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小眾品牌的生意到底難不難做?

小眾品牌的生意到底難不難做?

作者:睡不醒的 DAVY

在探討今天的主題之前,我要先奉上一張無比帥氣的照片:

這是由設計師 Daniel 與 Radiance-Blue 買手店店主 Hsin 共同創立的品牌MOTIV,無疑是當下國內美式復古文化中一個極具自我風格的獨立存在。

沒有過多宣傳與推廣,對於這樣一支隱匿在京城中又極其小眾的品牌來說,真正是做到了大隱隱於市的氣度。在品牌成立兩年之際,我們有幸來到了北京工作室,與兩位負責人聊一聊關於復古文化、小眾品牌與市場的話題。

MOTIV 北京工作室

一般我們講復古服飾的時候,大家基本是從表象上或是年代符號上來討論:「這個是美國西部」、「這個是美國二戰」、「這個是美國老工裝」之類。

MOTIV 的理念更多的是從技術成分的復古、結合現代審美的加工,作出一個符合當下、甚至是更超前的東西。「Traditions for the future」這句話也一直掛在負責人的嘴邊。

MOTIV Modified F2

「以現在國內玩衣服的語境,新銳復古這個詞大概是「Old Joe」、「Tenderloin」這種品牌,他們的新銳更多是從 Styling 的角度出發,然而從衣服的設計與製作層面來說並沒有什麼太新銳的地方。」

「如果說去形容 MOTIV 是一個什麼樣的品牌,我會說它是一個用過去存在許久的制衣方法再去融合創造新東西的品牌」,設計師 Daniel 這樣講道。

# 創立契機

不像大型品牌籌劃許久再 Launch 出來那樣,創立 MOTIV 是只一個瞬間與隨機的想法。當年只身前往洛杉磯探尋美式復古文化的 Hsin 回國創立 Radiance-Blue 買手店,運營多年經歷了太多被競爭對手模仿、進行價格戰後感悟:

「以商業角度來講,如果沒有一個握在自己手上完全自主權的品牌,一定會被整個市場給玩死,這一點也是一個買手店必要的進化。」

MOTIV 團隊

# 古法制衣

現在大多數所謂復古品牌的創造方式是去搜尋古著,讓版師去複製這些古著上的細節元素。然而版師受到的訓練是上世紀 80 或 90 年代的製版方法,所以造出來的東西是被生硬地拼湊起來,變成一個視覺上看起來很復古的產品。

MOTIV 遵循老服裝的製造方式。設計師 Daniel 花了許多時間去研究過去 1920 年到 1930 年的版式。1920 年是一個所謂定製化的前成衣時代,所有的衣服的設計與比例調控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定製且為個人而服務的。

1920 年的製版書,純德語喔~

1960 年後成衣開始盛行,後成衣時代的設計除了要顧及適應人穿著,還要考慮大批量生產的難度與成本,所以 60 年代後許多版式與製作方法不是為了穿著者而服務,而是為了大工業體系的製作而服務。

通過研究與使用上世紀 20 年代版式與制衣方法,去尋找一個純粹為人服務的本源,也是 MOTIV 品牌的核心理念與設計靈感。除此之外,MOTIV 仍受到包豪斯風格的影響,執迷於後工業時代相對樸素的美感。

# 靈感來源

「MOTIV 本身就是一個抽象化的存在。」

Daniel 解釋道:「靈感來源並不是像時裝品牌一樣有新想法就要映射到下一季服裝中,MOTIV 對於所謂 Traditions for the future ——用老技法製作未來東西的理念在我們腦海越來越清晰,這種理念可以是視覺、衣服、意識形態、或是平面,用相同的哲學去襯托服裝。

不是每一季圍繞品牌換一個靈感,而是每一季想辦法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強化之前存在的概念。整個概念一直不變,而每一季表現的更加豐滿。」

