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城市擁堵?油價一漲再漲?看看K-CAR祖師爺怎麼解決

城市擁堵?油價一漲再漲?看看K-CAR祖師爺怎麼解決

戰敗後的日本國民,處於極度自負和極度自卑的迷茫狀態中,直到咱「抗美援朝」之後才逐漸出現了轉機。日本的工業,源自日本二戰時的軍工業和美國駐日本時期的軍需軍工。當時「朝鮮戰爭」美軍以日本為後方,製造飛機大炮等等等的工廠和生產線,不但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給日本老百姓;戰爭結束,美國撤軍回日駐紮,各種相對先進生產線等工業基礎設施用不著就自然而然的留給了日本人,美國軍隊的饋贈就直接演變成日本汽車工業的起源和基礎。

但!日本國民對此還是極度自負的,因為貧困的五六十年代,360神車為許多日本人圓了家庭夢。在當時首相頒布的「收入翻倍」政策大前提下,人民的購買力剛要有點起色,就推了這樣一款廉價低成本的小車車給人民「享用」。當時一輛1000cc級別的普通轎車,要價也大約在100萬日元,而普通民眾的月收入就只有寥寥幾千一萬日元,你根本無法理解售價低廉是多麼有必要。所以僅普通轎車三分一售價的360,很快就在想買車的中產家庭中沸騰了。當年買360的瘋狂,跟90年代你家買的第一輛摩托車那時候,是一模一樣的。

不過斯巴魯(Subaru)的乘用車這個時候也還沒雄起,朝鮮開戰前(1950年)美國遠東司令部就下令把曾經造飛機的壟斷資本的大財團斯巴魯產業給拆分了,三年後美國放棄朝鮮劃定三八線,原斯巴魯產業裡面的幾個公司包括現在的斯巴魯汽車工廠,才合夥搞成了現在的富士重工,其中以乘用車部門沿用了SUBARU汽車的品牌。至於360之所以是款神車,那是因為它代表著日本社會改制,也是富士重工重組後製作並成功面市的第一款車,還居然是輛K-Car!而且是輛山寨至大眾甲殼蟲的K-Car!

圖:任誰都會說這不就是輛山寨甲殼蟲嘛!這話對又不合適,因為它模仿的對象還不止大眾一家;同時在商言商,山寨也是投資風險最低的商品開發手法。

圖:眼窩深陷不代表不夠睡,據說這叫防水罩,那個年代的大燈密封技術你懂的。

圖:車燈風阻大?你跟一輛極速不能破百的車講什麼低風阻設計?

圖:還記得另一輛同樣山寨至甲殼蟲的保時捷(Porsche)356嗎?只不過人家走了高端路線,咱走低端。

圖:行李箱上面的縫隙巨大,但未必是當初出廠的公差,因為官圖裡面的都不會是這樣。

圖:防撞梁必須是標配,趕緊想像下沒有防撞梁的樣子,估計已經有人笑出了聲。

圖:當時的車都是車頭後視鏡的,碰到人的時候比較容易「死神來了」,所以出於安全考慮還是禁止了。

圖:當時大部分車的轉彎燈都是獨立的明燈,前、側各一盞。

糙是糙了點,但好歹也算是輛車,何況360在世界同期的國民級車車當中,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您看看明星座駕Mini自然是望塵莫及,但對比起法國的國民車,二戰後復產並大賣的雪鐵龍(Citroen)2CV又要精緻得多。類似現在公交車的「鐵皮式」單廂車體,加上「時髦」、「潮流」的外觀(長得像大眾潮物甲殼蟲),再加上360是正統站在K-Car角度研發製成的吃螃蟹第一人,想賣不動都難咯!SUBARU360從1958年-1970年短短12年間,在日本一共賣出了34萬台。要知道歐洲神車雪鐵龍2CV從1948年賣到1990年,共賣了42年也僅比360賣多一倍銷量而已。

圖:前面是行李艙蓋而不是機蓋。

圖:擋風玻璃後傾角度不大,兼顧駕駛艙空間和視野。

圖:雨刮結構就跟現代的差不多了,只不過要去哪裡換還是個問題。

圖:向後反開的「自殺門」方便上落,只不過可能會有被風吹開的安全隱患。好在並沒有剛性或保護性不足的「自殺」問題存在。應該說,那個年代根本就沒有「自殺門」這個概念存在,是後來才被媒體老濕這麼叫的。

