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產白領和底層婦女之間,也許只隔著一個孩子

中產白領和底層婦女之間,也許只隔著一個孩子

《找到你》已經調檔至10月5日,目前正在部分影院點映

尋子的過程是如此「虐心」,甚至有年輕父母只是聽到這種題材,都不敢走進影院。那種撕心裂肺,天塌下來的感覺,從姚晨一出場就傳遞了出來。畢竟對於中國任何一個家庭來說,孩子總是最重要的,一點閃失都不敢設想,更別說被拐走。

幾年前備受好評的《親愛的》,題材也與「丟孩子」有關

有關孩子的新聞總能引發社會極大的關注,拐賣孩子的人販子必然激起巨大的民憤,這也使得此類題材創作很容易陷入到情緒的漩渦之中。可偏偏在《找到你》中,導演呂樂並沒有去把仇恨傾瀉到那個「偷走孩子」的人身上,而是用懸疑的視角和冷靜的筆觸,去挖掘「可恨」之人背後的動機,那種「不幸身為女性」,而無法擺脫的弱勢處境。

違法的行為難以洗白,凄慘的命運卻值得同情,在這個並不縝密的綁架事件中,中國女性在家庭和社會身份上的「雙曲螺旋」被拋開,質問者自帶反思。姚晨飾演的女律師李捷,自身也具有多重身份,她既是跨入中產階級的職業女性,也是一位剛剛解脫的單親媽媽。同時在劇情推演中,李捷又是一名當事人和辯護人,她在對女兒的一路尋找中,挖開了另一名女性、單身媽媽孫芳的悲慘命運,那種來自更底層的苦難讓她逐漸轉變了作為律師的立場,最終卻把精神層面的撫慰從另一位母親手中「奪」了回來。

底層女性是無助的

李捷與孫芳,影片設計的「雙女主」在大部分時間裡「搶女兒」,表面上是矛盾,是鏡像關係,但實際上作為女性,她們又有相同性質的處境,更需要跨階層的理解和認同。影片中其實有一些細節(譬如那個腳後跟上的創可貼)在提醒觀眾,女人的苦累只有女人才懂,但僱主與保姆之間又無法形成真正的平等,缺乏無保留溝通的可能。偏偏就因為更悲情的「喪子之痛」,都市白領和農村婦女的差異,激化成了正反派的廝殺。可從屬性層面來看,她們其實都是弱者,在真正位高權重者眼中並無多大差異,外表強勢的女律師也要忍受職場性騷擾,遇到困境還得到處托關係,她也只比保姆多一次並不堅固的殼罷了。

中層白領是無奈的

李捷與孫芳間的仇恨貌似偶然,只是因為醫院的床位緊張,就讓兩個本無瓜葛的女人成了報復心理的犧牲品,把悲劇從一個母親轉嫁到另一個母親身上;更讓人心寒的是——所謂中產和底層之間並沒有界限,突遭變故時,她們都只能去咬奪那點可憐的社會資源,這不還是《我不是葯神》里的那種普遍焦慮嗎?

不放棄女兒的孫芳,就同《我不是葯神》里的思慧一樣,當被病魔逼到絕路時,她也只能去夜總會,去販賣自己作為「女人」的那個身體,成為男人的消費品。然而她並沒有遇到勇哥,也沒能救回自己的女兒,相好的小混混最多只能幫她結束過去,卻無法給她帶來未來。

與《我不是葯神》中的思慧類似,底層婦女在自救時可調動的資源極度有限,不得已的沉淪往往成為她們不幸又無奈的選擇

為了懸疑性,電影的時間線是重新剪輯,打亂了敘事順序,李捷就像是偵探一樣挖掘線索,尋找證人,把孫芳悲苦的人生一層層展開,一步步積累著同情,終於在大雨之夜迎來了無情的崩潰。

