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十一貝子: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影子替身

十一貝子: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影子替身









電影《影》海報






1 替死者



張藝謀先生導演的新片《影》講述了一個權臣替身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日本導演黑澤明的名作《影子武士》,但實際上二者差別很大——《影子武士》是一部戰爭片,以日本戰國時代武田信玄與織田信長爭霸的真實歷史為背景,而《影》則是一部完全虛構的武俠片。




與《影子武士》相似,

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關於帝王將相替身的記載。




春秋時期昏庸的齊襄公有一次在外面打獵,大臣公孫無知等發動叛亂,包圍了行宮。

一位名叫孟陽的官員偽裝成襄公的樣子

,坐在床上,被叛軍殺死。公孫無知檢查屍體,發覺不是襄公真身,於是繼續搜尋,在門下找到襄公本人,把他拉出來殺掉。



一百多年後,齊國又出現一次君主的替身。齊晉兩國在鞌地(「鞌」同「鞍」,今濟南長清)激戰,齊頃公親臨軍陣,卻因為輕敵而被晉軍殺得大敗,只得倉皇逃竄,晉軍緊緊追趕。

途中齊頃公與大夫逢丑父互換衣冠

,不久就被晉國大將韓厥包圍。逢丑父十分鎮定,聲稱口渴,令旁邊扮成侍從的頃公去打水,頃公乘機脫身。




晉軍俘虜了逢丑父,押往大營,以為抓到了齊國國君,歡聲雷動,卻被統帥郤克發現是冒充的,氣得想殺了這個替身。逢丑父臨刑前振振有詞,說自己代替主公赴難,是個大大的忠臣,應該受到尊敬而不是被殺。郤克覺得有道理,居然真的赦免了他。






《楚漢相爭》連環畫中的紀信替身出降畫面




漢高祖劉邦麾下有一位將軍名叫紀信,身形面貌都與劉邦相像,很早就追隨劉邦起兵抗秦,參加過鴻門宴。後來楚漢相爭,項羽兵圍滎陽,劉邦全軍陷入絕境。

紀信主動獻計,自己扮作劉邦,坐在龍車上出東城門投降

,劉邦本人與其他部將從西門逃走。項羽發覺上當,質問何人冒充漢王,紀信坦然自報姓名,項羽大怒,令兵士投擲火把,將紀信連人帶車燒為灰燼。劉邦建立漢朝後,特地將紀信的故鄉設為安漢縣,並在滎陽立墓祭祀。







滎陽紀公廟




歷史上這些真實的替身幾乎如出一轍,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代其主公慷慨赴死。中國古代主流話語體系將他們視為忠義的象徵,大力褒揚。比如歷代王朝曾對紀信屢加封號,宋封「忠祐安漢公」,元封「輔德顯忠康濟王」,明封「忠烈侯」,中原地區的許多城隍廟都將他奉為城隍老爺。




古代歷史演義小說中也經常出現類似的替身情節。比如《楊家將》描寫宋太宗遠征遼國,在幽州城被圍,遼主在金沙灘擺下一個雙龍會,邀請太宗會談。

宋朝大將楊繼業的長子楊延平與太宗長得比較像,便穿上龍袍,代太宗赴宴

,次子二郎楊延定扮成八賢王趙德芳隨同前往,其餘諸子護衛。一場惡戰之下,楊家兄弟大半陣亡,十分慘烈。




至於《影》片頭提到的那種為了防備刺客而常設的「影子」替身,在真實的歷史中極少出現。

秦始皇生性多疑,總是擔心有人謀害自己,出巡時經常在所乘御車之外另設一輛副車,以混淆真假。

韓相後裔張良曾派力士在博浪沙埋伏,以大鐵椎襲擊秦始皇,結果誤中副車,功敗垂成。但史書中並未交待副車上有沒有秦始皇的替身。






2 傀儡與替僧替道




歷史上有一些統治者的替身屬於特殊情況下的權宜之計,倒是與危險無關。比如東漢末年曹操自封魏王,以丞相的身份把持朝政,《語林》記載南匈奴單于乎廚泉派使者來許都覲見天子,同時請求參見魏王。

曹操覺得自己長得不夠精神,便令著名的帥哥尚書崔琰冒充自己來接見匈奴使臣,本人卻假扮侍衛,提刀站在旁邊。

接見結束後,曹操派人去打探使臣對魏王的印象。使臣說魏王確實很有氣派,但旁邊那個提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大吃一驚,便派刺客中途趕去,殺掉使臣。曹操對崔琰這個臨時的影子也很忌憚,後來找機會將他賜死了。唐代學者劉知幾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表示懷疑,認為是後人為了刻畫曹操的奸詐而故意編造出來的段子。




電影《影》中關於「影子」的涵義有兩重:武士境州是都督子虞的影子,平時以子虞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沛國君主在朝堂上形同傀儡,從權力的角度看,其實是子虞的另一個影子。




