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月活堪比QQ,版權碾壓同行……年度最強文娛公司要上市了

月活堪比QQ,版權碾壓同行……年度最強文娛公司要上市了

本文頭圖: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英皇娛樂聯合為許靖韻舉辦演唱會。視覺中國

虛晃了幾槍之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騰訊音娛,業內簡稱TME)這隻靴子終於落地——10月2日深夜23時許,騰訊音娛正式向SEC提交招股書(詳見SEC官網),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正式遞交赴美上市招股書,代碼為「TME」,主承銷商為美林銀行、德意志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

2018年已成為不折不扣的IPO大年,文娛內容產業也不例外,截至目前,已有B站、愛奇藝、虎牙等文化類公司上市,就目前市場估值/市值來說,好戲還沒正式開始——儘管騰訊音娛尚未披露計劃融資額度,但市場上300億美元估值傳言由來已久,我們挑出了TME的一些關鍵運營與財務數據,它至少能說明:剛剛提交了招股書的TME,未來市值可能是泛娛樂市場的年度巨無霸。

超2000萬版權曲庫與超8億月活

從2015年底的「版權大戰」開始,騰訊音樂(彼時還叫QQ音樂)的曲庫規模就以絕對優勢碾壓了NBA(網易雲音樂、百度音樂和阿里音樂,下同),但在合併中國音樂集團(CMC,擁有酷狗、酷我和彩虹音樂等業務)、拿下環球音樂獨代版權(環球擁有全球最大的錄音版權曲庫)之後,反倒對曲庫規模三緘其口。而在此次招股書中,TME大方列出了其曲庫規模:從200多家音樂廠牌處獲得了超2000萬首版權曲庫。

與NBA系所宣稱的2000萬曲庫規模不同的是,騰訊音娛這2000萬首曲庫含金量更高,招股書顯示,TME至少與索尼、環球、華納、英皇、中唱等版權大戶達成了版權獨家代理合作,未列出的還有傑威爾、福茂、YG娛樂、少城時代等唱片公司。

騰訊音娛還公布了第二季度總月活數字:超8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70分鐘。如果你對8億月活沒有概念的話,這裡有個參照對象:騰訊2018Q2財報顯示,QQ的月活為8.03億。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不算to B端的愛聽卓樂業務,這超過8億的活躍用戶規模,至少是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等多條業務線的數據之和。而知名第三方調查機構QuestMobile 9月初發布的《QuestMobile中國移動互聯網在線音樂行業報告》數據,也基本與之吻合:

首家盈利的音樂泛娛樂公司

更值得關注的是騰訊音娛的財務數據。

此次提交的SEC文件顯示:2018年上半年營收為86.19億人民幣(約合13.03億美元),而2017年同期為44.8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2%。2018年上半年調整後利潤為21.12億人民幣,而2017年上半年調整後利潤為7.32億人民幣。

這應該是首家宣布盈利的互聯網音樂公司——當然,從提交給SEC的文件中的收入構成顯示,如今騰訊音娛可能更願意自認「以音樂為基礎的泛娛樂公司」。

騰訊音娛將營收構成明確劃分為「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及其它」兩塊。在與中國音樂集團合併之初,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的營收比例接近五五開,而從2017年開始,其營收比例發生較大變化,在線音樂收入比例降低,穩定在三成左右,而社交娛樂服務比例則升至七成左右。

另外,我們從音樂版權方等可靠渠道得知,騰訊音娛此前渠道成本為廣告收入的40%,而給純免費音樂試聽的42%的廣告分成,後一部分廣告分成已被取消,取消時間點未知。預付後的二次結算基本成為不可能,此舉騰訊音娛節省了不少成本。

總的來說,這個「非典型」音樂公司的盈利故事還算巧妙。

持股信息:索尼、華納中國均為股東

在2017年對環球音樂獨代版權的爭奪戰中,有傳言稱騰訊音娛拿出3.5億美元+股權的籌碼,但在提交給SEC招股書中顯示,索尼和華納中國倒是成了新股東:

2018年10月1日,華納中國(WMG China LLC )、索尼音樂娛樂成為騰訊音娛的戰略投資方,兩家共計持有騰訊音娛68,131,025股普通股,共計約2億美元。根據協議,華納所持全部股權、索尼所持部分股權有三年的鎖定期,即,須持股至2021年10月1日,索尼所持剩餘股權則至少有半年鎖定期,即,須持股至2019年4月1日。

