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曾經的囚徒憑什麼取代海昏侯劉賀做了皇帝?
元平元年(前 74 年)四月,年僅二十三歲的昭帝突然病死。昭帝無子,他的猝然離世令霍光和大臣們措手不及。國不可一日無君,然而,立誰為帝令霍光等朝臣十分為難。
▲漢昭帝劉弗陵,曾擊敗烏桓、平定西南、鹽鐵會議、昭宣中興
武帝六子中,此時只有廣陵王劉胥在世,群臣都認為應立劉胥。但霍光不這麼看,當初武帝放棄年長的劉胥而選擇昭帝,就是因為劉胥品行有虧。他和大臣們商議,立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劉賀這年約十八九歲。
但事實證明,這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史書謂劉賀「好遊獵,驅馳國中,動作亡(無)節」。做了皇帝,並沒有讓劉賀有所收斂。若僅僅是生活奢靡,也許並沒有太大問題,問題是這位新君急於擺脫霍光的控制,建立自己的執政班子。他將昌邑官屬全部征至京城,並超遷拜官。這讓霍光等朝廷舊臣十分不安。
霍光與幾位重臣密謀,以劉賀「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為由,請求皇太后廢黜劉賀。昌邑王即位僅二十七天,便被廢,他從昌邑帶來的二百餘臣僚,除少數幾人外,悉數被殺。
選立新的皇帝再次被提上日程。由於武帝子孫零落,可供選擇的人並不多。這時,流落民間、身為庶人的衛太子孫劉病已進入了霍光的視野。
衛太子因巫蠱事件兵敗自殺,妻妾、子女均被殺,當時劉病已剛剛出生幾個月,被收獄中。廷尉監丙吉、掖庭令張賀等人可憐他尚在襁褓,派女囚餵養他,他才歷經磨難活了下來。昭帝時承認了他的皇室血統身份。
▲霍光,西漢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勛
此時的劉病已年方十八歲。衛太子家族幾乎滅絕,劉病已在朝中無人可以倚仗而便於操控,這應當是霍光選擇劉病已的一個重要原因。
元平元年(前 74 年)七月庚申,劉病已被迎入未央宮,當日便舉行了登基典禮,是為宣帝。第二年正月,霍光稽首表示要歸政皇上。宣帝謙讓表示一切仍需委任大將軍,結果一切都如昭帝時一樣,凡事先向霍光彙報,然後再向宣帝上奏。
宣帝生長於民間,史稱他喜遊俠,鬥雞走馬,游遍三輔地區。豐富的社會閱歷,加之天資聰穎,使得他比同齡人成熟、老練得多。他很清楚自己能否坐穩皇位,取決於霍光,昌邑王就是前車之鑒,因此對霍光恭敬有加。史載,宣帝即位拜謁高廟時,霍光隨從驂乘,宣帝感覺「若有芒刺在背」。後來車騎將軍張安世驂乘,宣帝「從容肆體」,才真正有了做皇帝的感覺。
地節二年(前 68 年)三月,霍光病逝,宣帝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漢宣帝終於可以親理政事了。他自幼生長於閭閻,深知百姓艱難,故勵精圖治,希望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宣布五天舉行一次朝會,聽取百官彙報,並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信賞必罰。
為了廣泛聽取民意,打開言路,他允許吏民給皇帝上封事。所謂封事,就是將上呈皇帝的奏章裝在皂囊中,封緘其口,以免內容泄露。最初規定,吏民上封事必須一式兩份,其中一份標上「副」字,即為「副封」。
▲漢宣帝劉詢,曾降服匈奴,平定西羌,建立西域都護府;設常平倉;實行漢家制度
領尚書者先打開副封,如果認為內容不足取,可直接退掉,不呈給皇帝。這樣,封事能否呈給皇上,實際上是由領尚書的權臣決定的,這為權臣弄權、干政提供了條件。後來,在御史大夫魏相的建議下,宣帝廢除了「副封」制,解決了權臣壅蔽言路的問題。
宣帝認為治政的關鍵在於吏治,吏不清廉、公平,政治就會衰敗。而吏治的關鍵在於地方官,他經常對大臣說:「庶民所以安其田裡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每當任命州刺史、郡太守、諸侯王相等地方官時,宣帝都親自召見,詳細詢問執政方略,然後綜核名實。
