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沒有了夏侯嬰的薦,蕭何的追,韓王信和韓信可能真的就無法區分了!

如果沒有了夏侯嬰的薦,蕭何的追,韓王信和韓信可能真的就無法區分了!

原標題:如果沒有了夏侯嬰的薦,蕭何的追,韓王信和韓信可能真的就無法區分了!



韓信被劉邦任命為連敖,因為「敖」有糧倉的意思,很多人以為他是糧倉管理員,按晉代徐廣的註解:典客,負責與各諸侯國、少數民族交往的官吏,相當於外交官。

在這個位子上,因為部門集體犯罪,差一點要了韓信的命,也讓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夏侯嬰。


夏侯嬰,他是三國夏侯淵等人的先祖,是漢高祖劉邦造反以後的專職司機,和劉邦是老朋友,關係一直非常好。劉邦造反前,有一次誤傷夏侯嬰被人告到官府,夏侯嬰死活不承認是劉邦傷的他,為此事還坐了一年牢,挨了幾百板子。後來劉邦造反,夏侯嬰跟著劉邦打天下,從招降泗水郡監開始,下濟陽、敗李由,擊章邯、攻趙賁、襲楊熊,戰洛陽、打南陽,立下戰功無數,在漢高祖、漢惠帝、呂后、漢文帝四個人手下都是太僕(掌握領導的輿馬和馬政),也是漢朝為數不多的善終功臣之一,他的事迹值得琢磨。


史書上沒有記載他們部門集體犯了什麼事,只說在劉邦帶人去漢中上任的路上,韓信所在部門的十四個人,都犯了死罪,由夏侯嬰負責監斬。


前面十三個人都被砍了腦袋,輪到韓信時,韓信向夏侯嬰大聲喊到:「漢王不想得天下嗎?為什麼要殺壯士!」看到這裡時,讓我想到歷史中還有一個人,在被處死之前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他就是唐朝時發動了安史之亂的那個安祿山。公元前732年,偷羊賊安祿山在要被范陽節度使張守珪準備用棒打死時,曾大喊到:大人難道不想消滅奚和契丹嗎?為何要打殺壯士!這句話,也救下了他的性命。


在這個馬上就要掉命的關鍵時刻,不給自己喊冤,不罵人,不卑不亢的韓信,因為這一聲大喊,再加上個人的外在氣質和相貌,引起了夏侯嬰的興趣。


不知道夏侯嬰以前是否認識或者聽說過韓信?在和儀錶堂堂的韓信簡單交談之後,夏侯嬰非常地賞識他,不僅不殺韓信,還把韓信推薦給了劉邦。


韓信接著又被劉邦任命為治粟都尉,看似像補了個肥缺。


不過,韓信在這個職位上最大收穫不是貪污了多少東西,而是讓有了與丞相蕭何接觸的機會。

蕭何也認為韓信是個人才,多次向劉邦舉薦。



不知道劉邦是因為忙還是其它原因,好像沒把剛提拔起來的韓信當回事。


合適的人應該用到合適的位置上,否則,他照樣會感到憋屈!劉邦大軍在去漢中的路上,不斷的有人私自逃離軍隊,到了南鄭後,韓信也玩起不辭而別來了。


逃離部隊的韓信,這次他比較幸運,不僅沒有被蕭丞相按逃兵處置,更讓這位丞相蕭何,沒有顧上向上司劉邦報告,就連夜追了上去,直到把他勸了回來。

蕭何去追韓信時,劉邦以為蕭何也私自離隊了。當知道蕭何是去追韓信後,也對韓信也產生了興趣,欣然接受了蕭何的重用建議,說:看在丞相面子上,我拜韓信為將軍。蕭何搖頭。劉邦思慮半天,一咬牙說:那我拜他為大將軍!蕭何讚許。


看到這裡時,我又想到了一個人,戰國時魏惠王,將魏國帶向沒落的一位長命君王,在重臣公叔痤向他舉薦衛鞅(商鞅)時,都說到了要麼用、要麼殺這麼嚴重的話題,他居然還能讓衛鞅很悠閑的離開魏國去秦國,這就是所謂的雄主與庸主的區別!


