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

切腹,這是一種日本武士特有的自殺方式。在一般的說法里,看起來殘忍的切腹在武士眼中猶如徐徐飄落的櫻花般凄美艷絕。武士們用刀切出一條生死分界線,使自己超越了死亡。根據日本人自己的宣傳,切腹的起源相傳為公元989年的一個叫藤原義的惡棍,當其惡行敗露遭到官兵圍捕時,選擇了用刀插入腹部,將腹部一字切開,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兵倒地而死,這可能是日本第一個死於切腹之人。

切腹的盛行則是在鎌倉幕府以後,通常為作戰中丟失陣地而引咎自殺,或不想被俘虜而採取切腹自殺。到了江戶德川幕府以後,在幕府的推動下,切腹亦制度化,成為了武士的特權。除了自殺以外,切腹也用作犯了罪的武士的「賜死」,與其他刑罰相比,「賜死」的自殺可以維護死者的名譽和尊嚴,較為體面。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

近代以來,切腹更被日本人賦予了神話般的宗教地位。

「我將打開我的靈魂,是污濁,是清白,請您自己看。」在古代日本人的信仰中,腹部是人類靈魂和愛情的居所,剖開自己的腹部,就意味著把自己坦蕩的靈魂展示給他人。甚至有人聲稱,以覓死之道詮釋的武士道,自然而然的推崇切腹這種方式。

對於一個有雄心壯志的武士而言,自然的死亡似乎很平庸,不夠熱誠,唯有切腹才是最高尚的行為,也是最動人的哀傷。理論上,武士在切腹之前要先剃鬚理髮,沐浴更衣,穿著白色和服在裝飾肅穆的寺廟中進行。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日本寺廟

切腹的手法有「一字腹、二字腹、三字腹」,還有「十字腹」。切的時候刀法要細緻,不允許腸子流出體外,否則就不夠美學,被稱為「遺憾腹」,有失武士的體面。就是臨死前也得讓自己向前俯倒,不可仰面朝天以免失儀。當然,因為切腹死亡的過程較長,為了讓武士減少痛苦,還有所謂的「介錯人」補刀將武士的頭砍下來。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

那麼日本武士的切腹真的是如此神聖和出於維護尊嚴嗎?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稍微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武士道所宣揚的忠義、名譽,追求死亡等理念,與日本歷史上真實的武士是根本不沾邊的。以「下克上」為風潮的中世日本,武士換主子如換衣服一樣隨意,作為侍從家臣的武士甚至會推翻他們所侍奉的主家。比如著名武士藤堂高虎,與被稱為"天下的副將軍"的伊達政宗並列為"外樣大名中的雙璧",居然侍奉過九個主人!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

▲藤堂高虎

仔細研究史料,歷史上的那些武士切腹也有相當部分是虛假的宣傳。例如日本著名的赤穗事件,四十七名義士被下令切腹,實際上他們只是被斬首的,對外則宣稱是切腹自盡。大多數時候的所謂切腹,是用木刀、竹刀或者扇子,在腹部象徵性的劃拉一下,肚皮都沒破介錯人就手起刀落將切腹者斬首了。當然,對外自然是要宣稱切腹自盡的。這種方式叫做「扇腹」。到了江戶後期,發展到武士直接服藥自殺,死後再介錯,然後對外宣稱是切腹。

由於切腹的過程過於痛苦,所以大部分人根本忍受不了,而如果切腹過程中大喊大叫實在丟盡臉面,於是既能保留切腹的形式和武士的面子,又能減輕痛苦的假切腹就大行其道。隨著德川幕府為了中央集權,不斷動用各種手段削弱各地大名,豪門開始衰敗,服務於領主的武士也開始無家可歸,很多武士淪落為浪人,更有武士為了生存,以切腹為名騙取錢財。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赤穗義士

周作人先生曾一針見血的指出「武士的行為,無論在小說與戲劇里如何壯烈,如何華麗,總掩蓋不住一個事實,武士是賣命的奴隸。」作為封建主的侍從身份的武士,要對自己的主人言聽計從,保持忠誠,並無多少尊嚴可言。那些因切腹而死的武士,無論是自行切腹還是被賜「切腹」,也不過是對封建主的食祿報恩罷了。1963年戛納評委會特別大獎,由日本導演小林正樹拍的電影《切腹》中的台詞更毫不留情的說:「武士的尊嚴,只是裝飾的門面」。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

