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和尚,假尼姑,招搖撞騙,穢亂民間,朱元璋:都給我殺了
文史
10-02
和尚,尼姑是皈依佛教人的稱呼,這批人享受著世俗社會的供奉,傳達者導人向善的理念,大多數時候很受統治者的喜歡。然而,事情總有例外,朱元璋就不喜歡和尚、尼姑。
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西遊記》都成書於明朝時期。這兩本書也不是兩個作者完全原創的,而是根據當時流傳了很久的故事,典故整理而成。兩部書裡邊對和尚的態度均不是很友好,《西遊記》中和尚偷袈裟、調戲女施主;《水滸傳》中和尚偷情,仗勢欺人等等都有不少情節描寫。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種來源於市井的小說更有可能是某些事情的原型流傳下來的。也就是說,元明時期的和尚並不是什麼好人,在老百姓的口碑中也沒那麼好。
朱元璋早期當和尚的時候,也曾遭受過其他和尚的欺負,明白寺廟中也不是什麼凈土。所以,朱元璋對和尚尼姑、道士都沒有什麼好感。還曾經專門正式的下達過一道聖旨。
《御制大誥》:僧尼道士女冠,敢有不務祖風,混同世俗,交結官吏,為人受寄生放,有乖釋道訓愚之理,若非本面家風,犯者棄市。
整個聖旨的意思大概是:和尚、尼姑、道士、道姑這群人,膽敢有不遵循宗教教義,混進民間結交官吏的,為了自己的私利胡亂解釋經文,違背佛道兩家原本教義的,一律殺了,棄市。
從聖旨上能看出來,朱元璋非常痛恨這群人不受法度的出家人。朱元璋出身貧苦,對底層老百姓的生活困苦非常清楚,在震懾影響民間風俗,耽誤生產的事情下手都非常狠。
即便如此,到了明成祖、明英宗年間,還是有不少寺廟侵奪農民土地,迫害來往客商的情況。「一人不進廟」也成了行路人的座右銘。
當然,不僅明朝有和尚尼姑不守法度,南北朝時的曇獻和尚,唐朝的辯機和尚,晚唐的魚玄機,宋明清等各個名人雅士的場所等等,在一些名著裡邊都有體現。
TAG:大嬸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