環球音樂及其母公司維旺迪並未持有騰訊音娛的股份。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環球音樂出售的消息越來越像真的了:2018年8月,環球音樂母公司維旺迪忽然傳出欲售環球音樂50%股權(價值約150億美元)的消息,而據垂直媒體「音樂財經」稱,不差錢的中國投資者隊伍中還有阿里和騰訊的身影。

騰訊音娛還在提交給SEC文件中里披露了較為重要的股東信息:

其中,騰訊持股58.1%,為控股股東;其餘依次為:太盟投資(PAG Capital Limited)持股9.8%,Spotify持股9.1%,高管及員工持股比例為8.4%,中投基金持股7.2%。另外,酷狗音樂創始人謝振持股4.2%,海洋音樂董事長、原中國音樂集團聯席CEO謝國民持有4.0%的股份。因表格中包括了出售股東的持股比例,故合計持股超過了100%。

中國互聯網音樂未來怎麼走?

版權大戶,用戶月活極高,還盈利——2018年登陸美股市場且三者兼得的文化類中概股,騰訊音娛可謂獨一份。事實上,騰訊音娛在過去一年內估值連續走高,從2016年的80億~100億美元,已到如今的300億美元,有望成為2018年上市的文化產業第一大中概股。

騰訊音娛的既有優勢,我們已經說得夠多,以下來看看前景。

音樂播放器的未來

騰訊音娛的上市,基本宣告了2014~2018年的互聯網音樂行業播放器大戰的終結。在騰訊音娛超8億月活的巨大體量面前,對手在播放器方向的所有努力都過於渺小了。想在播放器領域做點什麼的,放棄吧,各位。

在過去的幾年中,播放器承擔了互聯網音樂產業的「基石」角色,新的版權音樂和下游演唱會、周邊硬體,都基於播放器平台而產生和留存。而未來,播放器的「基石」角色在這場大戰的倖存者NBA體系中,依然不變。

我們不妨做個預言:NBA三家,誰先出售或放棄播放器業務,誰必先倒下。

版權的未來

版權的規模及合規性,是全世界互聯網音樂公司的發展根基。以目前互聯網音樂產業的商業模式來看,版權曲庫規模不僅直接決定了用戶體驗、用戶規模,更影響著產品多樣性和商業營收模式。

騰訊音娛的版權來源主要有:以環球、華納、索尼等「三大」為代表的唱片公司授權、其它音樂版權代理方轉授權、與NBA系音樂平台交叉授權、原創音樂人、用戶生成內容(UGC)、音著協授權( Music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 ,即MCSC)。

中國互聯網音樂市場對版權的強烈渴求,迅速推高了唱片公司版權代理的價格(2017年騰訊、網易、阿里和太合音樂集體爭奪環球音樂獨代版權即是明證,事見《騰訊獨吞環球唱片版權,互聯網音樂迎來「命運呼叫轉移」》),而一旦獨代版權到期,唱片公司則會待價而沽,價高者得(華研國際在與阿里音樂合作權到期後,將獨代版權轉賣給網易雲音樂就是明證,事見《搶下華研版權:這是網易雲音樂最划算的一筆投資》)。事實上,騰訊音娛也在招股書中承認:

由於諸多不可控因素,版權許可費用可能會有變化……如果音樂內容提供方不願提供許可或價格不可接受,我們的內容提供廣度和質量會受到負面影響或內容獲取成本升高……我們的平台不能保證獲得所有的音樂內容方的許可,同時,我們也需要獲得需多版權方的許可(不少還屬未知),還存在需多複雜的法律問題。

但這並不代表沒有解決辦法。就目前來看,騰訊音娛至少做了三方面努力:

引唱片公司入股。前已提及,騰訊音娛此次引入了華納中國和索尼音樂兩個小股東。用股權綁定版權方不是騰訊音娛的發明,在今年4月上市的Spotify就曾將股權出售給了環球、華納和索尼三大唱片公司,但對Spotify來說,股權綁定並非萬能神葯,在上市一個月後,索尼拋售了手中50%的Spotify股份,四個月後,華納也拋售了手中全部的Spotify股份。

