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一生虛偽,臨死之前都沒摘下面具,卻留下一句名言,家喻戶曉

劉備一生虛偽,臨死之前都沒摘下面具,卻留下一句名言,家喻戶曉

受小說《三國演義》,以及《三國平話》等文學作品、評書作品影響,在很多人心目中,劉備都是三國時期仁義的代表。但是,劉備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梟雄之一,而且是一個成功的梟雄,這就註定了他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好人,《三國志》等史料中的記載,也證明了此事。

例如,劉備背信棄義——他年少時與公孫瓚情同兄弟,之後前去依附公孫瓚,不僅挖了公孫瓚的牆角,讓對方許下了「終不背德也」的誓言;還在替公孫瓚支援陶謙的時候,因為陶謙給了他四千兵馬,就轉投了陶謙。之後,他被呂布驅逐出小沛,向曹操求救,並依附了曹操,卻借著曹操的信任,拐了曹操的大軍,重據徐州;轉投袁紹之後,他也沒有盡以盟友的職責,反而在袁紹落敗之後,立馬前往荊州依附了劉表。

他在荊州七八年的時候,一直在等待從劉表手中接手荊州,並厚樹恩德,廣收人心。失敗之後與江東聯合,明明在赤壁之戰中沒出多少力,卻分走了荊州的大片地盤。後來受劉璋邀請入川,他則反客為主,發動了入川之戰,等等。這樣一個劉備,無論如何,好像都與仁義沾不上邊。

而且,除了背信棄義之外,他做為一個諸侯,卻非常的小心眼,甚至睚眥必報。例如,他當初受降劉璋的時候,主動調侃張裕的鬍子,在對方反調侃後,卻惱羞成怒,對張裕對行打擊報復。當張裕再一次反擊,算出了他的死期,並傳出去之後,他則直接找借口斬殺了張裕,連諸葛視都沒能阻止。他的主簿雍茂在他準備稱帝的時候,勸其暫緩,同樣遭到冤殺,這更加體現了劉備僅是偽善而已。

按理說,人在臨終的時候,大都會放下一切,展現出自己真實的一面,就像梟雄曹操,一生都為爭霸之事而忙碌,臨終前卻在絮絮叨叨的交待家事。可是,劉備偽裝了一輩子,早就成了習慣,因此他就算到了臨終,都沒有摘下自己的面具,依舊掛著這副面孔,在交待後事,竟為自己的兒子劉禪,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如果沒有了解過劉備的生平,沒有前文的分析,可能很多人都會相信,此言他是發自肺腑的,但是見識了他的虛偽之後,他的話到底有幾分真心,幾分假意,就很難說了。縱觀劉備的一生,雖然他做了很多錯事,其虛偽也令人生厭,但是他偽裝了一輩子,到臨終時都已經無法找回自己的真實面目,也的確令人唏噓。

當然了,雖然劉備這個人本身有一定的問題,但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本身,卻是沒有毛病的,反而值得所有人卻細細琢磨,並按照此言行事。否則的話,這句話也不可能被收錄進教科書,成為廣大學子必須銘記在心的名言警句。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可憐的武將,立下天大功勞卻無人問津,甚至可能被主將謀害
蜀漢滅亡,東吳不僅不幫忙,還趁火打劫?別被騙了,其實另有隱情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