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略持久是門藝術

戰略持久是門藝術

原標題:戰略持久是門藝術


   作者:劉玉海


雖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但於戰爭規律卻不盡然。從戰爭發起者與應戰者的初衷和想法來說,雙方並不想久戰,他們不過是為了得到如荀子所說的「王奪之人,霸奪之與,疆奪之地」三個層面的利益罷了,攻戰之前,所想的莫不是「速決」「滅此朝食」的痛快,豈知這就犯了大忌。克勞塞維茨說:「戰爭不是消遣,也不僅是在冒險和勝利中尋求樂趣,無責任感的好戰之徒是無存在餘地的。戰爭是一種達到嚴肅目的的嚴肅手段。」墨子對因侵略成性導致敗亡則舉出了例子,「吳以闔閭夫差之好戰而天下莫強,乃卒不免滅於勾踐。晉之智伯勢冠六軍,兼并為務,而終敗於三家」「以攻戰亡者不可勝數」。

都知「極武者傷」,那麼根由何在呢?除了道義及物質方面的原因外,很重要一點就是求速勝的「壞心態」遇上了保遠勝的「緩稱王」,比誰笑到最後,那就一定是「壞心態」給「緩稱王」做註腳了。戰國末期的趙國名將李牧,戰功顯赫,一生從未打過敗仗。在對匈奴之戰中,他刻苦操練士兵騎射技能,小心警戒邊境烽火台,優待將士,並制定了應敵軍紀:「匈奴一旦來犯,立即收拾物資退回城堡固守,對擅自出去抓捕俘虜的要處斬。」匈奴幾次侵犯都占不到便宜,以致匈奴和趙王都認為李牧怯戰,直到幾年後匈奴大舉進犯,被李牧的精兵強將一舉圍困,斬殺十餘萬。隨後十餘年,匈奴不敢靠近趙國邊境。李牧不求小勝,苦心營謀,始終堅守相持之道,長期示弱並暗中訓兵以待,忍用幾年工夫終決一勝,可謂千古絕唱。日本侵華狂妄一時,失敗是必然結果。但是,對日軍的作戰,也有一個正確地判斷形勢的問題。抗日戰爭爆發後,毛澤東基於對「全部基本要素」的研判,發表《論持久戰》,闡明處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只有戰略的持久戰才是爭取最後勝利的唯一途徑」。實際上毛澤東持久戰的思想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已經基本形成,得出「中國紅軍不可能很快發展和不可能很快戰勝敵人,即是規定了戰爭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話,還可能失敗」的論斷,並將其規定為「我們長期作戰的戰略方針,是戰略指導的重要方針之一」。這一清醒的判斷和決定,為防範「左」傾冒險主義者們葬送革命力量以及在持續艱苦的革命鬥爭中保證紅軍力量不斷發展壯大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孔子的「毋欲速,毋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與孫子的戰爭已發生時應力求拙速,而不可巧久的思想都從不同角度體現了持久為勝、不求速勝的這一戰爭本質規律。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日軍,以及夢想著打到鴨綠江邊吃聖誕火雞的美軍並沒有什麼不同,過度的狂妄必然導致迷信蠻力而疏於謀略,一旦陷入戰爭泥潭也只能徒嘆奈何了。(劉玉海)

作者:劉玉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檔案君|人民英雄紀念碑
「異煙肼毒狗」引爭議,「科學中立」不是擋箭牌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