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最好的教育,是不急著讓孩子說「對不起」 | 伴讀

最好的教育,是不急著讓孩子說「對不起」 | 伴讀







文章授權轉載自 |「爸媽精讀」公眾

號(ID:bmnfrc)


主播 | 周茜雯


實習編輯 | 宋詩珩


欄目主持 | 杜潤楠




1


「偽禮貌」,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跟朋友逛街,路上遇到一件特別糟心的事。

 


當時正好在市中心,等地鐵的人很多,大家站在等待區排隊,原本相安無事。


 


後來一對母子過來,小男孩可著勁兒往人堆里竄。


 

媽媽就跟在他身後,一邊笑著說:「你這孩子,別亂跑啊。」一邊若無其事地跟著孩子一起插隊。


 


站在他們後面的小姑娘提醒了一下,她揮揮手說:「對不起啊,孩子還小,不懂事。」接著就掏出手機,理都不理。


 


上車後,他們正好坐在我們身邊,朋友掏出手機玩遊戲時,小男孩一下子被吸引過來。

 


一開始倒覺得沒什麼,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小孩扯著朋友的衣服說:「阿姨,你能不能往這邊來點,我都看不到了。」


 


朋友很莫名其妙,看了小孩母親一眼,對方一點反應都沒有。結果小孩看朋友沒關注他,一下子搶走了手機。


 

朋友下意識把手機拿回來時,小孩把手機甩到地上,撿起來一看,屏幕中間出現了一道裂痕。


 


男孩媽媽這才放下手機說:「對不起啊,小孩子不懂事,你別往心裡去。」還用力推了推兒子:「你又在鬧什麼,快跟阿姨說對不起。」


 


小孩無所謂地聳聳肩:「對不起,行了吧。誰讓你不給我看的。」

 


可能是害怕賠償,朋友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對方就趁著車到站,拉著孩子沖了下去。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自我意識建立的階段,規範孩子的行為,教孩子承擔犯錯的後果本該是父母的責任。


 

因為個人利益或是想逃避懲罰,導致孩子每次行為失誤後,就簡單地說聲「不好意思」「對不起」就完事,以至於孩子以為,「對不起」三個字可以為一切的錯誤買單。


 


時間長了,孩子習慣了仗著自己年齡小,遇事就用「對不起」做擋箭牌,這種「偽禮貌」,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2

 


只會道歉的孩子,也只會犯錯




鄰居家的孩子,是出了名的小霸王。


 


一開始,他還只是小打小鬧,如果對方家長衝過來,他家人就道個歉,說孩子小,不要放在心上,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事情稍微嚴重些,父母生他的氣時,他只要肯主動說對不起,那就完全不會挨罵了。


 


兒童節那天,小區里舉辦繪畫比賽。小霸王和父母一起去參加,結果只拿到一個參與獎,而那個第一名的孩子,卻得到了智能型小機器人。


 


領完獎退場時,小霸王想像以前一樣,把機器人搶過來。沒想到竟把那孩子推下了台,對方頭部著地,當場就摔暈過去。


 


小霸王的父母嚇傻了,而那個始作俑者卻一副毫不害怕的樣子,還想著如果父母要罵他,他道歉就是。


 


我們總是說,孩子品性不好,總是惹事,卻忘了屢教不改的背後,是孩子的錯誤意識出了岔子。


 


孩子都很聰明,從你的反應中他就感覺到,自己的做法需不需要改正。只要不會對個人造成任何損失,那他不僅不會變化,反而越發肆無忌憚。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只關注於孩子的行為漏洞,一犯錯就急著讓他們說對不起。


 


對孩子來說,那句「對不起」只是平息父母怒火的工具,而不是犯錯後的承擔。


 


後果就是,你的氣消了,他的錯還在,而且周而復始。


 


如果父母的責任意識,只停留在分辨是非的表面,雖然看起來很有禮貌,但孩子會有樣學樣,成為一個言語的巨人,責任的逃兵。


 


3


教孩子認錯,而不僅僅是說對不起




我們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的成長,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正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避免犯錯,也不是讓孩子學會道歉,而是讓他們學會一種好的行為,明白一個做人道理。


 


就像你只是逼孩子道歉,那孩子就會浮於表面,給你營造一個「偽禮貌」的假象,但對人格的塑造,毫無作用。


 


學會認錯的第一點,就是理解自己的錯誤,知道自己錯在哪兒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主動幫助孩子,告訴他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先接受現實,再告訴他為什麼錯了,錯在哪裡,在引導中樹立起規則意識。


 


這是鼓勵孩子正確面對錯誤行為的基礎,也是原諒孩子的基礎。


 


二步:學會承擔,為行為後果負責


 


聰明的父母都知道,為孩子擋風擋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責任感,能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學會給孩子留一些「後果」去承擔。


 


比如說,孩子弄壞了別人的東西,可以讓他做點事幫忙賠償,那他以後弄壞東西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降低。


 


第三:學會復盤


 


每一次的錯誤,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長。


 


事情過去之後,鼓勵孩子去總結思考。


 


在情緒穩定的狀態下,再把事件回顧一遍,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從中認識到規則秩序;另一方面,孩子也會牢記在心,主動管理自己的行為狀態,真正了解到,錯在哪裡。


 


沒有天生的壞孩子,想要孩子分辨是非、有責任感,父母就必須做到有規則意識、懂承擔。


 


智慧的父母,從來不害怕孩子犯錯,也從不會逼著孩子說:對不起。




作者簡介:一木,富書籤約作者,90後教育工作者,喜歡讀書,更喜歡嘗試一切有趣的事,堅持寫走心的文字,做溫暖的人,微博@一木EMU,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新學期,蘇霍姆林斯基的10句教育箴言,值得一讀再讀!(內附贈書活動,快來搶) | 啟事
20個能幫人保持快樂的習慣,新學期送給老師們! | 開學季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