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換季易感冒,中醫有良方
圖片 | 滕首詩
文稿 | 儒風君原創
有人認為《黃帝內經》晦澀難懂,哪裡教過治好感冒的方法?
也許它並沒有講怎麼去治療某一個特定的疾病,但是它是一個老師,在引導著我們,教會我們,怎樣去順應自然的力量......
劉明素老師指出:《黃帝內經》是一本無價經典,但是很多人讀不懂,或者讀懂了用不上,這就需要掌握中醫的幾個要素。
只要細心琢磨、認真體會,所有問題和疑惑,你都能在《黃帝內經》中找到答案。
預 防 第 一
所謂「大醫治未病」,換季感冒以預防為主。
預防又要同時關注兩個方面:感冒的內因和外因。
01 內因——過度情緒
《黃帝內經》認為不光是感冒,百病皆生於內傷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等過度的情緒。
過喜傷心,過怒傷肝,過憂傷肺,過恐傷腎。
過喜、過怒、過憂、過思、過悲、過恐,可謂百病之源。
因此,換季預防感冒:
第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秋季,萬物沉寂,難免產生悲涼的心境。
此時,很容易產生傷感、憂鬱的情緒。
正因如此,秋季應該積極的培養自己的樂觀情緒和正能量,多出去走走,讓自己每天都開開心心的,感冒自然會遠離你。
劉明素老師說:「最好的心情,就是最好的養生。」
第二,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人的七情六慾是相互消長的:思勝恐,恐勝喜,喜勝憂,憂勝怒,怒勝思。
懂得了這個道理,你也可以自己進行調整,來預防由情緒失調所產生的病症。
劉明素老師說:「不生病,其實很簡單。只要懂生活,愛生活,適時調整節律,適度控制慾望,吃好,睡好,心情好,就能健健康康,活出精氣神兒!」
02 外因——外感風邪
《素問·生氣通天論》:「風者,百病之始也。」
《黃帝內經》認為風邪為外邪致病的首要原因,風邪襲人致病最多,且常與其他的外邪合而傷人。故說百病生於風。
針對感冒外因,我們應該在秋季:
第一,起居調養提高抗寒能力。
秋季晝熱夜涼溫差較大,為防止秋涼感冒,應及時增減衣服。
為了提高人體在冬天的禦寒能力,應適度進行體育鍛煉,以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與抗寒能力。
劉明素老師認為:適當的運動與日常的勞動,對人的健康來說至關重要。天氣與地氣的增長,是人體真氣通暢活潑的根本條件。充分領會這些基本的智慧,也就把握住了不生病的關鍵。
第二,調節室內恆定濕度。
秋分瑟瑟,吹走了空氣中的水分。因此,秋季的空氣較夏季會幹燥,人們經常會感覺口乾舌燥、皮膚乾裂。
因此,要注意在室內要保持恆定的濕度,多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
治 療 第 二
如果沒有做好預防工作感冒了,那就進入下一步治療階段。
01 分辨感冒的類型
治療感冒首先要分清感冒的類型。
中醫主要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證、風熱感冒證、暑濕感冒證、時行感冒、氣虛感冒、陰虛感冒、陽虛感冒、血虛感冒。
其中,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最為常見,並在不同的季節,夾時邪相合而侵入人體,秋季多為夾燥邪的風寒感冒。
02 分辨感冒的階段
中醫學說把感冒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是太陽症,此時病停留在人體表面,應使用發表的葯,即發汗劑。
第二是少陽症,此時病毒已進入淋巴或內分泌系統,應使用和解藥劑,使其經由小便排出。
第三是陽明症,此時期病毒停留在大小腸中,此時使用攻下劑,使病毒自大便排出。
分辨出感冒不同的發展階段,對症下藥,方能藥到病除。
《黃帝內經》真的是一本很神奇的書。
想不想學習更多中國古人的養生知識?
儒風學社邀請劉明素老師重新講解《黃帝內經》,帶領大家深入領會《黃帝內經》最根本、最平易、最實用的養生智慧。
劉明素老師出身書香門第,中醫世家,追隨祖父研習中國傳統醫學,首重經典,躬行實踐,致力於將醫學與武學相融貫。
劉明素新講《黃帝內經》
20堂課,領悟中醫養生智慧!
原價:199
現價:139
僅限30人,點擊免費試聽
長按下方二維碼,立即購買
※《菜根譚》:高級的情商,是有話直說
※老祖宗眼中的「養生菜」,勝過各種補藥!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