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是什麼樣的人?白岩松文章《請認清崔永元的嘴臉》一定要看
當下的娛樂圈正在經歷大的風暴,崔永元與馮小剛黃毅清等人也不斷交手。那麼崔永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他的好友白岩松之前公開支持他的文章《請認清崔永元的嘴臉》大家一定要看看。
原文如下:
有人看到《嚴肅的崔永元》這個小標題,一定會有些異樣的反應:
「白岩松這小子嘩眾取寵,怎麼把嚴肅和崔永元畫上了等號?」
但我還是想以此提醒諸位,千萬別被表象所迷惑。
笑聲背後的崔永元,與屏幕上的白岩松有共通之處。
而嚴肅背後的白岩松,可能也有屏幕上小崔的幽默風趣,因為沒有不複雜的人。
記憶力,有一次出差。
晚飯後空閑,我和小崔在屋裡等人從別的屋拿牌來玩,電視上正放著老片子《城南舊事》。
小崔細心地看了一會兒然後用觀眾並不熟悉的嚴肅表情發表了感慨:
「現在不知道誰還能靜下心來搞這麼好的東西。」
我們都沒有接話,不過這時小崔的嚴肅是我熟悉的。
雖然閑暇時也是嘻嘻哈哈段子不斷,但還是聽到小崔很多嚴肅的故事。
比如兩次出去採訪,都是艱苦地帶,最後小崔都是被擔架抬了回來,從採訪地到醫院,這樣的路小崔並不陌生。
小崔還是個煽情的高手,他曾經給我們細緻地講過他去青藏高原採訪那些駐守軍人的故事,我印象很深的有兩個。
一個是,一輛軍車在冰坡上下滑,沒想到迎面來了另一輛軍車,這個司機想都沒想,一打方向盤開進了萬丈深淵。
另一個是,小崔去看高山上的哨兵,可道路已不通,於是哨兵用望遠鏡看小崔他們,小崔他們用望遠鏡看哨兵,一個在這邊哭,一個在那邊哭。
而我之所以記住這兩個故事,我想正是因為小崔帶感情的講述。
小崔愛哭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做那期《感受堅強》,他勸了半天大家要笑別哭,可一開場他說了沒幾句話自己就先忍不住了。
我現在都能回憶起,為克制自己不哭,小崔用力抓話筒的那隻手…
像這樣讓小崔掉淚並不是一件很費勁的事情,人前歡聲笑語的小崔,人後是一個最容易被感動的人。
可能在很長時間裡,小崔都會繼續以幽默的風格面對觀眾,然而細心的觀眾一定會從他的「斜眼歪嘴的壞笑」後面看出他的嚴肅來。
幽默只是小崔的手段,而嚴肅才是他笑容後面的目的。
曾與大學生們聊天。
他們,特別是女生們希望我談談他們所關心的幾位男主持人。
當談到崔永元時,男生女生都會心一笑,一個個變得眼神柔和,表情放鬆,饒有興緻,好像我提到的是他哥。
崔永元的確有股自己人的勁兒,在他面前,人們不知不覺就不把自己當外人了。
那天,我爸我媽去看《實話實說》錄像,看到屏幕下的小崔,原本就覺得近乎,這回更不見外了。
我媽親熱地用手拍著小崔的後背,眼睛炯炯發光:「我們都喜歡你!」
小崔的親和力不分男女老少,他的笑有點特別。
而最讓人動心的還不是小崔的笑,而是他的哭。
在《繼母》那期節目里,當眼淚就要流下來的時候,他低下了頭,他轉身擦淚的鏡頭後來被編輯刪掉了。
看得出小崔在抑制著自己的感情,他的眼圈紅了。
那忍住的淚,倒讓我掉下淚來。男兒有淚,也挺感人的。
有意思的是,小崔哭時,讓人覺得他挺好。而小崔笑時,倒往往讓人覺得他有點壞。
現在經常聽到各界人士談論小崔。
有一位說話特別刻薄的記者在對眾主持人一頓褒貶之後說:「崔永元『讓說話回到從前』。」
那位自己不笑專讓別人笑的葛優被問到:「有沒有你看得上的主持人?」
葛優沉思片刻:「嗯,有。有一丫姓崔的,根本不像丫主持人哪!」
話是糙點兒,那京味兒的前綴可能是葛優對喜歡的人的昵稱吧。
有一電視資深專家說:「小崔剛出來,看著好像哪兒不對,有點痞,可又總惦記著到了星期天看他,越看越想看他了。」
這現象用行話來說,就叫「觀眾期待心理」。
觀眾一進《實話實說》演播室,就被撩撥得想說話。
自己會說話,也許不算什麼,引得別人想說話,這是主持人的功夫。
也許是自己越沒有的,越喜歡。對小崔的主持,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看小崔錄像,那是一樂兒。
我常常不把自己當外人地坐在觀眾席上看小崔如何實話實說,每當小崔說出什麼妙語,我就會覺得自己挺不會說話的。
小崔離開中央電視台的時候,我們沒有說再見。
他在哪兒,他都是小崔,我不太在意他屬於哪個「單位」。就算屬於哪兒,也不那麼重要。
只是常常想,小崔幹什麼呢?於是就在馬年夏天回母校去看看他。
在研究中心一個不顯眼的地方,意外地看到小崔的畫:
「一隻戰鬥狀態的黑公雞,面對一隻蟋蟀,題字寫著『有得一拼』。」
我在那畫前琢磨,小崔有時真是蠻拼的!
他太較真了,他的失眠、他的糾結,恐怕都和較真有關——為節目、為話語空間、為公眾利益、為他所堅持的原則。
他用心製作的節目沒有通過,他會一天一天纏著審片人,一點一點地磨,直到播出。
《實話實說》最有反思意味的節目《老師,對不起》就經歷了這樣的較真過程。
他辦的培訓鄉村教師的公益項目,出現了官員冒充教師的事,他一追到底,毫不留情,直到公布真相,退回善款。
為了說不清的「轉基因」,小崔非要說清楚,他和方舟子吵,和農大校長辯,在互聯網上播放他的調研紀錄片,在政協會上用提案表達要求。
他做娛樂節目的時候,我以為他這回該不太較真了吧。後來知道,他在問:「當我們在製造笑料的時候,是不是傳遞了一些不正確的信息和聲音?」
當電視一片熱鬧的時候,他說:「我想像的電視不是一個農貿市場,我想像的電視是跟哲學有關的這麼一個地方,它是傳遞思想的,它甚至是產生思想的。」
如今,小崔用另一種方式傳遞思想。
如果國人談起小崔,大家都會像談起自己的熟人,不用多說。
如果老外問我,小崔是什麼人,我怎麼說呢?
他是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最好的作品是《實話實說》和《電影傳奇》。
他是個公益人,從鄉村教師培訓到山裡孩子腳上的鞋、碗里的菜,他都關注。
他是個鬥士,常常直面糾結麻煩沖將過去,那不是他的個人利益,而他不管不顧,有得一拼。
他是一個無黨派、有責任的政協委員。
他是一個教師。
他是一個知識分子。
他還是電視人。
他是一個認真、較真的人。
不管怎樣,他還是小崔。
全文結束,大家有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