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令滿漢大臣舉奏新太子,張廷玉究竟有沒有權利繼續舉薦胤礽?

康熙令滿漢大臣舉奏新太子,張廷玉究竟有沒有權利繼續舉薦胤礽?

向敬之

張廷玉以密折的形式,向康熙繼續舉薦胤礽為新太子,結果被佟國維大罵為「奸臣」。這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情景。

在歷史上,這次康熙公舉太子,有一番值得玩味的地方。

一、公舉太子的背景,是一個關節點。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北巡迴京途中的康熙帝,接到負責保安工作的皇長子胤褆(可能還有皇十三子胤祥)的密報:皇太子胤礽連續多夜,趁著夜色,偷偷走近父皇所居的營帳,用利刃割開縫隙,向內窺視動靜。

這是著名的帳殿夜警事件。

康熙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康熙聯繫到自康熙四十二年九十月間處死太子謀主索額圖後,皇儲矛盾更加尖銳,胤礽不但加劇肆惡虐眾、暴戾淫亂,而且對此次外巡途中皇十八弟胤衸突發重病夭折表現出非常冷漠,更加寒了康熙的心。

康熙雖然因為赫舍里氏皇后早逝,而對胤礽寄予特別的愛,但同時對其他皇子亦疼愛有加。他有愛子如命的一面,故而對兒子們之間的冷漠無情,甚為心痛。當他聽聞胤礽夜探自己的營帳,視為不忠不孝,惱羞成怒。

康熙下定決心:廢黜胤礽。

康熙令滿漢大臣舉奏新太子,張廷玉究竟有沒有權利繼續舉薦胤礽?

《雍正王朝》康熙與胤礽劇照

這一決定,是倉促的。

當康熙聽到胤礽並無謀父之念的奏報後,立即表現出後悔的態度。於是,他多次向近侍親貴表達太子「忽為鬼魅所憑,蔽其本性……非狂疾何以致是」(《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三十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己丑),並抬出已故數十年的孝庄太后和赫舍里氏皇后託夢為胤礽鳴冤,意圖保住自己費盡心血培育的皇太子。

他還單獨召見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希望這位「義雖君臣,情同朋友」(李清植纂輯錄《文貞公年譜》卷下)的重臣站出來說話,哪知李大學士直接問及「帳殿夜警」之事,讓康熙很尷尬。

康熙還是在九月二十四日下達了廢儲的詔書,但,他開始謀畫再次建儲:「今立皇太子之事,朕心已有成算,但不告知諸大臣,亦不令眾人知。到彼時,爾等只遵朕旨而行。」(《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三十五,康熙四十七年十月癸卯)

康熙貌似在探索一種新的皇位繼承計劃——秘密建儲,而且表明:皇儲人選由他全權決定。

康熙的心裡還是想復儲,還是想通過自己做群臣的工作,以大家的名義推出胤礽。

於是,他在十一月十四日召集滿漢文武眾臣齊聚暢春園,推舉新太子:「於諸阿哥中保奏一人,大阿哥所行甚謬,虐戾不堪,此外於諸阿哥中,眾議誰屬,朕即從之。」(《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三十五,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丙戌)

康熙局限了保奏新太子的候選名單:大阿哥除外的諸阿哥!

後來,領侍衛內大臣巴渾德回憶說,當時有大臣說「立皇太子事,關係重大,臣等何敢保奏?」康熙說:「爾等在行間俱能效死,今正為朕效死之日也,不可稍有隱諱!」(《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三十六,康熙四十八年正月癸巳)

康熙命群臣要有敢於「效死」的犧牲精神,為大清王朝推出理想的新太子。

如此看來,康熙設置的保舉標準:不一定是「嫡」,而應該是「賢」。

二、張廷玉有沒有影響全局的話語權?

電視劇把他虛構為上書房大臣,與佟國維、馬齊為康熙的主要輔臣,內閣要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1.重返歷史現場,此時的內閣核心成員五人:文華殿大學士溫達、張玉書,武英殿大學士馬齊,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李光地。馬齊和溫達,為滿洲鑲黃旗人,在班次上在張玉書、陳廷敬和李光地之前。

馬齊位高權重,深得康熙倚重,但因與胤礽不睦,故而康熙明令禁止馬齊參與公舉儲君活動。故而,馬齊不在公舉現場,而只是背地裡影響群僚支持皇八子胤禩。

康熙令滿漢大臣舉奏新太子,張廷玉究竟有沒有權利繼續舉薦胤礽?

《雍正王朝》康熙與胤礽劇照

2.佟國維曾任領侍衛內大臣兼議政大臣,卻始終未在內閣出任大學士,原因是他是康熙的親舅舅兼雙重國丈,皇親國戚。另外,他在康熙四十三年,以老解任。也就說,四十七年十一月公舉新太子時,佟國維只是以國舅兼國丈的身份,以奏疏或覲見的形式參與舉薦,並影響滿漢大臣的投選。

佟國維也不在暢春園公舉現場。現場影響文武大臣者,為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鄂倫岱和翰林院掌院學士揆敘、戶部尚書王鴻緒,他們都是康熙的腹心大臣。

王鴻緒是漢臣的代表。其他漢臣,包括張廷玉並沒有露臉。從成書於雍正九年、張廷玉總裁纂修的《清聖祖實錄》內容來看,康熙很重視以科爾沁達爾漢親王、額駙班第率領領侍衛內大臣、都統、護軍統領、滿大學士尚書的意見,而不是漢臣。即便是李光地,也通過太監梁九功、李玉傳諭發表意見。

3.張廷玉為康熙三十九年進士,但因其父張英為致仕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於四十二年以翰林院檢討的身份參與纂修《親征平定朔北略》,次年四月入值南書房,成為康熙帝辦的高級秘書,特旨帶數珠,著四品官服色。

張廷玉作為南書房詞臣,早入晚退,陪侍在康熙身邊,不免深知康熙復儲大計。但是,他只能停留在南書房給康熙出主意,卻不能出入朝堂參決大政

康熙令滿漢大臣舉奏新太子,張廷玉究竟有沒有權利繼續舉薦胤礽?

《雍正王朝》康熙與張廷玉

這是康熙早已定下了一大政治規矩:南書房詞臣不得干政!

康熙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康熙首批選中日講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張英與內閣中書高士奇,入值南書房,就通過武英殿大學士勒德洪、明珠嚴令告誡:「張英、高士奇,選伊等在內供奉,當謹慎勤勞,後必優用,勿得干預政事。伊等俱系讀書之人,此等緣由雖然明知,著仍恪遵朕諭行。」(《康熙起居注》第一冊)當時,張英就是支正四品俸臣,與其子張廷玉此時品秩相當。

南書房的詞臣,是皇帝的機要秘書兼高級參謀,權勢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但,康熙嚴旨禁止他們干謁政務。高士奇就是因為拿捏聖意、招搖納賄,被御史舉報,一度慘遭康熙趕出京師。這,不可不為謹小慎微的張廷玉所警惕。

當然,劇中張廷玉的「上書房大臣」,取代了內閣大學士「參贊機務,表率百僚」(《歷代職官表》卷二《內閣上》)的職能和位置,而在實際上,史上並無上書房大臣一說,只有上書房師傅之職,但也是雍正中期,為避免皇子之間的儲位之爭而強化的皇子教育,才設置了上書房,也就有了上書房首任總師傅張廷玉。

而與張廷玉一同領導上書房的,不是佟國維和馬齊,而是雍正十年進京入閣的鄂爾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雍正力證自己得位之正,為何嚴重自損不足,曾讓康熙帝極不滿意?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