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乾隆60年清廷舉辦的第二次千叟宴, 70歲以上老人可得多少賞銀
原標題:話說乾隆60年清廷舉辦的第二次千叟宴, 70歲以上老人可得多少賞銀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已是一個85歲的老人,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紀錄,他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弘曆退位,作為太上皇,他在寧壽宮皇極殿舉辦了第二次千叟宴,此時,乾隆已是86歲的老人,60歲的老人與他已有26歲的年齡差距,因此規定,參宴老人的年齡由60歲改為70歲以上,參宴者為70歲以上的王公、百官、兵、民、匠、役等共3056人,另有未入宴、只列名邀賞的5000人。並有朝鮮、暹羅(今泰國)、安南(今越南)、廓爾喀(今尼泊爾)四國參加賀禮的使臣。
席位的布置是王、貝勒、貝子、公、台吉、一二品大臣在殿內,外國使臣在殿廊下,三品官員在丹陛甬路旁,四品以下官員在丹墀左右,拜唐阿、護軍、馬甲、兵、民、匠役等在寧壽門外。
屆時太上皇、皇帝同御皇極殿。奏樂、行禮、進茶、進酒、進饌儀式略,所不同者為賜酒時太上皇召90歲以上的老人及王公、一品大臣至寶座前跪,太上皇親手賜卮酒,並命皇子、皇孫、皇曾孫、皇玄孫在殿內給王公大臣行酒,侍衛等給百官及眾叟行酒,進饌時演承應宴戲。
宴畢,太上皇及皇帝還宮,管宴大臣分別頒發皇家賜予的詩刻、如意、壽杖、朝珠、繒練、貂皮、文玩、銀牌等各不相同的賜物。並賞給106歲的老民熊國沛、100歲老民邱成龍六品頂戴,賞90歲以上百歲以下老民兵丁等七品頂戴,以顯示清廷的「優老」政策。最後眾叟至寧壽門謝恩,行三跪九叩禮。千叟宴耗費巨大,可以想像。宴後賞賜更直接耗費巨額銀兩:與席的無職銜老人,從70歲到90歲以上,每長五歲為一個檔次,分別各賞10兩、15兩、20兩、25兩、30兩養老銀牌一面,憑此信物可在其所在地衙門支取養老費用。
乾隆御賜養老牌
「御賜養老」牌由乾隆親自設計並督造,聚集了內務府一流宮廷造辦師,用清廷最具成色的大內庫銀鑄成,此舉意在尊老養老。「御賜養老」四字由時任軍機大臣兼大學士的阿桂書寫。
TAG:知史懂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