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超越消費

超越消費

作者:卡羅琳?布雷澤


Caroline Brazier


 


 


推薦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根據佛教對人類心理進程的理解,人類普遍的傾向是通過一種執取的過程來迴避自己遭遇的現實威脅,這些威脅是貪執的過程中所固有的。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加措活佛





作者介紹:


卡羅琳?布雷澤(Caroline Brazier )是塔里基中心轉移療法培訓課程的負責人,著有六本關於佛教和心靈療法的著作。


 


佛教徒對意識領域的研究已長達2500多年;而專職的心理療法只有一百多年,兩者的理論交流與整合則是近來的事。


二者的對話豐富多彩,這並不出乎意料,因為首先佛教和心理療法都關注心理過程;另外,這兩個複雜的理論體系都有其相應的哲學理念作為基礎,差異使對話充滿趣味。


 


如同瑪麗?米奇利(Mary Midgley)所提出的[1],哲學探究隱藏於社會與思想體系表面之下。信仰類型及其相應的世界觀創造了思想根基,人們對日常現象和行動的認知藉此產生,我們就是這個行動的執行者。基於這個不可見的觀念,人際互動與決策將會受制於我們所佩戴的有色眼鏡。當我們的哲學立場不管是在倫理還是邏輯上都產生失調,日常生活也會隨之紊亂。


 


對治療行業的從業者來說,其注意力可能會聚焦於方法論和理論模型,但方法的固有價值基礎中的潛在假定,可能比我們意識到的更具意義。奈何這種價值基礎卻常被忽略或以為理所當然。


 


心理學的佛教模型


   


佛教尤為關注人們習以為常的思考和感知過程。我們可以將通常的意識理解為:精神被迫進入了一種形式上的束縛,而這由過往經驗的習慣力量形成。按照這一理論,意識的形成就是尋找到,或是機械地依附到能夠自我確認的經驗上。因此,一個循環過程產生,被感知的客體與正在感知的主體息息相關,客體世界成為主體個性的反射,被個人喜好的濾鏡選擇性地看待。這種建構身份的篩選,導致了選擇性的注意和扭曲的感知。通過這種依附,我們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也無意識地屏蔽了另外的東西。


 


這個心理過程的模型提示我們,心理構成取決於我們與所生活的外圍世界之間的關係。換言之,我們是因畏懼而趨入了習慣性的模式。只有通過認識和面對這些恐懼,才能開拓我們的視野。佛陀為我們描述了[2]他是如何在古印度的森林裡戰勝了自身的恐懼:他在聖地附近坐卧、行走,而那裡潛伏著森林中的神靈。通過充分地體驗怖畏,禁止自己以任何方式逃避,他打破了慣有的思維模式,為證悟創造了因緣條件。


 


佛教心理學[3]為心理治療師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綜合模型。一方面,該模型建立在我們對存在定位的認同之上。它的基本假定是:關於生命的脆弱和必死命運的知識,毫無疑問是構建健康心智的基石。另一方面,它為我們展示了心智如何在認知和行為的基礎上建立起來,而這些認知和行為則來自我們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建立的模式。這個模型是動態的。在觀察和命名世間萬物的每一個循環過程當中,心智的結構被重新創建,它產生於人的思想和行為。就這樣,佛教心理學將西方心理療法中看似孤立的領域整合到了一起。在與世界觀的護持產生相互作用時,心理動力學也被不斷刷新;反之,認為行為和在對行為的反應中產生的思維模式又重建了自我意識,按照這種理論,就是一種保護性的謬見。


 


按照上述模型,生死問題不是什麼需要迴避的事。精神危機來自於我們為締造安全而做的無用的努力,我們總試圖通過否定現實來實現這種安全。即使承認不可逃避,人們卻仍貪執長生不老,妄想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成為特例。他們用日常經驗製造出一種恆常的幻覺,通過將熟悉之物作為身份標誌,逐漸使自己禁錮在財產、物質和心理的堡壘中。


 


消費的根源


 


