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正解「煩惱即菩提」

正解「煩惱即菩提」

文:澄海

要研究禪宗,要想明心見性,《金剛經》與《六祖法寶壇經》非詳細精讀不可。你說要明白見性、要開悟,那就必須依據這兩部經典來印證,你偏要以密宗的論典來說禪,這是南轅北轍啊!

沒有錯,你想對禪道有基本的認識,那就建議從《楞伽經》、《大乘起信論》開始,漸及《維摩詰經》、《圓覺經》、《法華經》及《楞嚴經》,然後再涉祖師語錄、燈錄。

如果要求簡約,建議你把耕雲老師的《安祥集》配合《六祖法寶壇經》合併詳讀,就可以讀出真味,這是千載難逢的機緣,真實不虛的實證經驗。

禪門是行門,不是解門。知得的要化為行動,陽明先生從此悟入,才有「知行合一」的創見。從實踐中體會正見,從正見中深刻正受。

《壇經》的每句話,精讀後化為行為,行為的驗證可以加深正受,沒有正受的慧解脫,是義理的文字禪,不是剔起便行的六祖禪,這個分際很重要。

「煩惱即菩提」這句最常被人引用,但識得真趣的很少。一般人習慣於文字的慧解,以為碰到煩惱,只要提起智慧來解決,解決了煩惱就是智慧,就是菩提。解決不了呢?反正煩惱與智慧不二,就放下吧!坊間就是這個味道,碰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解決了沒有問題,解決不了問題就放下它,等以後再解決,不然就忘記它。

這是理性的「煩惱即菩提」,客觀而冷靜的面對問題,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公認解決問題之好方法。這樣養成健康的心態,建立的理智讓人生通暢。

以下是一位禪師的見解:

煩惱即菩提;此句出自《六祖壇經》……六祖惠能將這句話做了衍申:「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大意是:前念如果執著境界,對所面臨的環境產生好或壞、有或無等等反應,那就是煩惱;如果念頭一轉,下一念離開前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執著、計較,這就是智慧。(《公案一百》)

這段話是標準的世法,不背常情、常理的話,人人聽得懂;但是佛法雖然不離世法,卻有「向上一路」要提升的;這些見解畢竟不是六祖的真義。

我們現在把前念、後念改為一念,那麼六祖那段話就變成:「一念著境即煩惱,一念離境即菩提」,就更清楚的說明這位禪師的批註,他把前念、後念解釋做一念了。如果我們再衍申:「念念著境即煩惱,念念離境即菩提」,破綻就出現了。我們日常生活念念不停,稍不注意,或心力稍微不振,就不斷的陷在煩惱與菩提掙扎之中不能自拔了。

他知道這樣的解釋不完滿,所以他又補充:

乍聽之下,似乎離開煩惱就可得到菩提;其實,煩惱和菩提並無不同。這些都是心的作用。如果心中有計較的念頭,那就是煩惱;如果心中沒有計較的念頭,但仍然活動,照樣起作用,這就是菩提。(《公案一百》)

這是標準的唯心論,是心理學、哲學的範疇,如果運用不當,就會產生非常可怕的結果。他在這句的後面,說出的話是非常可怕的:

有智慧的人,隨時隨地過得輕鬆自在;有智慧的人,即使強敵當前也不會感到恐懼。有力量戰鬥就勇往直前,如果被逼到死路,不戰也得死,此時智者既不會恐懼,也不會煩惱。因為,既然非死不可的時候到了,恐懼也沒有用。這裡有兩個重點:第一,世界上沒有一不得了的事;第二,世界上沒有非我不可、非你不可的事。(《公案一百》)

這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的結論啊!二十世紀的殷鑒不遠啊!希特勒德意志人最優秀說、日本大和意識優越論、宗教的基本教義派……哪一個不是這種強烈的唯心論,不容別人的意識型態所引起的浩劫?

他嚴重的曲解了六祖的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禪不可說,一說就錯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