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與《外台秘要方》
原標題:王燾與《外台秘要方》
《外台秘要方》的作者王燾,是唐代著名的醫學家,其於天寶十一載(752年)所撰的《外台秘要方》四十卷,彙集了初唐及唐以前的醫學著作。該書對醫學文獻進行了大量的整理工作,使前人的理論研究與治療方葯全面系統地結合起來。今據相關資料對王燾的家世里籍、個人生平進行考證,並略述外台之義,輯古復用之道,以冀學者珍之寶之,研求踐行,普惠大眾。王燾與《外台秘要方》
一、家世里籍
《新唐書·王珪傳》雲:「(珪之)子敬直,尚南平必主……珪孫燾、旭。」《全唐文》云:「燾,珪之孫。」 許多醫史論著認為:王氏家譜中稱為三世祖駙馬公的王玉敬,其妻為唐太宗之女南平公主。王珪只此一子,王玉敬當是王燾的父親似可無疑,他的母親就是南平公主,王燾自然就是唐太宗的御外孫了。但是實際上,王燾的身世並沒有這麼高大上,南平公主只是他的叔祖母而已。王燾實為初唐宰相王珪之曾孫,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王珪有二子:長子崇基與次子敬直,敬直即唐太宗朝駙馬,尚南平公主封南城縣男。崇基官主爵員外郎,有四子:長子體仁,官朝散大夫,次子尚逸,字伯夷,為定州長史,三子為齊望,任通州刺史,四子茂時,未言官職。茂時有二子:長子光大,官司勛郎中,次子燾,官給事中,即《外台秘要》的作者。至於《新唐書·王珪傳》所云之「珪孫……旭」,實亦為珪之曾孫,乃崇基三子齊望之子,官左司郎中,是唐代著名之酷吏,《唐書》有傳。據此,顯見王珪為王燾之曾祖父,王敬直為王燾之叔祖,而非其父親,南平公主為燾之叔祖母,亦非其母親(據《新唐書·諸帝公主傳》及《王珪傳》載,王敬直因「坐交皇太子承乾,徙嶺外」後,「南平公主更嫁劉玄意」,便與王氏家族無關,更與王燾無涉),王燾不是唐太宗之御外孫。王燾雖然不是唐太宗的御外孫,但是卻有顯赫的家世。
多數學者認為:王珪從一名普通的生員躍入仕途,併入朝輔政,得到唐高祖、太子建成、唐太宗的賞識,青雲直上,為王氏家族在政治上奠定了顯赫的基礎。隨著王珪的升遷,家族中的系親也由渭水之濱遷入京師長安。若深入考究王燾的里籍,不難從《南史》《梁書》《舊唐書》《新唐書》等中書中得出:王燾之家族原為漢魏六朝著名世族「太原王氏」,自八世祖王冏在後魏時官度支尚書、護烏丸校尉,這一支系是為「烏丸王氏」。王燾之高祖王珪於北齊亡後,遷徙萬年,並定居於此。自王珪至王燾之孫王師正均葬於萬年縣之神禾原。王燾之里籍應是萬年縣(今西安市)。
二、個人生平
王燾生平,各種醫史著作均僅雲王燾在弘文館任職二十多年,後貶至房陵。經檢有關史料,我們認為,儘管史料甚少,但還是可以為王燾生平勾畫一個大致的輪廓的。
開元八年(720年),王燾為華原縣尉充京畿按察使判官。史料有載,《舊唐書·韋抗傳》:「抗為京畿按使察時,舉奉天尉梁升卿……華原尉王燾為判官及支使,其後升卿等皆名位通顯……」據《韋抗傳》,開元八年,韋抗「代王晙為御史大夫,兼按察京畿。」
開元十二年(724年),王燾為長安縣尉充勸農使判官。華原縣與長安縣同屬關內道京兆府,但華原為畿縣,縣尉正九品下,長安為赤縣,縣尉從八品下,由華原尉遷長安尉,是正常升遷。史料有載,《唐會要》卷八五:「開元九年,監察御史宇文融清急察色役偽濫並逃戶及籍田,於是奏勸農判官數人……至十二年,又加長安縣尉王燾……皆當時名士,判官得人,於此為盛,分往天下安輯戶口,檢責剩田。」
開元十二年至十六年間(724—728年),王燾官監察御史,轉殿中侍御史。史料有載,《唐御史台精舍題名考》卷二監察御史及殿中侍御史題名均有王燾,殿中侍御史王燾題名在李宙前。李宙開元十七年為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從八品下,殿中侍御史,從七品下,亦屬正常升遷。王燾與《外台秘要方》
開元十七年至天寶五載之間(729—746年),王燾曾先後任戶部員外郎、吏部郎中、給事中。《外台秘要序》云:「七登南宮,兩拜東掖,便繁台閣二十餘載,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南宮,即尚書省,則王燾曾任尚書省郎中、員外郎。史料有載,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排名在王燾之前的吏部郎中楊仲昌卒,由此可推,王燾之為吏部郎中亦在開元二十九年左右,其在任吏中之前,因在尚書省二十四曹郎官中,吏部郎中最為清要。身居要職,而政務卻清閑,怪不得能有大量的時間去探方書之秘要了,偉大的著作《外台秘要方》才因此而誕生了。「兩拜東掖。」東掖,即門下省,與西掖中書省相對,因門下省在左延明門外,中書省則在右延明門外。《新唐書·王珪傳》:「燾……歷給事中。」給事中屬門下省,正五品上,這就是「一拜東掖」了,計其時,當在天寶初,《新唐書·百官志》:「武德四年,置修文館於門下省。九年,改曰弘文館……儀鳳中,置詳正學士,校理圖籍,武德後,五品以上曰學士,六品以下曰直學士,又有文學直館,皆它官領之。武后垂拱後,以……給事中一人判館事。」據王燾自述,燾當是以尚書員外郎或郎中充弘文館直學士或學士,至天寶初為給事中時,方判館事,燾自雲「便繁台閣二十餘載」,其時當在開元十七年至天寶五載之間。