當然了,從韓信的任命來看,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是因為看了蕭何的面子,而不是說他當時就知道韓信有什麼才能。再說了,蕭何推薦韓信做大將軍,也有讓人懷疑的地方,或許就是讓他以大將軍級待遇來做一個高級軍事參謀。


大將軍位高,可能是個空職!因為,此時在劉邦陣營中,全軍指揮權掌握在劉邦手中,各個軍兵團的指揮權也在曹參、樊噲等將軍手中,作為一個沒有嫡系隊伍,沒有任何根基,沒有任何可以讓人信服的戰功資歷的一個空降大將軍,韓信實際上連一個人都指揮不動。

事實也是如此,韓信在被任命為大將軍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任何作為記載,直到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劉邦彭城之敗時因收攏散兵抵擋楚軍,立了戰功,才得以開始實際指揮軍隊。


公元前206年,韓信被火箭提拔為大將軍時,諸將皆驚。劉邦也趁機向他請教了破項之策。


韓信先問了劉邦三個問題,即在勇猛、仁德以及軍隊強盛方面能否比得過項羽,在得到劉邦肯回答「不能」後,他接著談了對項羽的三點看法,說霸王:一是,性情剛烈,勇猛無敵,個人本事大,但不能任用賢能,只是匹夫之勇,不足為懼;二是,待人恭敬仁愛,言談溫和,但他捨不得封賞,是婦人之仁,不足為懼;三是,獨霸天下,實力很強,但他卻為天下人怨恨,民心不附,不足為懼。針對這三點看法,他接著又提出了四點應對方法:一是,任用天下賢能;二是,把土地分封給有功之臣;三是,率領江東子打回老家;四是,雖然被困漢中,只要傳檄(發一封討伐通告)就能平定三秦。



劉邦聽後,非常高興,以韓信為前鋒,按照張良的「取道陳倉還定三秦」計劃,安排部署,等待時機,準備進兵關中。


說到這裡時,我準備要插一段韓王信的事迹,用來區別韓信和韓王信。


據《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載,韓王信是韓襄王的庶孫,張良以韓國司徒身份攻佔韓國時獲得了他,並讓他做了韓國的將軍,跟隨劉邦一起從武關攻破咸陽。劉邦被封為漢王后,又跟著劉邦到了漢中。劉邦平定三秦之後,派韓王信帶兵去攻取韓國舊地。公元前205年,韓王信平定了韓地十餘座城池,被立為韓王,經常率領韓國的軍隊跟隨劉邦征戰。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史書中才慢慢的開始區分韓信和韓王信。


公元前204年,在滎陽被項羽打敗並投降了項羽,隨後又離開項羽重新投到劉邦陣營,跟著劉邦直到打敗項羽。公元前201年,讓韓王信帶兵北防匈奴,因為受到猜疑,投降匈奴。公元前200年,劉邦親自率軍打敗韓王信,進軍匈奴,結果被圍白登山。公元前197年,韓王信派王黃等人誘勸陳豨造反。公元前196年,他在與漢軍對陣被勸降時講了他的三罪名:第一罪是在滎陽時沒有戰死,而成為了項羽的俘虜;第二罪是在匈奴進攻馬邑城時沒有堅守,反而獻城投降;第三罪是率匈奴人和漢軍打仗以爭生死。後因兵敗,被漢軍柴將軍所殺。


從韓王信的事迹中,我們大概能夠看得出來,韓王信在打敗項羽前基本上都在跟著劉邦的隊伍,此時的韓信也跟在劉邦軍中。此時的兩人都不是王,可能名氣都不是很大,導致他們兩人在這段時期內的事迹無法區分。


個人微信公眾號:木林隨筆 ID:MULINsuib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林隨筆 的精彩文章:

韓信為何甘願受辱胯下之辱,也不拔劍相向於羞辱自己的屠夫?

TAG:木林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