不同之處在於,騰訊音娛是在上市前讓唱片公司入股,鎖定期也相對較長,一方面保證了曲庫授權的相對穩定,另一方面也能保證不因拋售而導致股價大幅波動。但無論如何,這都是權宜之計,一旦鎖定期滿,唱片公司遲早會套現,所以還需更多層保障。

鼓勵和培養原創音樂人。無論是開放授權,還是獨家授權,唱片公司與互聯網音樂平台的關係都類似房東和承租人的關係,租房總沒有歸屬感,買了房心裡才踏實。第三方內容再好,版權也不是自家的,握在手裡的東西最安全,原創音樂就成了當務之急。2017年,騰訊音娛發起「原創音樂人」平台和「原力計劃」,並參與投資了原創網綜《創造101》《明日之子》第二季,試圖多方面挖掘新人新作。

但「三年五億元」的口號宏願,並不重要,吸引多少原創音樂人或出多少合輯,也不重要,所有互聯網音樂平台的原創音樂人計劃的關鍵,在於找到紅人,推出爆款,並穩定發展。到目前為止,騰訊音娛的「原力計劃」、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蝦米音樂的「尋光計劃」,都還未實現目標。

成立自有廠牌。如果嫌租房麻煩,買房又嫌貴,那就乾脆自己蓋一座,自有廠牌的思路即基於此。多年推不出新明星的大唱片公司已淪為「殭屍」,但互聯網音樂平台對成立自有音樂廠牌樂此不疲,在「廠牌復興」的風潮中,騰訊聯合索尼成立了電音廠牌Liquid State。

互聯網從「流媒體」的技術出發,中經內容購買,最終形成了自有的平台音樂人選拔培養(上游)—唱片公司製作與宣發(中游)—音樂平台售賣、傳播與二次開發(下游)的完整產業鏈條。

騰訊音娛業務發展歷史,圖源:騰訊音娛招股書

另據可靠消息顯示:在騰訊進行架構大調整之前,已將OMG中歸屬騰訊視頻的「Live Music」現場直播業務轉給騰訊音娛。

無論視頻網站還是院線電影,都在反覆驗證一個理論:強勢渠道將擁有強勢議價權。音樂產業的未來也將如是——在未來,唱片公司不得不繼續版權出售給渠道優勢更強的公司,而這家強勢公司在未來並無衰弱的可能性。

付費音樂的未來

早在2013年3月,業內就流傳著付費音樂時代即將到來的消息,但五年過去了,中國互聯網的付費音樂依然弱勢。即便是播放器大戰的勝出者騰訊音娛,截止2018年第二季度,在線音樂用戶付費率也只有為3.6%,社交娛樂用戶的付費率為4.2%,相比之下,Spotify的付費率則超過45%(2017年底數據)。

儘管都買版權,儘管都將部分股權出讓給了唱片公司,但付費率的差異,導致騰訊音娛和Spotify不同命運。

Spotify付費率高達45%,但產品形態單一,沒有對版權進行二次開發,這導致了兩個後果:連續多年的虧損,以及股權分散給唱片公司,徹底淪為後者的攫利工具;騰訊音娛付費率較低,但通過版權二次開發實現了盈利,到目前為止,相對唱片公司,也保持了較高的獨立性。

但這並不意味著「音樂付費」在中國互聯網圈遙遙無期。視頻網站走過的路,互聯網音樂還要走一遍,版權大戰過去了,付費也終將到來。

2018年以來被各種詬病的騰訊,在20周年之際發布了最大規模的架構調整,從to C轉向to B,所以終極問題是:大股東的轉向,對親兒子有沒有影響?美國市場是否認可騰訊音娛探索的商業模式?很快就會見分曉。

————

附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一年來大事記

2016年5月23日,外媒曝出中國音樂集團準備赴美上市的消息,期間有媒體稱,CMC已聘請華爾街投行高盛和摩根史丹利,計劃2016年晚些時候在美國上市,籌資數額還在變化,將在3億~6億美元之間;

2016年7月,騰訊旗下QQ音樂與中國音樂娛樂集團(CMC,包含酷我、酷狗、海洋音樂)合併。媒體報道估值為100億美元;

2017年1月,改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明確業務條線:酷狗音樂業務線、QQ音樂業務線、酷我音樂業務線、音樂財經部、版權管理部和法務管理部六條業務線,分別負責各個音樂產品業務的研發運營工作和集團相關事務管理工作;