如此說來,中國古代有很多傀儡皇帝都是實際掌權者的影子。




曹操長期把漢獻帝當影子

,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兒子曹丕繼承了魏王的位置,就將獻帝一腳踢開,自己正式登基做皇帝。可是魏朝很快又被司馬氏掌控,曹家子孫也淪為影子,性情剛烈的少帝曹髦不甘屈辱,親自仗著寶劍,登上御輦,率領幾百個衛士和僮僕衝出宮門去討伐司馬昭。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帶著幾千人前來堵截,部將成濟將曹髦一矛刺死。事後司馬昭匆忙趕到,撫著曹髦的屍體痛哭流涕,還殺了成濟頂罪。







《三國演義》連環畫中曹髦討伐司馬昭的畫面




東魏時期,

權臣高歡將孝靜帝元善見立為傀儡皇帝

,當時首都鄴城有一首童謠唱道:「可憐青雀子,飛來鄴城裡。羽翮垂欲成,化作鸚鵡子。」意思是原本可以扶搖於青雲之上的皇帝變成籠中學舌的鸚鵡。後來高歡的兒子高洋篡位,直接殺害了孝靜帝。



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光緒皇帝只是一個擺設。

光緒想擺脫束縛,變法圖強,結果戊戌一夢,徹底淪為影子,亦步亦趨,毫無自由可言,只能鬱鬱而終。




古代另有一種特殊的替身與宗教有關。




明代《萬曆野獲編》記載,

元明兩朝的皇帝和宗室貴胄、豪門勛戚既想得到神佛庇佑,又捨不得放棄榮華富貴,便找一個幼童代替自己出家為僧。

據說北京海會寺是明穆宗替僧的修行之所,而明神宗的替僧法號誌善,在北京西南的承恩寺住持。明光宗崇信道教,令道士史和訓替代自己在泰山西北的五峰山出家修道。




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清代,傳說順治、雍正諸帝都有替僧代為出家,康熙年間泰山道士黃恆錄、胡成連均為滿清王公重臣的替道。《紅樓夢》第二十九回寫賈府去清虛觀打醮,提到其住持張道士「是當日榮國公的替身兒」,正是現實世界的寫照。




中國古代還有一項「燒替身」的民俗

,一般是因為小孩患病,家人以紙或布紮成人形,上寫病童姓名,在神像前焚化,相當於將替身獻給神佛,以祈求平安。這種習俗的本質其實與替僧替道是一樣的,只是不用真人而已。






3 鐵面人




西方古代歷史上很少類似的替身記載,最著名的一則故事是關於「太陽王」路易十四替身「鐵面人」的傳說。




十八世紀啟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著《路易十四時代》記錄了這個故事最早的一個版本:一個高大英俊、面戴鐵罩的青年人於1661年被押送到法國聖瑪格麗特島上,後來他又被送到巴士底獄,在獄中度過了大半生,其間一直享受優厚待遇,但終身不得以真面目示人,也從未吐露過自己的身世,直到1703年在獄中死去。




這位鐵面人是否真實存在過,究竟是誰,歷代眾說紛紜。法國小說家大仲馬《三個火槍手》系列第三部《布拉熱洛納子爵》借用了這個傳說,描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有一個孿生弟弟,名叫菲利普,一出生就被其母扣上鐵面罩,關進巴士底獄。三個火槍手之一的阿拉密斯從獄中救出菲利普,並制定了一份大膽的計劃,試圖綁架路易十四,將他當做鐵面人關在獄中,

讓菲利普替代他成為國王

,卻被主人公達達尼昂識破機關,最後沒有取得成功。







《鐵面人》1977年版電影海報




「鐵面人」故事多次被搬上銀幕。1977年邁克·內威爾導演、理查德·張伯倫主演的版本(The Man in the Iron Mask)堪稱經典,情節顛覆了大仲馬的原著,說路易十四荒淫無道,達達尼昂與三個火槍手聯手找到其孿生弟弟菲利普,悉心培訓,教他擊劍、騎馬、跳舞,以及一切宮廷禮節和國政事務,最後在盛大的典禮上成功地以假亂真,變身為國王,而路易十四本人則被戴上鐵面罩,關在聖瑪格麗特島的黑獄中度過餘生。




1998年蘭道爾·華萊士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電影《鐵面人》更為中國年輕一代觀眾所熟悉,基本內容大致與1977年那一版差不多。




古代的替身故事虛實難辨,而現代的政治領袖確實有使用替身的情況。

據說納粹元首希特勒就擁有三名長相酷似其本人的替身

,外號分別叫小威利、老俾斯麥和布齊,平時住在不同城市,經常代替希特勒去出席一些危險或相對次要的政治和軍事活動。希特勒多次躲過暗殺,與替身們的分擔有密切關係。甚至有人認為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地堡中自殺身亡的也是一名替身,希特勒本人逃到南美並隱姓埋名生活了二十年之久。