《外台秘要序》復雲:「貶守房陵,置移大寧郡.」其孫王師正墓誌敘燾之歷官為「給事中,房陵、大寧、彭城、鄴四郡刺史」。天寶三載以州為郡,以刺史為太守,乾元元年復舊。序及志所云均郡名,故此四任刺史均在天寶中。房陵即房州(州治在今湖北房縣),大寧即隰州(州治在今山西隰縣),彭城即徐州;鄴郡即相州(州治在今河南安陽市)。以上四職,唯任鄴郡太守之年可得確考。《外台秘要序》自署為「唐銀青光祿大夫持節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上柱國清源縣開國伯王燾撰」,「是歲天寶十一載(752年)歲在執徐月之哉生明者也。」天寶十一載壬,辰《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日執徐。」知王燾確於此年為鄴郡太守。《新唐書·顏真卿傳》:「出為平原太守……祿山反,河朔盡陷,獨平原城守備……饒陽太守盧全誠、鄴郡太守王燾各以眾歸。」《顏真卿神道碑》亦云:「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陷洛陽後,鄴郡太守王燾,被祿山移攝河間,燾俾掾吏李負斬偽署河間長史杜暮睦,以河間眾歸於公。」則天寶十四載王燾仍為鄴郡太守,歲末,假攝河間郡太守,但由於這是安祿山的偽命,其後人的墓誌及史籍當然不會記載,何況王燾斬河間司馬,率部歸於高舉義幟的顏真卿,在阻遏安祿山分裂活動中作出了重大貢獻。寫到這裡,突然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王燾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還是一位民族英雄,一位足智多謀的軍事家!但是很不幸,他應當是在此次戰爭中去世了,所以傳記碑誌記其終官均為鄴郡太守,其卒年約在天寶十五載亦即肅宗至德元載(756年)。
總之王燾的生平可略述於下:約生於武后如意元年(692年),歷官華原尉、長安尉、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徐州司馬、戶部員外郎、吏部郎中、給事中、房陵太守、大寧太守、彭城太守、鄴郡太守,並被安祿山偽授河間太守,約卒於天寶十五載(756年)。
三、外台之義
最早給「外台」作解釋的是北宋校正《外台秘要》的儒臣孫兆,他在序文中開宗明義地解釋說:「夫外台者,刺史之任也。」又說:「以出守於外,故號曰《外台秘要方》。」孫兆所指的是王燾曾任鄴郡太守,而且此書署名為「持節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清代《四庫全書提要》贊成此說。日本學者丹波元胤《醫籍考》指出,外台「其義取《魏志》,『蘭台為外台』之謂者也。」今考中國古代「蘭台」含義有四種。其一為謁者台,漢代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其二為刺史,州郡長官,孫兆所說「刺史之任」是有根據的;其三為蘭台,《三國志·魏志·王朗傳附王肅傳》注:「蘭台為外台,秘書為內閣,台閣一也」,丹波元胤所云本此。其四為三司監院監司,是唐肅宗至德(756-757年)後所設,事在王燾後,於義無取。
「外台」一語當訓為「蘭台」。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改秘書省為蘭台,依《魏志》,蘭台可稱外台。王燾《外台秘要序》:「余幼多疾病,長好醫術,遭逢有道,遂躡亨衢,七登南宮,兩拜東掖,便繁台閣二十餘載,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按王燾自己的說法,「便繁台閣」與「探其秘要」恰好就是《外台秘要》之本。
四、輯古復用
徐大椿《醫學源流論》指出:「唐王燾《外台》一書,則纂集自漢以來諸方,匯萃成書,而歷代之方於焉大備。但其人本非專家之學,故無所審擇,以為指歸,乃醫方之類書也。然唐以前之方賴此書以存,其功亦不可泯。」的確,南北朝至唐代的「釋僧深、崔尚書、孫處士、張文仲、孟同州、許仁則、吳升等十數家,皆有編錄」久已遺傳的《集驗方》、《小品方》僅存於此書中。後人從《外台秘要》輯錄出豐富翔實的資料,足以恢復原書梗概。但是,王燾並非不是一個經方家,其臨床水平也相當高。他並不僅僅是輯錄前人藥方,而是身體力行地應用經方,常常在一些方後加註此方的效驗。例如:茱萸煎方後注云:「奉車都尉陳蓋試有驗。」《近效》燒鹽通一切氣尤療風方後注云:「韋特進用之,極效驗。」訶梨勒丸後注云:「禮部蕭郎中處得,雲自服大效。」王燾的親眷在貶滴房陵遷轉到大寧的途中「冒犯蒸暑」,「染瘴嬰病,十有六七」,幸虧他記下了一些藥方,「賴有經方,僅得存者」治好了家人的病。
王燾捐眾賢之砂礫,掇群才之翠羽,皆出入再三,伏念旬歲,上自炎昊,迄於聖唐,括囊遺闕,稽考隱秘,不愧盡心焉,而撰《外台秘要》四十卷。今世之人當珍之寶之,繼承此書遺產,研求踐行,以提高醫術,普惠大眾。
TAG:善本古籍 |