根據佛教對人類心理進程的理解,人類普遍的傾向是通過一種執取的過程來迴避自己遭遇的現實威脅,這些威脅是貪執的過程中所固有的。在佛教的解釋中,當面臨受威脅的處境時,人們會對某種事物產生一種充塞心智的渴望。這通常都為一些令人愉悅的事物,同樣也可能會是某種不可抗拒卻不那麼愉悅的東西。如此,感官對意識產生了強有力的轉移。我們稱這些感官的執著為三毒:貪、嗔、疑(譯者註:我們通常所稱的三毒為貪、嗔、痴,但原文中所用的ambivalence應為疑,故按作者原文在此翻譯為貪、嗔、疑)。反應模式就在這種轉移中誕生了,正是這些模式使人開始將性格或身份作為自己的特徵。


 


以這種理論視角,我們可以看到在即存的恐懼和渴求模式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這並不奇怪。當我們感覺不快樂、焦慮或恐懼時,傾向於用一些可獎勵感官之事來自我安慰。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贊同這種做法。而佛教對此過程的認知方式則徹底得多,並且視這種感官渴望為其他精神痛苦的根源。擁有和佔有的動力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以自我認可的形式塑造了個人、種族和國家的身份。


 


甚至我們對語言的應用也是一種執取。我們無意識地將意義和身份附加在客觀世界上,按照個人對事物的感覺來面對它。執著的過程即開始於我們描述事物和選擇詞語的方式。人們給世界貼上標籤,委婉地宣示自己的所有權,將對他們有意義的人和物鏈接到自己的故事裡。


 


貪執的問題在從個人心理到國際範圍的每一個層面上都有體現。尤其能看到這種保持身份的循環正對社會造成巨大的破壞。現代社會貪慾日益增上,人類對物質資源的需求激增,以及建立在消耗性商品需求增長上的經濟,都滋長著這種貪慾。這種依賴持續增長的愉悅消遣獲得感官舒適的傾向漫無止境,且被商業需求所助長。


 


這境況本身僅僅是人類無明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全球資源的消耗,以及因某些群體的過度開發引發的不平衡,都對現世安穩和生態系統形成越來越大的威脅。過去的五十年里,我們看到世界陷入了一系列的危機,其中有很多,至少部分是為上述這些力量所惡化。雖然這些都沒有發展成人們所擔心的世界末日,卻促進了間歇性而無處不在的焦慮氣氛。無論是戰爭、氣候改變還是資源耗盡,一種持續的毀滅恐懼已瀰漫在集體心理中。除此之外,二十世紀後半葉中成長起來的我們理想的生活品質,似乎已不可能再無休止地繼續。很明顯,目前的生活方式不可持續發展,最終我們所期待的增長也難以為繼。


 


生存在這種不斷重複的威脅模式里,集體情緒仍趨向於關注物質幸福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個體生活遵循著各自的軌道,與此同時在更廣的層面上,發達國家的消費在增長,不平等現象在加劇。就像那本突破性的著作《精神層面》(The Spirit Level)[4]中所指出的,這種不平等本身會導致更多的社會混亂和痛苦。從國際上看,一些國家為了掠奪他國物質資源,已經引發了衝突和不穩定。


 


就這樣,這種以犧牲他人為代價的增長模式逐漸根深蒂固。關愛他人的倫理道義被自我成就和獲取的道德觀所取代。無論新聞中提到何種資源,都會刺激從利他主義理想向自我保護的轉變,感官需求在消費主義的增長中被利用——這是集體威脅感的表現,這種威脅感本身在受驚的富人間蔓延。不平等的產生,抑或資源稀缺直接引發的衝突,都反過來導致了進一步的社會困境。有時在某種程度上,很多人意識到了現行的發展軌跡行不通,但質疑被壓制,因為對持續的企業成功的需求主導著人們的思想。


 


執著的衝突


   