另外有文章披露,斯大林和蔣介石也都有過替身,但具體真相如何,頗為撲朔迷離

,給後世的文學和電影創作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






4 俠之影者




武俠小說最喜歡「影子」替身這類題材,金庸先生的著作中就曾經多次運用這個橋段。




武俠人物往往擅長易容術,喬裝改扮冒充他人是家常便飯。《天龍八部》中的阿朱曾經扮演過許多角色,還將段譽扮作慕容復,無不惟妙惟肖。《倚天屠龍記》中的丐幫幫主名叫史火龍,因為練功走火入魔,隱居修鍊。後與武林公敵「混元霹靂手」成昆連對十二掌,重傷而死。

成昆和弟子陳友諒偶然在山西解縣亂石岡遇見一個名叫癩頭黿劉敖的毛賊,發現他與史火龍長得很像,便將他帶走,化妝一番,偽裝成史火龍返回丐幫總舵

,成為陳友諒發號施令的傳聲筒。這個假幫主完全是一副膿包形象,不堪一擊,後來被黃衫女子和張無忌識破,一把揪出。







《笑傲江湖》插圖




另一個的替身出現在《笑傲江湖》中。魔教教主東方不敗為了習練《葵花寶典》,自宮練氣,性取向大變,痴戀粗豪男子楊蓮亭。楊蓮亭執掌教中大權,知道東方不敗無心教務,一心只想潛居,

便找了一個替身冒充他充當教主

,天天接受教眾叩拜。任我行與令狐沖、向問天、任盈盈一起登上黑木崖復仇,見到教主坐在成德堂寶座上,還以為便是東方不敗本人,結果一動手,發現他連一枚銅錢都避不開,便知是個冒牌貨。




《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與乾隆私生子福康安是親叔侄,面貌幾乎完全一樣,旁人很難分辨,

在《飛狐外傳》中陳家洛曾經扮作福康安

,去安慰臨終前苦思情郎的馬春芳。




與鐵面人類似,孿生兄弟最適合當替身。

《射鵰英雄傳》中「鐵掌水上漂」裘千仞的哥哥裘千丈武功平常,平時喜歡假冒他弟弟

,到處招搖撞騙。不過此人擅長魔術戲法,居然能讓全真七子都信以為真。




《俠客行》主人公石破天與石中玉是大俠石清與女俠閔柔的一對雙生子。長樂幫因為無人願意出任幫主,接受賞善罰惡令去俠客島赴死,便擁立石中玉為幫主。石中玉後來逃走,

長樂幫又找到相貌一致的石破天,讓他作為石中玉的替身來當這個幫主

,為了逼真起見,還在石破天身上弄出與石中玉一模一樣的傷痕——這個類似的細節也出現在《影》中。






5 影子與真身




繞了一大圈之後,再回來說說《影》這部電影。




《影》的朝代背景非常模糊——「沛國」是西漢諸侯國的名稱,而「炎國」是商代末年至西周的一個小國,春秋初葉改稱郯國,片中的沛、炎二國與之並無關聯。作為一部武俠片,畫面充滿淋漓的水墨之氣,情節驚險曲折,既有古龍小說的詭譎奇變,也不乏權謀與情愛。

一人分飾二角的主演鄧超在首映式上說,這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







《影》主演鄧超、孫儷與觀眾見面




無論歷史上真實的替身,還是小說、電影中虛構的替身,絕大多數都是真身的附庸,沒有獨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識,也沒有人會關注他們的感受,而《影》卻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全程從「影子」境州的視角進行講述。




境州八歲時被子虞的父親作為家奴收養,成為子虞的替身。境州並不願意扮演這個角色,三次逃亡,三次被抓回,毒打,囚禁,他的內心卻始終沒有降服。直到見到夫人小艾之後,境州萌生愛意,這才放棄逃跑的慾望,心甘情願地為子虞效力。




境州代替子虞約戰楊蒼,在明知勝算不高的情況下,仍毅然前去決鬥,不是出於忠義,也不是出於喪失自我的麻木,而是為了小艾和母親,為了有機會重新做回自己。




命運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在子虞和沛王眼裡,他永遠都是一個影子,也是一枚任人擺布的棋子——子虞對沛王說沒有真身,哪有什麼影子——這話其實也是說給境州聽的。真身是人,影子也是人,但他們面對著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電影《影》海報




影片末尾,子虞和沛王的種種算計全部落空,境州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但他並沒有選擇做回自己,帶著愛人遠走高飛,甚至也沒有多看小艾一眼,就直接走向殿外,向群臣宣示自己是掌握最高權力的都督。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影子逆襲成功的故事,但在成功的同時,境州也徹底失去了自我,變成子虞的真正化身——

最後活著的那個人,究竟是影子還是真身,其實並無區別。




原標題:《關於影子替身的真實與虛構》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 的精彩文章:

羅傑·克勞利 | 讀過太多全球變暖的新聞,我對未來很悲觀
為什麼文藝界育兒不焦慮——波西米亞式放養法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