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事實真的如此嗎

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事實真的如此嗎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次的俗語說起來有點讓人痛心,與每個人都切身相關,但卻不是什麼好話。至於為什麼這麼說,也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有許多相同遭遇的人總結出來的,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有所偏見。

以前的社會不夠發達,各種物質都比較奇缺,一些窮苦人家可能肚子都吃不飽。在子女各自成家立業以後,很多情況下都會優先考慮自己小家的溫飽,其次才會考慮父母,由此也就容易出現一些不孝的情況。

在以前一般孩子都是比較多的,每戶人家的孩子可能都在3-8個之間。孩子多,在成家以後就會出現各種推脫,出現大兒不養、小兒不管的情況。就猶如「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一樣。

不孝在很大程度也與自己文化修養有關。畢竟讀過幾年聖賢書的人,都應該知道什麼是「忠孝仁義、禮義廉恥」,所以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農村與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

而作為半路夫妻,兩者相守大半生,共同經歷人間的滄桑與苦難。二者相處幾十年,共同擔負起家庭,共同撫養孩子長大成人,共同邁向中年、老年。在人生的低谷時,有她作陪;在你忍受病痛之時,是她在旁邊看顧。

兒女成家立業後都要顧及自己的小家,與自已父母親近的時間有限。而夫妻則是常年相伴,即使關係再好的兒女也比不過常伴身側的伴侶。所以最後就有了「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的說法。即便如此,還好喜歡作為兒女的能夠經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

PS:上文提到的夫妻不包括為謀取對方利益而成婚的,而是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夫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梳留影 的精彩文章:

俗語:北方的女人不是人,南方的門不是門,真的是在歧視女性嗎
下聯:月圓中秋寄相思,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TAG:江梳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