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去旅行?三個月起步!
現代人常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充滿對旅行的嚮往和期待,但是真正可以旅行的假期少之又少,祖國的生日,舉國歡慶,七天長假絕對是首選。今天是國慶的第一天,你是選擇在家陪陪父母?還是出去看看?
古人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閱讀萬卷別人的書體會其寓意,不如去走萬里路自己去經歷。
所以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出去看看都是很有意義的事兒。在現代,想出去旅行有太多東西的輔助,我們有飛機、高鐵、酒店、百度地圖、行李箱、銀行卡等。那麼古代的「驢友」們是怎麼旅行的呢?
有名的「驢友」有李白、玄奘、蘇軾等人。李白漫遊,結交了賞識自己的伯樂賀知章,被推薦給唐玄宗;玄奘西遊,為求取佛經;蘇軾貶官游,一路往南,苦中作樂以自然風物和詩酒自娛;
古人大多有「父母在不遠遊」這樣的觀念,所以很多人是不會離家太遠的,一旦離家都是有正當需要的,並且準備齊全,來看看古人出行都需要準備什麼吧!
行前準備:卜一卦
在古代出行的風險極大,不論是途中、還是住宿甚至一點小病也會要了命。即便是君王出遊,也時有不測。如周昭王在外巡遊時,就遇到風浪不幸死於沉船……所以古人在出行之前,一般都要佔卦、算命。《周易》中的五十六卦"旅卦",便是用來占卜旅行吉凶的。
旅行「攻略」:
現在出行有很多app、攻略書作為參考,到底去哪裡?怎麼玩?當然萬能的古人也是有的,遊記類的作品興起於魏晉南北朝,自唐代起,記錄「旅遊」的作品也開始興起,不僅有文字說明,更有配圖。路線、食宿、名勝古迹、收費標準等非常全面。
住宿:
古時沒有酒店,但是有客棧,商旅住客棧,官家住驛站,還有寺廟、道觀可以選擇。甚至還有現在最流行的民宿。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住所,露宿野外也是很有可能的......因為住宿條件良莠不齊,所需的東西必須攜帶齊全,枕頭、被褥、蠟燭等等。
行:
古人進京趕考都要幾個月,沒有手機沒有電腦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他們竟然喜走水路?這是因為翻山越嶺太過危險,坐車顛簸,相比之下水路要愜意多了,到了隋唐時代,大運河開通連接南北,明代時,租船服務也多了起來。水路更加方面快捷。除了水路和步行,車還是有人坐的,古裝劇中的馬車都是有一定身份和經濟實力的人才可以選擇的。騾車反而更多人乘坐。
「身份證」:
現代出門都要隨身帶好身份證,出國還需要帶好護照並辦理簽證,古人也是需要隨身攜帶官方發放的「身份證」。據史書記載,西周有一種叫"符傳"的東西,作用和今天的臨時身份證有些像,需要遷徙或旅行時,必須先申領"符傳"。每當過城關、城門都會被檢查。有些類似西遊記里的「通關文牒」
吃:
民以食為天,古人出行可沒有外賣叫,即便有食肆,但古人還是習慣隨身攜帶乾糧以防萬一。古代著名的「背包客」——徐霞客,他的包中裝有胡餅、筍脯、茶葉等食物和酒水,以及烹飪美食所需的炊具。
對比古今的出行方式,本質上其實差不離,旅行這件事在古代主要還是貴族的享受,文人求學或壯遊四方,商人走南闖北,買賣東西。到現在,旅行已經越發便捷,你想嘗試一下古人的旅行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學國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
學國學網
我是有趣的國學公眾號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小書哭暈在廁所……
因為擔心大家會錯過我們的精彩推送,所以小書給大家做了一個「把學國學網加星標、加置頂」的指南。
如果大家還沒把我們加為「星標」或「置頂」的話,要趕緊加起來哦!
萬人從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立即加星標,每天看好文
1
2
TAG:學國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