感官的執著通常表現為渴求和消費,同時也會表現為衝突與憎恨這種負面形式。它們是「自我保護」這枚硬幣的兩面。負面執著在心理層面上表現為衝動性的憤怒和怨恨,往往在人際關係中或特定環境下發生。陷於負面執著的人無法自拔,會一直耽著於消極的情緒,並用各種情節和聯想將其穩固,辯護和保衛著他們的敵意。


 


在全球層面上,負面模式的執著則表現為偏見、濫用和鬥爭衝突。感官執著構建了「身份」這一使自我感覺刀槍不入的保護殼。負面執著則趨向於創建排他的小集團或國家。民族主義是一種恐懼的表現,繼而演變成為負面的執著。


 


不同的視角


  


佛教心理學對執著和自我創造的過程給予了一番分析,也指明了一條轉化路線。佛法修行,就是在這種理解之上去處理過程中的種種具體細節。佛教中的某些修法,關注於解構以這種方式建立起來的觀念聯繫,其他的修法則更關注那些不太有條件性的經驗層面。


 


在一些早期文獻[5]的提及中,佛陀已實踐了對恐懼的探索:他走進森林,停留在令人怖畏之地。他沒有屈服於生理和心理上逃離的渴望,而是誓不起座,直至能夠面對和全然體驗最初的感受。這次實踐導致了那晚他的開悟。佛陀的例子說明:即使面臨恐懼,只要我們以深度的誠實去面對,靈性和心理上的突破就會發生。在最大的威脅面前,解決之道不是來自行動,而是寂止。


 


無論對個體還是集體而言,允許我們的恐懼浮出水面,抵制強迫性的消費慾望,就可以令我們自由。若受錮於習慣性的觀念和對財物的執著,寂止就無從談起,紛亂的烏雲會蒙蔽我們的心識。不被佔有慾所困才能窺見真正的自由,而這又來自於敏銳的專註力和脫離對事物的渴求。儘管會感到不安,好奇心和去體驗的邀請仍在指向一條通往擺脫之路,尊敬其他領域的神秘,為在不同的理論模式中交匯創建了背景。


 


對於個人而言,這意味著走出教養和生活模式所轄的舒適區,用一種佛教的治療方法探索並挑戰定式思維。在集體層面,則意味著對權力、規則和興趣等假定的質疑。有了以他人為導向的心態,陌生人便成為了新的存在方式的引導者[6]。這種歡迎的態度使我們得以接受各種可能,而在以往看來這絕無可能。


 


當然,這種心態似乎也會招致風險。的確如此。但缺乏風險的生活是一潭死水,實際上更為危險。佛陀離開了舒適和安全的家,開始了他的旅程。孩提時居住過的宮殿已成為監獄,靈性的追尋始於他與病、老、死三種苦難形式的不期而遇。從那時起,他接納了令人恐懼和不安的體驗,認識到那是一條靈性轉化之路。


 


因此,佛教的解決方式是引入直面的態度,以及一種超乎於治療界中所定義的誠實[7]。這種面對方式超越了身份和共性,不僅承認人類共有的仁慈,也承認我們所共有的弱點。「攫取」經驗作為安全網的渴望一旦被抵制,一種非同尋常的遇見便會發生。人性雖然不可避免地陷入執著的循環,了解真實外境的願望仍是最根本的理想。哪怕無法絕對實現,也為成長提供了另一種方向。


 


拒絕去積累的誘惑,挑戰了輪迴[8]中的世俗智慧。通過眼與眼、心與心之間沒有阻礙的遇見,我們擁有了改變的可能。


 


文章來源:


http://buddhistpsychology.typepad.com/my-blog/beyond-consumption.html


 


智悲翻譯中心


翻譯:圓智


一校:秋揚旺姆、噶瓦多傑


二校:圓陽、圓因


終審:劉奕





將我們標註上星標


從此不再走失在人海中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有緣請加我個人微信



長按上圖二維碼即可添加


公益網店


長按識別



所有盈利用於藏地

失學兒童的教育



網店地址:jiacuohf.taobao.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到達我們的微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措上師語錄 的精彩文章:

找回自己的本初
解決難題?科學不易

TAG:加措上師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