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年輕的開國將軍,解放戰爭中只是一名團長,曾指揮自衛反擊戰

最年輕的開國將軍,解放戰爭中只是一名團長,曾指揮自衛反擊戰

原標題:最年輕的開國將軍,解放戰爭中只是一名團長,曾指揮自衛反擊戰


最年輕的開國將軍,解放戰爭中只是一名團長,年過花甲時還曾率部參加自衛反擊戰。


原40軍軍長吳忠,19歲參加紅軍,1955年授少將時年僅34歲,為解放軍最年輕的開國將軍。


1946年章逢集戰鬥時,團長吳忠帶領3個連隊直插敵營。由於對手是全副美械裝備的胡璉整編11師。他率部直插敵人心臟,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他只能率部依靠佔據的幾個院子與敵激戰。由於陷入敵人重圍,部隊的傷亡也不斷增加,形勢極為嚴峻。吳忠做了最壞的思想準備,他交交代手下「若我犧牲,部隊一定要突圍出去!」


這場慘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吳忠和200多勇士堅守待援,死守陣地,終於配合主力殲滅了此股敵人,吳忠本人頸部也受了重傷。戰後,受到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的嘉獎,並號召全軍向他們學習。


自衛反擊戰爆發後,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吳忠,雖已年過花甲,但他還是主動請纓上前線,負責指揮廣西防線的西線作戰。


這次出境作戰,40軍的任務是會同另一個軍合圍高平之敵,而後向北進擊。但因敵國境內到處是山,地形險惡,不便於部隊大規模展開。為此,吳忠與40軍軍長靠近邊境進行了反覆勘察,並派偵察分隊多次潛入敵國境內偵察,發現了一條土製的小公路,炮兵、坦克可勉強通行,且敵防守兵力也不多,防禦工事也不強,容易突破。


於是,他決定:「40軍的主力兩個師和特種兵均由此出擊,以出敵不意,打擊敵人。」



戰鬥打響後,證明了吳忠的分析和判斷是正確的。我軍在邊界突破時,只遇到對方武裝的一般抵抗,我先頭部隊順利突入敵境,也沒有發現雷區。這完全是吳忠等人選定了一個出敵不意的突擊方向、出奇制勝的結果。

在指揮作戰中,吳將軍雖已年過花甲,但仍然是一副戰士裝扮,頭戴鋼盔,肩背一支步槍,隨尖刀部隊一起前進。


經一個月的轉戰,吳忠指揮部隊在西線連克六城,殲敵過萬人,部隊打得英勇頑強,外界還一度傳言:吳副司令已經戰死沙場。後來大家才知道,吳將軍在一次戰鬥中去前線視察,因距離敵前沿陣地太近,被敵炮兵偷襲,幾位警衛戰士當場被炸傷,而吳將軍只是外衣被彈片劃破,並沒有受傷。


令人遺憾的是,老將軍沒有戰死沙場,而是死於了一場意外車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古不談今 的精彩文章:

四野最牛縱隊:縱隊司令、政委授中將,麾下師長、政委4中將1少將
為何:每次大戰時,都會有十幾名警衛人員跟隨王近山

TAG:論古不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