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向將軍哭窮,將軍大方接濟他,女婿卻說:這是想要我的命啊!
李勣是大名鼎鼎的凌煙閣功臣,李世民晚年最器重的將領,也是李世民最屬意的顧命大臣之一。可是,李世民臨終前,卻將李勣貶朝廷,流放到外地出任疊州都督。
太子李治頗為不解,李世民告訴他:「李勣這哥們了不得,不過,他目前雖然對朕忠心耿耿,但將來未必會對你忠心耿耿,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李治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這我還真不知道。」
李世民得意地說:「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對他有恩,但你對他沒恩。這也是你爸爸我為何貶黜老李的原因。我把他貶到外地,你登基後,千萬記得將他提拔回京,這樣就有恩於他。老李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一定會對你忠心耿耿。」
李治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老謀深算。李世民去世後,李治甫一即位,就遵照父皇的遺命,將李勣徵召回朝。先將他拜為洛州刺史,旋即又加封開府儀同三司,緊接著加封同中書門下,沒過多久,又拜為尚書左僕射,讓李勣位居宰輔,成為名副其實的顧命大臣。
如李世民所料,李勣果然對李治忠心耿耿,比另外兩位顧命大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更忠心,甚至達到愚忠的程度。比如李治欲冊封武媚為皇后,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均極力反對,李勣卻一味逢迎李治,還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問大臣們?」在李勣的支持下,李治終於下定決心,立武媚為後。
李治因而對李勣更加信任。李勣成為唐高宗朝首屈一指的名將。不過,李勣儘管位高權重,但為人非常低調,對親屬管教極嚴。比如他的女婿杜懷恭,老丈人都已出將入相,顯赫無比,但他卻還是個寒酸落魄的窮人。原因無非如此,李勣廉潔奉公,不願意給女婿開後門。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李勣不願意提攜杜懷恭。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內亂,請求唐朝出兵援助。唐高宗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領兵平定高句麗之亂。
以唐軍之強盛,平定內亂的高句麗,勢必如泰山壓卵,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但對於李勣而言,領兵出征更多還是完成唐高宗交給他的使命。因為他已經功高不賞。這時,李勣想到了他人,女婿杜懷恭尚在貧困中,不如邀請他出征高句麗,殺敵立功。
當李勣將這個發跡的機遇告知杜懷恭時,杜懷恭的反應卻出乎意料,他漫不經心地說:「小婿家裡實在太窮,如果我出征了,您女兒怎麼辦?家人怎麼辦?」
李勣有意提攜杜懷恭,見女婿哭窮,便說:「這不是問題,我可以接濟你的家人。」
杜懷恭怔了一會兒,又推脫說:「還是不行,家裡僕人也沒有。況且,我也沒有馬,怎麼打仗?」
李勣說:「這也不是問題。」很快,他便派人送給杜懷恭10個奴僕和戰馬。
李勣原本以為,杜懷恭無法推脫,只得答應從征。但他始料未及,杜懷恭接受接濟後,立馬躲進岐陽山中,逢人便說:「我岳父這是想要我的命啊!他想拿我當立法的靶子!」
杜懷恭娶了李勣的女兒,李勣不看僧面看佛面,怎麼可能想置杜懷恭於死地?處死杜懷恭豈不讓女兒守寡?其實,這極可能是杜懷恭逃避征戰的借口。身為李勣的女婿,卻仍舊家境貧寒,李勣當初或許看走眼,杜懷恭根本就是個不思進取的人。
李勣無可奈何,只好逢人便說:「杜郎散漫不知拘束,這是有可能的。」真有可能嗎?非也,這話反而足以說明,李勣是個厚道的人,為了給女婿一個台階下,不惜自誣。
※皇太后大壽,皇帝摳門不想辦宴,大臣出了一主意,撈了一千萬兩
※如來成佛前,竟被人砍斷手腳?卻為何沒致殘?原來他有復原法力?
TAG:大漢羽林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