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搜集了3100款App的數據,我發現了安卓用戶的「潛規則」

搜集了3100款App的數據,我發現了安卓用戶的「潛規則」

編者按:本文來自「DT數據俠」(ID:DTdatahero),作者:Yulia Norenko,36氪經授權轉載。

Android如今已經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佔據了 85% 的手機市場。Google Play Store也成為了繼Apple Store後全球最大、最豐富的手機App商店。

我們這項研究的目的在於通過收集、分析Google Play Store里的App數據,觀察它們的特點,為Android環境下的App市場提供一些分析和洞察。

我們把目標集中在了Google Play Store里的11個不同類別的App上,它們分別是:商業、食物&飲料、圖書&參考、旅行&本地、健康&健身、新聞&雜誌、教育、社會、金融、醫療以及娛樂。一共搜集了超過3100款App的描述型數據。

每一款App在自己的詳情頁面都會羅列出詳細信息,我們使用了Selenium爬蟲把這些數據爬取了下來。這些數據包括:App名稱、類別、開發者姓名、是否包含廣告、評價分數、點評數量、大小、裝機量、價格等。

(圖片說明:數據搜集的分類)

健康&健身、旅遊&本地、教育,是三個最常見的類別,分別佔到了我們資料庫中App總數的15%、14%和13%。食物&飲料是最小眾的App類別,大概只有不到1%。健康&健身、旅遊&本地、教育以及金融,四個類別的App佔據了所有App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圖片說明:不同類別App所佔的樣本比例)

在我們搜集數據時,大部分(約58%)的App是免費下載的。然而,其中26%的免費App會帶有內置付費的特點,這種設置會隱瞞這類App的真實價格。內置付費一般是指,在下載了免費版App後,它會要求你在軟體內部購買其他內容,或者付費訂閱。這說明,免費的App更傾向於採用內置付費的模式。

(圖片說明:左-免費和付費App的數量佔比;右-免費App中內置付費和無內置付費的佔比)

一般來說,大部分App的變現模式依然是廣告。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在我們的樣本中,超過50%的免費App都有廣告,相比之下,付費App中只有不到1%會存在定製化的廣告。

(圖片說明:包含廣告的App對比)

而且,一些特定的類別,會比其他類別更容易出現免費的App。在我們的資料庫中,食物&飲料、新聞&雜誌以及社會類的App大多是免費下載安裝的;然而,健康&健身、旅遊&本地、教育、醫療等類別的App中,則是大量付費才能下載的版本。

(圖片說明:不同類別中付費和免費App的比較)

要做一款成功的App並不容易,Google Play Store提供了大量App,競爭激烈,大部分App的命運,都只會被少量下載使用而已。我們發現,有28%的App只被下載了不到100次,74%的App被下載了不到5萬次。那些成功的App,被下載了超過5億次、甚至10億次的是Instagram、Facebook、Google + 以及Google News。

(圖片說明:App的下載量)

這些App的平均評分為4.4分(5分制),大部分App(74%)的評分區間集中在3.8-4.8分之間。

(圖片說明:用戶評分分布)

相比於評分,現在看起來只有很少的用戶會去擬寫App評論。平均來看,只有3%-8%的用戶會在使用App後撰寫評論。我們的分析顯示,下載金融、健康&健身、商業類別App的用戶更願意為App撰寫評論。

(圖片說明:每一百次下載里不同類別App撰寫評論的數量)

下面的箱圖則更清晰地說明了這一點。下載量的評價數的中位數是2.5%,也就是說,每一百次下載,一個App才可能有2.5條用戶評論。這個數字徘徊在0.03%到10%之間,如果一個App每一百次下載能有10條評論,那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圖片說明:下載量比評論數的箱圖)

大部分的付費App都是不貴的,大約在1美元左右,平均價格約為6.9美元,App價格的範疇在0.99美元到399.99美元不等。

(圖片說明:價格分布區間)

一般我們通常會認為,越便宜的App越受歡迎。但在付費App中,實際情況是,2-3美元、4-6美元的付費App比兩美元以下的廉價App更受歡迎。那些超過30美元的昂貴App,受歡迎度明顯下降,而且它們只在Google Play Store中占很小的一部分。

(圖片說明:付費App中價格與下載量的關係)

Google Play Store 還會展示出App的真實大小。2015年,谷歌官方把App的大小限制從50MB提升到了100MB,並且在2016年開始提供App的真實大小數據。

我們的數據中,App的平均大小為17.3MB,不會佔用你手機太多的空間。教育、旅行&本地類的App最占空間,而金融類的App則平均最小。

(圖片說明:不同類別App的大小分布)

我們還發現,在App的大小、評分、下載量和價格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相關關係。令人驚訝的是,價格和評分之間並沒有顯著的相關性,評分與是否包含廣告也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圖片說明:相關性分析)

換句話說,一款App的好壞與它的定價無關,與他是否包含廣告也無關。如果設計的好,用戶是完全可以接受付費的、包含廣告的App的。

(圖片說明:價格和評分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羅永浩未來要燒10億拉新,從子彈辭職的工程師可以號稱原子彈工程師
阿里平頭哥與紫光虎賁,兩個後發玩家如何實現他們的野心?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