▲電影《切腹》海報

鎌倉到戰國時代,武士道不過強調主從的情誼,江戶時代也不過強調武士的仁義。到了近代日本,武士道才發展出忠義、光榮、追求死亡這些核心精神。宣稱忠義、以死為榮譽的所謂武士道不過是日本明治以來為了宣揚「愚忠」「盲從」,毒化控制國民思想而發明創造的一種思想。其代表作就是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此書於1899年出版了英文版。這本書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為世界各地人們所閱讀。包括日本人在內,今天人們對於日本武士道的理解和認識大多源於此書。可以說,新渡戶稻造所創造的「武士道」就成了今天日本人所信奉的武士道。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新渡戶稻造

很多學者指出,《武士道》一書似乎並沒有真實地反映出武士的本來面目:「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是與以往的歷史斷絕的一種新武士道」。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新渡戶稻造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向當時的西方「辯護」自己的國家。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

▲乃木希典

明治三四十年代,特別是甲午戰爭後,西方世界對日本抱有相當多負面評價和印象。

1894年11月21日至24日,日本侵略軍在旅順口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大屠殺,兩萬餘無辜中國平民喪生。美國記者以《日軍大屠殺—〈世界報〉隨軍記者關於旅順屠殺事件的報道》為題對此進行了報道:「日本軍隊於11 月21 日進入旅順口,全市居民遭到冷酷無情的屠殺。手無寸鐵的和平居民在他們的家中遭到殺戮,而且斷肢殘體不堪言狀。連續不斷的恣意濫殺一直持續了3 天。整個城市伴隨著駭人聽聞的屠戮和搶掠。

這是日本又退回到野蠻的例證。所有為屠殺事實辯解的借口都是虛構的。文明世界將會隨著對屠殺詳情的了解而感到震驚。」這篇報道在西方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克里爾曼在文章的一開頭便指出:「這決不像日本所宣傳那樣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衝突』,而是一場『野蠻的征服戰爭』;日本已經撕下了它所蒙的面紗,在剛剛過去的四天里把文明踏在了它的征服軍腳下。攻取旅順的故事將成為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旅順大屠殺導致西方世界對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向外界傳達的文明形象產生了懷疑,從而認為日本是「披著文明外衣有著野蠻筋骨的怪獸」。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旅順大屠殺照片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明治日本的一些知識分子紛紛以英文著書辯解,希望向西方介紹日本「優秀特質」。《武士道》一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的,同時期還有《茶之書》、《代表的日本人》等書,無一不是向外界宣揚日本人的「優秀特質」和「大和魂」。

到了日俄戰爭期間,乃木希典率軍進攻旅順口時,強迫士兵進行自殺式的「肉彈攻擊」,用士兵的鮮血和屍體為日軍的勝利鋪平了道路。戰後,日本統治者大肆吹捧士兵的勇武,同時還美化乃木希典,不僅將其吹捧為「軍神」、「聖將」、「皇國軍人的表率」,將乃木編入教科書,廣為宣傳。1906年出版的《肉彈》一書中,更將旅順戰役中的「肉彈」戰術吹噓成了「大和魂」武士道的體現。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世界報》刊登的克里爾曼所報道的旅順大屠殺

這些書籍的出版和宣揚的思想,標誌著「明治武士道」被發明創造出來。正像英國的日本學者張伯倫評論的,「明治武士道的復興是一種『新宗教的發明』。觀念化、精神化、大眾修身術、人生訓。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期間,軍國熱,外國的好奇,與國民性論重疊。」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

此後,武士道又與軍國主義結合起來,成為日本政府鼓吹絕對效忠天皇和對外擴張的精神武器,從而使日本具有更加瘋狂的侵略性和野蠻性。日本國民完全被武士道所奴化。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盟軍宣布無條件投降,1946年,天皇發布《人的宣言》申明自己是人不是神,否定天皇的神格化,這才動搖了明治以來武士道存在的依據和理論基礎,明治武士道宣告崩潰。

戰後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武士道遭到絕大多數日本人的唾棄。以電影《切腹》為代表的一些影視作品也對武士道進行了反思和控訴。但是武士道滋生的土壤依然存在,如果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仍能死灰復燃,這是人們應該警惕的。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李夢陽,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寫於2016-08-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如何挑選新鮮的黃瓜?
雙胞胎竟會有不同的父親?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