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紀錄片《這個時代的審美》同名圖書出版,看看藝術家們如何談論美

紀錄片《這個時代的審美》同名圖書出版,看看藝術家們如何談論美

注意:拉到文末有福利!

題記:

藤井樹小姐是《這個時代的審美》同名紀錄片的製片人。

2016年盛夏,她帶著李蕾和攝製團隊一起採訪了陸川、鄔君梅、李泉等人,看著這些人成為影像的主角,紀錄下了他們關於美和審美的故事。

如今又看到這些對話變成文字出版,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我愛你們,因為我們不必相見

文丨李蕾

2016年,我開始拍攝一部大型人物紀錄片,叫做《這個時代的審美》,在騰訊播出。有一天,我打電話給出版人路金波,問他這個節目能不能變成一本書?他正在登機,要飛回家給女兒講睡前故事。他很簡短地回復:我們願意出版這本書。

現在這本書出來了,它非常好看,就在眼前。

寫下這行字真讓人開心。

我沒想到,它用了三年時間。

回想起來,路金波的承諾給了我極大的鼓勵。拍這個系列節目花了很多錢,沒有廣告,沒有品牌贊助,也絲毫不掩飾瑕疵,很多人對此心存疑惑,一直問我做這件事有什麼好處。

直到我拿到這本書,把鼻子伸進去聞了聞,它是那麼可信,比我期待的還要好。我想,這就是最大的好處吧。

從前有人告訴我,當你不知道怎麼選擇的時候,就去走一條最難走的路。不得不說,拍這個節目,把它變成一本書,這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我下決心這麼做,一直不肯放棄,只是因為這麼做很難。

這本書的編輯,一個清麗的小姑娘,她用一種不遠不近的方式盯著我,看管我,像個無法甩掉的小影子。事實上,她比我更清楚有多少人在幫助我,直到完成它。

我清晰地記得,有一次編輯打來電話,問我是否可以交稿了。我一邊脫掉衣服爬進巨大的CT機里,一邊告訴她還沒開始寫。

再幸運的人也難免會陷入艱難時刻,人們用千奇百怪的方式來度過自己的「黑洞」。對我來說,寫作這本書的日日夜夜非常難忘,就像是一種持戒,對著電腦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敲字,漸漸心地乾淨,思路清晰,再也沒有妄念。

我遇到了好時候,因為沒有多餘的目的,每一個接受拍攝的人都很真實,他們幾乎沒什麼修飾,把不完美像完美那樣呈現出來,在那些平等的對話和思考中,透著我喜歡的人味兒,鮮活而獨立。

我寫了十三個人,他們都在這本書里。我們節目所拍攝的人,比這本書多。這個時代讓我著迷的人,比節目多。

現在,我把這本書交給你們,希望你們翻開它,看到我帶著無條件的勇敢寫下每一個人,僅僅因為他們打動了我,不是為了臉面和利益。

我愛你們,因為我們不必相見。

我愛這個時代,因為它讓我倍感不安。

《這個時代的審美》書中的十三個人來自華語圈的不同領域,有收藏家、導演、攝影師、歌手、演員、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

他們的身份雖然複雜,但有共同之處:對美有研究,對時代有獨特的見解。放在同一本書里,他們也個個有樣子,個個不一樣,混搭出一種和諧的美感。

馬未都 文化學者

大眾審美的四個通俗層次:

艷俗 含蓄 矯情 病態

「我們每個人

都背負著時代的烙印。

一個時代最重要的信號

是通過文化傳遞的。

這個時代的審美非常混亂,

沒有理論支持,

很多人都活在美圖時代。」

肖全 攝影師

楊麗萍和三毛的高級美感:

來源於她們的學識、教養、

對人生的態度等方面

「美,是一種控制。

控制其實是一種智慧地跟自己相處,

跟世界相處的方式。」

田沅 演員

寄居幕後的斜杠才女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定義這個時代,

我會用『假象』。

咖啡館裡,身邊的人都在聊電影,

聊創業,聊融資,動輒就是幾個億;