2017年4月27日,香港媒體稱騰訊音娛啟動上市計劃;

2017年5月16日,騰訊音娛拿下環球音樂在大陸地區的詞曲和錄音獨家分銷權;

2017年7月,發布騰訊音樂人計劃,宣布用三年五億扶持音樂人;

2017年7月底至8月,騰訊音娛授權給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到期,網易雲音樂稱下架1%的音樂曲目;

2017年9月12日,騰訊音娛與阿里音樂達成版權互換協議,同日,國家版權局稱對音樂平台和唱片公司進行約談,要求避免獨家版權,避免哄抬版權價格;

2017年9月29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獲新華聯等20餘家機構投資,參與本次投資的還有華聯長山興、招銀國際、交銀國際等20餘家機構;

2017年11月2日,據彭博消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正尋求IPO前新一輪融資,估值100億美元,報道稱,騰訊音樂計劃向戰略合作夥伴,包括唱片公司,出售約3%的股份。知情人士還稱,騰訊音樂考慮2018年在香港或紐約上市;

2017年12月8日,騰訊和Spotify簽署股票互換協議。Spotify提交的文件顯示,它持有騰訊音樂娛樂(TME)9%的股份,當時價值為9.1億歐元。照此推算,騰訊音樂娛樂的估值為101.1億歐元,相當於123億美元;

2018年3月26日,華爾街日報援引行業人士稱,騰訊音樂旗下數字音樂流媒體業務騰訊音樂的估值,因部分股票私下交易而飆升。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還透露,在上述交易中,騰訊音樂的估值約為250億美元;

2018年4月27日,TME目前已面向多家華爾街投行展開招標,邀請他們在下周公布投標結果。此前,報告稱TME這樁IPO的募資金額將達到40億美元,估值則為250億美元。湯姆森路透社旗下IFR表示,TME將於今年底前在美國上市;

2018年5月31日,騰訊音樂再傳上市消息,上市地點暫定紐約,《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近日已經聘請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美銀美林,著手為赴美上市做準備;

2018年7月9日,騰訊董事會向港交所提交有關在線音樂娛樂業務通過註冊的公開發售在美國的認可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方式擬進行分拆的建議。港交所已確認騰訊公司可進行建議分拆;

2018年8月23日,路透社援引相關信息稱,騰訊音樂將於九月份啟動在美國上市前推介,並計劃於10月上市。籌資額最高達40億美元,為自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之後IPO金額最高的中國企業,同時也將成為2018年美國IPO金額最高的企業。

騰訊音娛業務線

QQ音樂(負責人:侯德洋)

酷狗(負責人:謝振宇—陳琳琳)

酷我(負責人:謝國民—史力學)

音樂財經部(未公開)

版權管理部(吳偉林)

法務管理部(楊奇虎)

全民K歌(未公開)

愛聽卓樂(潘才俊)

可資對比的流媒體音樂娛樂公司簡況

Spotify:2018年4月4日在紐交所直接上市,目前市值在300億美元左右,和TME互持股份;

Pandora:2011年上市,目前市值18億美元左右

國內NBA系列:

網易雲音樂:2017年4月14日,網易雲音樂宣布獲得A輪融資,共計7.5億元,由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簡稱「SMG」)戰略領投,芒果文創(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簡稱「芒果文創」)、中金佳泰基金參投。此輪融資後,網易雲音樂估值達80億元。

網易雲音樂陸續取得了華研、樂華、kingrecord、avex等唱片公司達成了版權合作,也推出了包括「三音雲音箱」(非常像HomePod )等硬體設備。

阿里音樂:旗下有蝦米音樂、阿里星球(已關閉)。2016年9月曾傳出融資消息,但無果而終。目前阿里音樂在阿里大文娛集團中。

在過去三年中,阿里音樂高層變動頻繁,經過新產品試探和版權爭奪之後,阿里系僅存的蝦米目前數據不佳。

太合音樂:已完成10億人民幣量級的新一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君聯資本、國創開元和中泰創匯。太合音樂旗下百度音樂已改名千千音樂,總經理、CTO等高管均已離職,顯然太合不願再為這樁賠錢生意投入更多,而想通過版權音樂來坐收漁利。目前,太合音樂CEO徐毅已提出「廠牌復興計劃」,將至少成立9個廠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紅牛中國今陷「羅生門」,何以續命
一個文藝青年的退化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