圖:跟普通大門一樣的門把手,不過外露的把柄由於風阻大、不安全和日晒雨淋容易壞等理由,逐漸被現在的內藏式所替代。

圖:當然,外置門鉸鏈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圖:留意後窗上面的根本不是玻璃,而是類似於軟蓬一樣的半透明東西,全為輕量化和成本服務的設計。

圖:當然,還包括這一大塊的玻璃纖維車頂。玻璃纖維嘛,主要的成本還是手工勞動力,放在當時日本的勞動力成本來說,算經濟的了!而且有了它,後期改成開篷版本就輕鬆得多了。

但是當時360的草根設計師佐佐木先森,絕口不承認自己的設計是逆開發至大眾甲殼蟲,反而承認是更多的參考了雪鐵龍2CV或4CV的設計(車門反開方式、簡陋沙灘座椅、進氣口等部位),額……譬如說更薄的鐵皮,更簡陋的座椅嗎?節省材料和成本的同時,達成更極端的輕量化目的,360空載體重僅有385KG,百公里油耗5升內。

至於為啥會長得像甲殼蟲,其實是一道技術問題,而且是個黑科技!由於360使用了超薄型鋼板,普通轎車鋼板要求不低於0.8mm,普遍都在1.2mm左右,而360的鋼板厚度僅有0.6mm,所以必須採用黑科技「雞蛋殼」型設計,讓鋼板自然外拱而達到更好的受力以及抗撞擊效果。很多人認為K-Car不安全,有它的道理,畢竟鐵皮這麼薄;也有人認為K-Car沒問題,那更有它道理了,都什麼年代的東西居然還玩黑科技。

圖:尾部的進氣「鯊魚鰭」算是非常前衛的設計,回力鏢狀的兜風口簡直就是點睛之筆,實用還很時髦,放眼現在也毫不落後的設計。可是設計者據說還只是個菜鳥,這還是他第一件作品。

圖:2CV也有類似的「魚鰭」設計,只不過人家是用來輔助引擎通風散熱,而360是用來進氣。

但不得不承認除了容易被風吹開的駕駛艙反開門,抄襲至4CV以外(現在流行叫「自殺門」,其實並不存在安全問題),臀部兩旁超級帥氣的「鯊魚鰭」也是來自2CV某個改款的設計,但是否有這「魚鰭」,卻成為了區分360和甲殼蟲的最簡單體征。

不過引擎倒真是日本人自己的東西,不過限於「輕自動車」法例的修訂,這臀部里的引擎也被限定在356cc排量,當時用了一副 直列 兩缸 兩衝程風冷化油器引擎,代號EK31。初始版16匹馬力/4500轉,加速到100公里/時是不可能的,極速根本上不了100,0-60加速有人測過要漫長的37秒。

圖:遠觀車尾,RR引擎布局的進氣和通風設計一目了然。

圖:因為是風冷引擎,所以引擎艙的熱量進出都比較「高性能」。

圖:後引擎蓋同樣採用外置鉸鏈設計,不過這種鉸鏈要比車門的好看得多。

圖:Deluxe字樣顯示這輛360是輛頂配豪華版的配置。

圖:油箱蓋即沒線控也不帶磁吸,還是用鑰匙開的呢!

圖:倒車燈跟後保險杠一樣都是標配,排氣管伸出車外難道不會燙到腳嗎?

所以您開著SUBARU360跑筑波賽道,負責油門的右腳全程不僅不需要鬆開,還可以用磚塊代替,而負責剎車的左腳放一邊可以,盤起來也可以,砍掉它統統沒有問題。不過360後期改款,還是被優化過這份機器的,停產前還標配Mikuni Solex化油器馬力一度高達36匹,做出了100匹/升的升功率,當然這對於二衝程引擎來說還不算彪炳。再之後據說還能買到博格華納生產423cc引擎的性能版本。

圖:很多人想不明白為啥老爺車就一定是超高底盤,炒雞醜陋!這還不好解釋啊?五十幾年前,被飛機轟炸了幾年的日本都沒幾條路是好的。

圖:超長的懸掛行程才能肆意在「拉力」賽道上馳騁,對應日本戰後十年的環境,估計主要幹道大多還是非鋪裝或者簡易鋪裝路面。

圖:發現沒有,鼓剎的外殼被集成到車輪子裡面了,先進的鋁合金輪轂外殼還自帶散熱鰭片,菜鳥設計師還真敢想的。

圖:輪圈直徑尺寸為10寸,輪胎寬度為4.80寸,大概120mm寬。

圖:從輪胎開裂程度來看應該也是原配古董,供應廠家是普利司通,看見那古板的「石橋」英文字體就覺得喜感。

圖:既然非鋪裝路面多,大塊的擋泥板也是標配。360是SUBARU重組後的第一輛量產的車,而不是SUBARU品牌的第一輛車。

圖:巨大的排氣尾鼓和小GG似的排氣出口,對於二衝程引擎來說,這點點排氣回壓就非常講究,可以很大程度上決定出力特性。跟現在四衝程引擎,尤其渦輪引擎可以亂改排氣不同。

