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王莽真的是「偽君子」和「空想主義改革家」么?

王莽真的是「偽君子」和「空想主義改革家」么?

白居易有一首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一語道盡了後人對他的評語。雖然在這漫天討伐聲中也有微弱的幾個聲音,似乎想從公允的角度去評價王莽。

小編我曾經問一個在百度知道里做歷史類行家的朋友一個問題:你覺得王莽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給出了如下回答:王莽真的是「偽君子」和「空想主義改革家」么?

王莽是東漢時期比較出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作為新朝的建立者也許不太成功但是比較出名。對其人物評價可以一分為二全面的看待:

1、王莽比較傑出的方面

(1)政治眼光較好。王莽把女兒嫁漢平帝,這位他竊取漢朝政權創造了條件和一定的輿論支持;

(2)比較善於獲得人心。王莽在饑荒的年代採用大斗借出糧食,小斗收回糧食,從而獲得了民心;

(3)善於製造和抓住時機。在其一手安排下剷除對王位有威脅的人,同時扶植自己的外孫,最後篡取了外孫的皇位,自己做皇帝建立了新朝;

2、不足:

(1)朝令夕改,特別是其在位時期的貨幣改革導致貨幣使用的混亂;

(2)缺乏領導指揮才能,導致其統治時期評定叛亂不利,最後政權瓦解;

(3)不善於任用人才,導致言路閉塞,良好的政策得不到執行;

(4)其統治後期開始腐化,在一定程度上沒有減輕農民負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王莽真的是「偽君子」和「空想主義改革家」么?

當然,該回答並不全面。我之前看過一部紀錄片-《帝國的興衰-王莽改制》,因此在我印象中,王莽還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改革者,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其改革之路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

在歷史的長河中,西漢末期外戚專權,國家權柄倒持為日後王莽的發跡提供了基礎條件。其正式的發跡,來自於自己的姑母(王政君)成了漢成帝的母親。在漢哀帝繼位是,因為重用男寵董賢,把國家攪得亂七八糟,不可收拾。於是王政君請王莽出山,掌握朝權。在哀帝死後,因為沒有兒子,於是王莽篡漢奪位,逼迫自己的姑母交出玉璽,自己做了皇帝。

王莽成功登上皇位的道路,也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發跡:姑母成了漢成帝的母親;

仕途起點:王鳳(與王政君是同胞)臨死前向成帝的保薦;

權力之路:有太后姑母做後台。

其實王莽的發跡,與他是「官二代」的身份有很大的大的關係,而且,還是一個有能力的官二代。

王莽十三歲的時候,他的伯父王鳳已做大司馬大將軍,王氏宗族中封侯獲爵者已經十餘人。這時,他的同宗兄弟皆「爭為奢侈,賂遺珍寶,四面而至;後庭姬妾,各數十人,僮奴以千百數,羅鐘磬,舞鄭女,作倡優,狗馬馳逐」(見《漢書·元後傳》),過著驕奢淫逸的腐化生活。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王莽卻沒有同流合污。他擯棄聲色,拜當時的名儒、沛郡陳參做老師,孜孜不倦地攻讀經書。在家中,他恭謹地侍奉早寡的母親和嫂嫂,教育亡兄留下的侄兒。同時更小心翼翼地侍奉執掌朝廷大權的伯父和叔父。王鳳生病時,王莽在側侍候,不離左右,「親嘗葯,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王莽的殷勤博得了王鳳的好感,所以王鳳在臨死時還囑託元後和漢成帝授王莽官職。就在這一年,王莽做了黃門郎,不久升為射聲校尉。

有人曾這樣評價王莽:乾的好不如生的好。王莽真的是「偽君子」和「空想主義改革家」么?

王莽用他的親身經歷,向後世詮釋了一個道理:做事做的再好,也不如投個好胎,生個好人家。王莽的升遷之路,就是一條徹徹底底的官二代上升之路。當王鳳死後,對王家子弟失望的王政君,開始慢慢提拔這個王莽,而王莽本身也不負所望,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好名聲,一步步走上了西漢的權力巔峰。



文:董天武

歡迎訪問我的個人獨立博客:MY分享站

QQ訂閱號:MY分享客

作者寫於2016-08-2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一方婚內出軌,必須凈身出戶嗎?
妹子約會還帶閨蜜?6招解決這個問題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