治政確有成效的,就頒詔書加以勉勵、賞賜,朝官需要增補時,依次從這些人中遞補;有名實不符的,則予以處罰。每逢年初郡國上計(地方官員向朝廷上報一年的治理狀況),宣帝都親自詢問地方官政令得失,了解民情。他反對頻繁調換郡太守,認為只有這樣,百姓才會有安定感,才會服從管理。
地節三年(前 67 年)三月,宣帝下詔表彰膠東相王成「勞徠不怠」,八萬多口流民主動回鄉登記戶籍。表彰的目的顯然是向天下宣示,要大力推行循吏政治。
《漢書》中有一篇《循吏傳》。所謂循吏,唐代注釋大家顏師古解釋說:「循,順也,上順公法,下順人情也。」也就是世人所說的好官。《循吏傳》共收了六個人的傳,其中五人是宣帝時官,即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從這些循吏的事迹來看,主要是重視民生,大力推行教化,鼓勵農桑。
▲《漢書》是由中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顏師古釋注,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圖為《漢書》書影
例如,龔遂任渤海郡太守時,為了扭轉當地的奢靡之風,規定每人必須種一棵榆樹、一百根薤、五十根蔥、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頭母豬、五隻雞。見到有人佩帶刀劍,就質問他:「何為帶牛佩犢!」讓他賣了刀劍買牛、牛犢。雖然當時就有人說這些循吏的政績中有虛假的成分,但總體上說,宣帝時的吏治在西漢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值得稱道。故《循吏傳·序》說:「漢世良吏,於是為盛。」
自武帝以來,盛行嚴刑峻法,「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後患」。律令煩苛,「文書盈於幾閣,典者不能遍睹」,經常出現「罪同而論異」的情況,更為奸吏弄虛作假提供了條件,「所欲活則傅生議,所欲陷則予死比」。廷尉史路溫舒因此上書,認為只有「省法制,寬刑罰」,才可興太平之風。宣帝深以為然,十二月下詔置廷尉平四人,取公平之意。並且,每到季秋審核地方上交的疑案時,宣帝都親臨宣室,齋戒判案,人稱公平。
接著,宣帝公布了一系列減免刑罰的措施。
地節四年(前 66 年)九月,為了鼓勵孝道,下詔子女包庇父母、妻子包庇丈夫、孫子包庇祖父母罪行的,都不治罪。這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元康二年(前 64 年)夏五月,宣帝再次下詔斥責一些地方官舞文弄法,欺上瞞下,明令二千石各察官屬,「勿用此人」,「吏務平法」。
▲陝西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前殿復原設想圖
也是在這年五月,宣帝下詔將自己的名字「病已」改為「詢」。因為自秦始皇以來,皇帝的名字要行避諱,「病已」兩字是常用字,難避諱,百姓上書經常因忘記避諱而被治罪。宣帝為了方便百姓,決定更名為「詢」,並下詔,以前因觸諱治罪的,一律赦免。
元康四年(前 62 年)春正月,宣帝下詔:年八十以上的老人,除誣告、殺傷人外,其他一切罪行都免於刑罰,以終天年。由於政通人和,風調雨順,連年豐收,這一年谷價降至一石五錢。
但宣帝並非一味施行仁政,而是因地因時制宜,在大力推行循吏政治的同時,也在三輔等官僚、豪強勢力盤踞的地區,重用以「任刑罰」出名的能吏。例如,《漢書· 循吏傳》談到宣帝時的官吏時就說,趙廣漢、韓延壽、尹翁歸、嚴延年、張敞等,「皆稱其位,然任刑罰」,嚴厲打擊豪強勢力、貪官污吏。由於他們不擇手段,不避權貴,故多不得善終。
宣帝晚年,曾與後來的元帝、當時的太子劉奭閑聊。劉奭批評宣帝「持刑太深」,認為「宜用儒生」。宣帝勃然作色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並感慨道:「亂我家者,太子也!」