當然國民車也需要良好的故障率數值,然後以2CV為首的戰後大部分國民車,顯然都並沒有做到這一點,當然這個事情在當年360開賣前咱們也知道的了。開賣之前的路試,是在360的研發地和原產地,群馬縣伊勢崎工廠附近的赤城山路上完成的(沒錯就是那個「赤城」)。一開始是每天跑耐力賽似的在赤城山道上兜它16個小時,每天跑它600多公里,然而小故障幾乎每天都會有。但當時沒啥選擇的情況下,國民顯然並不介意,寧願提升自個的動手檢修能力,也不願放棄這輛廉價小車車。當然,結構如此簡單的小車車也無需太複雜的工具或者很高的維修天份,稍有動手能力的家長都能自個完成一些簡單的維護功夫。

圖:車頭底部被噴白的並不是副車架或者大梁,而是前懸掛,使用了異常簡單的拖曳臂非獨立懸掛,大致結構跟現在的扭力梁差不多。

圖:避震器也沒有彈簧,而是靠四輪避震液壓互補的方式去減震,一漏油就馬上「撲街」了。

圖:防傾桿?根本不需要,跟扭力梁一樣靠扭動懸掛主梁來抑制傾斜。

圖:後輪也有近似的拖曳臂結構,不過就更加「獨立」一些。

圖:只不過車尾還需要承托引擎的重量,所以車尾還有大條的鋼管作支撐作用。

圖:有一半外殼被集成到輪轂裡面,另一半依舊固定在羊角上與懸掛連接。

以360為首的K-Car起源,本是為了解決戰後貧困問題,改善窮人的生活質量,確實360加入了更多日本窮人家的生活里,帶來了無數歡聲笑語。直到360停產,70年代之後,日本國民已紛紛進入了富裕期,亞洲四小龍之首的日本無論股票還是房地產都處於瘋狂膨脹的階段,此時膨脹的當然還有人心以及滿街的高性能車。或許K-Car曾短暫的離開過日本人,也沒人會記得360是誰。

圖:這個內飾已經是360的後期豪華版了,最早的版本比這簡陋得多。

圖:後期型的高配版,居然還有真皮內飾包覆。

圖:助力?必須沒有的呀!所以就換個大點的方向盤,槓桿原理嘛!說實話,方向盤並不算大,只是駕駛艙有點小而已。

圖:就一個時速表和里程錶,並沒有轉速表。

圖:前窗有個假A柱,有個小負壓窗是可以打開的。

圖:老式的收音機下面藏著什麼?居然有條備胎。

圖:收音機也是後期才有的高配選項。

圖:這個蓋子可以打開的,有點煙灰缸的感覺,ONOMICHI是地方名「尾道」,跟車輛銷售地有關。

圖:大燈以及雨刮的塑料推拉式按鈕。

圖:原配的金屬排檔頭,有手動(MT)三前速和自動離合(AMT)四前速可以選配,就多少一個離合踏板的區別。

圖:磁帶機是後期改裝的東西,旁邊的燈泡則是室內燈。

圖:後期型的360已經把抄襲至2CV超級簡陋的沙灘椅,全部改為豪華小沙發了,未能目睹頗有可惜。

而K-Car的再次回歸那就要追溯到90年代的經濟危機了,只有一夜回到解放前,才會有人緬懷K-Car的實在。不過現在的日本沒人敢忘記K-Car的好了,K-Car越做越豪華,功能越來越強大,樣子也越來越帥氣逼人,即使未必都能很便宜,但只有高效便利的交通工具才能提高辦事效率,繼而談創收、繼而講貢獻。所以K-Car這種東西,就只有膨脹過現在卻很務實的人才會懂。

要麼寫評論,要麼入群吹水!可掃描方二維碼添加群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敵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落於異鄉的老靈魂啊 這裡依然有愛你的人
CAS看展歸來,趴趴派客精彩看點絕對出乎人意料!

TAG:無敵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