朋友圈裡,每張照片都被修飾過,

你不知道他究竟在哪兒,長得什麼樣。

這些假象,給我的感覺也挺好玩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虛構出來的

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鄔君梅 國際影星

漂在好萊塢的上海女人

「我有一顆不變的心,

但這個時代下的東西總是在變。

真實的生活狀態是,

我們永遠處在各種掙扎中,

然後在平衡中找到自己。」

陸川 導演

導演的審美與電影氣質的關聯

「每個導演對演員的選擇和判斷

都是有局限性的,

但是都能代表他

在那個階段的一個審美。

導演的審美與所謂的電影氣質之間,

差不多可以畫等號。

一部九十分鐘的電影,

藏不住導演的心。·」

李泉 「鋼琴詩人」

對音樂貪得無厭

「現在有不同的形式

來反映這個小時代的面貌,

甚至可能有一些浮誇和膚淺。

但在這個時代出現過的東西,

都可以代表這個時代,

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否則它就不會出現了。

集體審美的缺失,

可能是屬於我們全社會的,

不只存在於選秀中。」

蔣瓊耳 愛馬仕新創品牌「上下」CEO

創造有溫度的美

「愛和美,是我心中定義

這個時代的審美的關鍵詞。

生活美學,以及你為這個時代的生活

創造了什麼樣的一種美的體驗,

才是我關注的,

而不是這個時代關於美的標準。

用你自己對美的標準,

去為這個時代的生活創造一些美,

是我最關注的部分。」

葉蓓 歌手

把青春唱給你聽,在那白衣飄飄的年代

「絕對的美,一定是在

被控制的、自然的基礎上,

能夠達到的一種境界。」

六神磊磊 自媒體人

金庸小說及唐詩中的美學

「我覺得最好的美是多元的。

小昭有小昭的美,黃蓉有黃蓉的美。

把「美」的標準變單一是很怕的。

如果要用一個關鍵詞來定義這個時代,

我會用「選擇」。

如今每個人都有很多選擇,

每個選擇又會影響到很多東西,

形成這個充滿可能性的時代。」

姬十三 果殼網CEO

讓科學走進大眾審美

「我覺得現在恰恰是一個

沒有大眾審美的審美時代,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

都變得十分個性化。

美可能會有基礎的共識,

但在那些基礎的共識之上,

它會帶來各種變化,變得多元。」

馬曉暉 二胡藝術家

帶著二胡走世界

「只有和自己的關係打通了,

才能打通與他人和這個社會的關係,

才能通過二胡表達出一種

明媚如天使般的聲音。

二胡的聲音是我的心靈的外化,同時,

它也給我建立了一種簡約而深刻、

簡捷而燦爛的審美觀。」

陳煥然 整容醫生

從醫美的角度分析審美標準和趨勢

「中國現在的文盲幾乎沒了吧,

但美盲還有很多。

從專業的角度看,

網紅臉絕對不是美,

也不是一個審美趨勢。」

胡文閣 梅派第三代男旦傳承人

京劇的藝術之美

「戲曲這個特殊的行業起源於生活,

更高於生活。

傳統藝術的魅力是無窮的,

像大海一樣。」

13位嘉賓用各自的成長軌跡及心得告訴我們:審美不是天生的,都要通過後天學習獲得的。

他們被看見,被懷念,被記錄下來,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安慰。

每個人對美都有自己的理解,或生動或安靜,或清醒或沉迷,也許這本書能讓你看到不同的深刻,在一字一句中重新定義具有力度的時代精神及審美風範。

【福利大派送】

獲取規則:

1、給本文留言,轉發至朋友圈,再將轉發截圖發送至公眾號後台。

2、在滿足上一條的前提下,我們將從評論區留言抽出3位幸運團友送出書籍《這個時代的審美》。

趕快來留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藤井樹觀影團 的精彩文章:

兩個女人的對決,總是全天下最好看的戲!
《神奇動物在哪裡2》人氣CP和神秘角色大曝光!

TAG:藤井樹觀影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