孫芳母女間的情感多為側面描寫,這大概算是影片的一點遺憾,她僅存的母性移情到了李捷女兒身上,在哄孩子等細節上有所體現,卻又被陰暗的動機所顛覆。這就使得最後的高潮戲,渡輪上的對峙,成了兩個母親的人性爭奪,姚晨的一跪,馬伊琍的一跳,似乎化解了眼前的法律難題,可回歸生活的女人們,還得去面對依然堅硬、更加無奈的性別困境。

工作or家庭,這是中國女性永遠要直面的選擇題,當姚晨在垃圾堆里發了狂似地翻找時,法庭上整潔的制服早已骯髒凌亂,一個幾近崩潰的女人,腦海里只有孩子,什麼理智、體面、尊嚴……全都不重要了。可偏偏民警還要問她一句:「為什麼這麼晚才報警?」,這等於把她在法庭上的質問「當全職媽媽而不是賺錢養娃」又拋了回來。

事業重要還是孩子重要?李捷面對這個難題還是有選擇權的,她只是從一己出發陷入片面了;而被逼入絕境的孫芳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被丈夫嫌棄和家暴,養活「無底洞」似的女兒,她只有拚命工作,壓根來不及考慮什麼尊嚴。

家庭與事業之間如何平衡與取捨,始終困擾著職業女性

相比之下,影片中的男性是更缺失家庭責任感的,他們並沒有在家庭中承擔好父親的義務,即便是李捷的醫生前夫,在爭奪女兒撫養權時,脫口而出的也是「我媽媽離不開多多」。從女性的視角來看,影片中所有的男性幾乎都是渣男,出軌、家暴,有錢的性侵,沒錢的打老婆,即便那個給孫芳帶來最後一絲溫暖的混混張博,也不太可能成為一個顧家的好父親。身為男性的導演呂樂,能夠在這種極端事件里貫徹女性視角,也是需要洞察和探究的勇氣,特別是對男人的怯弱和自私一一解剖,更加襯託了女性的堅韌。

《找到你》對男性角色基本持批判態度,在一部由男性導演「主理」的影片中,這樣的處理很令人玩味。最近的例子或許是賈樟柯導演的《江湖兒女》

除了手持攝影帶來的臨場感,剪輯營造出的懸疑性,影片更需要逼真的表演來體現出「身上一塊肉」的母女情。每一個母親都愛孩子,那種失子後的無助狀態,足以感染每一個人,想當年哭遍全國的《媽媽再愛我一次》,這兩年的《親愛的》,每一次都在挑戰觀眾的承受力,而在《找到你》中,同樣的悲劇前後出現了兩次,情感上是也是相通的。

「找到你」也是「找到她」,如果說女律師李捷多少還能利用法律和人脈來找回理性的話,那保姆就只能在現實的殘酷打擊下成為又一個女性祭品。這種母性與女性的雙重詮釋,也就落在了姚晨和馬伊琍,這兩位現實中的母親身上。她們可以把生活中的母愛帶入到角色中,圍繞著李捷的女兒多多,作為婚姻關係的銜接,對於單身女性也具有特殊的意義。

姚晨的表演更功能化些,因為她一直處於尋子的高度緊張之中,特別是家中爭吵的那場高潮戲,長期疲勞的身心和突然出現的狀況,碰撞成驚悚的一幕。而從精緻的上海女人化身農村婦女,馬伊琍的扮相更是巨大的顛覆,她的「母親反應」更加溫存,哪怕懷裡抱的是別人的女兒,也依然能夠感受到她的柔軟母愛。孫芳內心深處也明白,控訴和復仇的真正元兇,這一切悲劇的起點,並非是同樣單身的女律師,而是拋棄她的那個男人,甚至是壓在全體女性頭上的傳統男權社會,可她作為個體無從抗爭,只能採取了更加嚴重的犯罪,用自己卑微的生命來做最後一次控訴。

文/董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丹尼爾·霍普與蘇黎世室內樂團音樂會
濮存昕:不會「說話」,一輩子成不了好演員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