所謂王道、霸道是古代人對君主兩種不同統治方式的稱謂。古稱有天下者為王,諸侯之長為霸。春秋戰國時期,統一成為大勢所趨,故當時人推崇夏商周三代之政,稱王道,認為這是一種以仁義道德教化治理天下的方式;而將春秋霸主憑藉武力、刑罰、權勢等進行統治的方式稱霸道。
▲漢元帝時王昭君出塞和親,被呼韓邪單于封為「寧胡閼氏」,圖為明人繪《明妃出塞圖》,描繪昭君出塞的情景
但事實上,治理國家必須兼用霸、王兩道,不可偏廢,否則國家必然大亂。宣帝深明此理,「霸王道雜之」正是對宣帝政治的最貼切解讀。
在西域和匈奴問題上,宣帝同樣取得了巨大成功。
蘇武, 漢武帝天漢元年(前100 年)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歷經十九年,於昭帝始元六年(前 81年)返回長安。
昭帝時,匈奴貴族因爭奪單于位連年內戰,開始衰落,由於自顧不暇,對西域的控制也逐漸削弱。漢武帝末,李廣利出征大宛後,開始在渠黎(今新疆輪台東南、尉犁西北)設校尉,進行屯田。漢與匈奴以車師(今新疆吐魯番西北)為中心,展開了對西域的長期爭奪。
宣帝時,侍郎鄭吉領渠黎屯田,後遷衛司馬,使護鄯善以西的南道。神爵年間,匈奴再次內訌,日逐王先賢撣率部一萬餘人投降漢,鄭吉率部接應。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受到重創,漢重新奪回車師。神爵二年(前 60 年),漢在車師都城烏壘城(今新疆輪台東北)正式設立機構,並護車師以西的北道,號「都護」府。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誌著西域正式成為中國的行政管理區。
五鳳年間(前 57—前 54 年),匈奴分裂為五單于,後兼并為南北兩部。南部呼韓邪單于為了求生存,向漢稱臣歸附,並於甘露元年(前53年)遣子入侍。
甘露三年(前 51年)正月,呼韓邪單于親自入長安朝見漢天子,漢宣帝在甘泉宮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宣帝以「客禮待之,位在諸侯王之上」,並頒賜黃金質「匈奴單于璽」,以冊封形式承認呼韓邪為匈奴的最高首領。呼韓邪擔心受到北匈奴郅支單于的攻擊,希望留在保祿塞(今內蒙古包頭西北),為漢保衛邊塞。漢匈結束了近一百年的戰爭關係,進入一個全新的友好相處的歷史時期。兩年後,即黃龍元年(前 49 年),呼韓邪再次入長安朝見宣帝。
此年年底,宣帝病逝於未央宮,結束了二十五年的統治。漢宣帝被後代尊為中宗,意謂中興之主。漢宣帝對內輕徭薄賦、整飭吏治,對外安定邊疆,將西域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眾多功績使得他與高祖劉邦、文帝劉恆、武帝劉徹並列,成為西漢正式擁有廟號的四位皇帝之一。
漢宣帝和他的前任漢昭帝共執政三十八年,踐行漢武帝後期的休養生息政策,政治清明,呈現出「吏稱其職,民安其業」的和諧繁榮景象,後代歷史學家稱之為「昭宣中興」。
從漢武帝發布「輪台詔」到漢昭帝時期的「鹽鐵會議」,再到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從積極有為到休養生息,漢帝國的統治者們艱難地抉擇著歷史的方向。大漢帝國在輝煌與危機轉圜之際的這一次平穩過渡,註定在時空長河中留下悠遠的記憶。昭宣時代,為歷史勾勒出了一個強大王朝的溫和背影。
▌摘自《中國通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卜憲群總撰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撰稿,華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授權合作稿
※想成為學霸?是時候換盞燈了
※彷彿很久以前的某個時候,這個古鎮時光嘎然靜止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