MOTIV Irish linen peak lapel sport jacket

MOTIV English Trousers

「面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靈感來源,面料的潛質會去激發你去做什麼,我們認為英國面料更樸素與誠實,它們有一種工業質樸的美。」在 18 秋冬季設計中, MOTIV 更偏愛英國定製面料的使用。

在英國面料中,從羊身上剃下來的毛料就是有一點扎的,而麻更會保留原始密織的挺括感,不像義大利面料通過後整處理來討好穿著者,英國面料的純粹與 MOTIV 品牌理念也有著很大的契合度,與工廠溝通或定製也幾乎成了工作室的日常。

各種貴貴的進口面料

「就像這個扣子,用的是貝殼的背面加以打磨,表現出的光澤與效果也很獨特。現在人會經常忽略普遍事物背後的東西,這樣的用料與設計細節有很多,我們希望通過一種設計哲學帶給消費者更多的思考。」

Irish linen peak lapel sport jacket

年代感的輔料

#誰來買單

回溯美式復古在國內的文化歷程,不同於美國人真正的復古文化背景或是日本人阿美咔嘰的自我演變,就像奢侈品諸類的舶來品一樣,美式復古在國內仍然欠缺著一種理解。從消費者行為學來講,就像 Off-White、Vetements 這樣「符號化」消費彷彿是一個必經過程。

人的素質通常與消費能力成正比,而在中國環境下消費力最高的塔尖人群大多素質低劣,缺乏對於本質的思考,經常被「英國百年老店」、「稀有材質」等的噱頭所吸引。而 MOTIV 瞄準的是已經過了消費符號階段的人,他們會真正思考男裝傳統以及服裝的背後是什麼,這類人往往是有文化、有消費力、有思考深度的群體。

# 關於品牌

「創立品牌不注重品質根本走不遠,但是想達到一個高度的話,最重要的是品牌本身的獨立性。」

品牌本身的獨立性不只是脫離大財團,更是與整個產業相對獨立。通常來講現在服裝設計行業分工明確:設計師負責畫圖設計,畫出的圖稿交給版師來製版,緊接著工藝師來把版型變成樣衣。這意味著整個流程體量巨大且包羅萬象,或者對於所在國家產業鏈有很深的依賴性,往往會在任何一個環節中出現很大的限制。

MOTIV 的主旨是獨立地把整個產業鏈囊括在相對很小的團隊里,即設計製版又把工藝全部體現,例如像視覺輸出等也是控制在團隊內部,不去依賴現有的中國平面設計體系。

「這才是真正意義的獨立品牌,把核心緊繞在品牌的內部,而不是在外面尋求各式各樣的外包等等。」 Hsin 講道。

MOTIV 北京工作室

「我們通常比傳統時裝品牌生產周期慢半年。每一季產品設計出來後就馬上開始製作,等生產完成已是當季銷售期間。」

談到品牌模式運營與未來規劃,Hsin 這樣回答,「現在還沒有開放更多的買手制度,等 19 年會開啟巴黎時裝周 Showroom 形式。以後也會與更多領域合作,未來會有無限可能。」

「當今服裝行業的難點在於消費者,大多數消費者沒有太多思考,他們熱衷於消費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想讓消費者認為他們消費的東西是好的,這樣的溝通成本太大了。」在拋下了這樣一個苦衷後,我們結束了一天的採訪。

所謂小眾化註定是相對大眾化而言的。如何去定義一個「小眾品牌」?這個問題或許就像為了創立一個小眾品牌而去做事一樣愚蠢。

就像之前說過的,小眾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結果

就像用 19 世紀工藝用做藝術的心態去做衣服的 Paul Harnden 一樣,在我們當今這個浮躁繁華的社會下,能看到傳承前人技法與美學精髓的好物已經不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teppy潮流周志 的精彩文章:

你還記得那曾被無數大佬欽點的 LVC 嗎?
兩年前買給自己的情人節限定鞋款,直到今年中秋節我還在穿

TAG:Steppy潮流周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