公的舌頭。老媽和老公還好,問題不大,老爸的舌象如果按書上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顫抖吧,現代人!細數那些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們
痛經用什麼中成藥合適?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