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特發性REM睡眠行為障礙的新型生物標誌物特徵
導語:RBD發病機制中涉及的蛋白質特徵譜、分子途徑、機制及其臨床表現。
來源:梅斯醫學
近日,神經病學領域權威取雜誌Neurology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旨在進行嚴格、深入的蛋白質組學分析,以確定特發性REM睡眠行為障礙(RBD)的循環生物標誌物特徵,能夠為潛在的致病機制和α-突觸核蛋白相關的神經退行性過程提供新的見解。
研究人員對特發性RBD(n=9)患者和健康對照者(n=10)的血清樣品進行全面的液相色譜-質譜(MS)/MS蛋白質組學分析,並使用系統生物學方法分析數據以確定RBD患者中改變的代謝途徑。
研究人員鑒定了259種蛋白質,其中11種在與對照者相比過程中,RBD患者表現出顯著改變的表達水平。血清多巴胺β-羥化酶(DBH)和維生素D結合蛋白(GC)的顯著降低分別與去甲腎上腺素能(NErgic)和多巴胺能系統的改變相一致。其他改變的蛋白質譜表明免疫、炎症、補體和凝血也在RBD病理生理學中起作用。
由此可見,該研究結果揭示了RBD發病機制中涉及的蛋白質特徵譜、分子途徑、機制及其臨床表現。這些知識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使其可以更準確、更及時地診斷和確定RBD,這可能最終轉化為具有疾病調節作用的新治療策略。但需要進一步評估已確定的標誌物,以確認其診斷價值和指導臨床決策的潛力。
原始出處:
Stefania Mondello, et al.Novel biomarker signatures for idiopathic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A proteomic and system biology approach.neurology.2018.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00643
本文系梅斯醫學(MedSci)原創編譯整理,轉載需授權!
改善醫療質量
※J Endod:硅酸三鈣蓋髓材料能夠體外調節牙髓的癒合和炎症活性
※Biomaterials:肺上皮再生過程中,Fibrillin-2和Tenascin-C消除了年齡差距的影響
TAG:梅斯醫學Med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